《仙剑》系列的乐曲一直以来都为华夏玩家们津津乐道,自然有着其独到之处。八一中文≧w≤w﹤w﹤.≦8≤1<z<w≦.﹤c<o﹤m6仁现在吹奏的这曲《凤歌青天》,就是诸多《仙剑》乐曲中比较出众的一。此外6仁的笛艺其实挺不错的,因此这一曲吹奏出来,6仁身边的小平固然是听得津津有味,就连村口那里驻马伶听的青年文士亦轻合上了双眼,不住的轻轻颌以示赞许。
《凤歌青天》并不长,只有两分钟而已。当6仁一曲吹罢,正笑着想把小平赶回去时,那青年文士策马来到了土丘前,在马上向6仁致礼道:“此曲悠扬婉转且意境颇深,实为上佳之曲,敢问兄台,此曲可有名乎?”
青年文士的出现使6仁与小平都为之一愣,片刻之后6仁才反应过来,赶紧站起身来向那青年抱拳还礼道:“此曲曲名《凤歌青天》……足下是游学仕子吗?”
青年文士翻身下马,一边向6仁走近,一边笑着道:“算是在游学吧。在下荀立,表字常直,颍川人仕。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6仁一听对方自报姓名就又愣住了:“你姓荀,颍川人?难道说你是颍川荀氏子弟?”
荀立笑了笑道:“我不过是旁枝末系的子弟而已,不足挂齿。到是足下之名,可否告知在下?”
“哦哦,失礼了!在下6仁,表字义浩。”
自报完姓名,6仁忽然心中在哑然自嘲,因为“义浩”这个字其实应该是“一号”,当初也是开玩笑的取了这么个字。本以为不会有什么用得着的时候,却不料现在真的用上了。以至于6仁都嘲笑自己是不是级乌鸦嘴,有好的不灵坏的灵的预言能力。
不过“义浩”这个字落到荀立的耳中时,却着实的让荀立微微的吃了一惊。要知道古人取字一般都很有讲究的,通常来说字是名的一个延伸或注释,否则这表字取出来就是给人当笑柄的。像曹操的“操”就有操行、守德之意,故字“孟德”。换一个层面来说,一个有着合适的表字的人,他的字也往往就代表着他的文化修养、家庭或家族的背景,甚至是社会地位。
扯上社会地位貌似是有点扯淡,但那时一般的平民百姓基本上都是没有字的。这是到了汉代有所长进,平民有名。换到秦末时期,平民阶层很可能会连正式的名都没有。像汉高祖刘邦,本名叫刘季,而他的“季”其实是“伯仲叔季”这个排行中的季,换言之刘邦在当上皇帝正式取名为“邦”之前,他的名子就是“刘小么”。
有点扯远了,只说这会儿荀立在听到6仁自报表字为“义浩”时可着实愣上了一愣,因为6仁名的“仁”字对应着字的“义浩”,这里面竟然有“仁者义贯天下”的意思,这可不是当时寻常的人家能取得出的表字。可是看看6仁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样貌……反正荀立一时间还真有些哭笑不得外加暗暗称奇。
不过下一刻荀立就想起了什么,呀然道:“足下是‘6’姓?难道是吴之四姓中的6氏子弟?”
这回又换到6仁愣住,老半晌之后才抓着头皮干笑道:“吴中的6氏子弟吗?”
其实6仁哪里是什么6氏子弟?现在的名子根本就是在失忆之后随便取的。不过荀立这一提起来,到是令6仁的心中忽然一动。
作为一个突然出现在这个时代的穿越者,他根本就没有相应的身世来历。这一个来月里,他只是以流民的身份混在小村里讨生活,而徐州地区这一时期的流民很多,徐州官方都有些管不过来,6仁又只是混在最下层的平民圈里,有没有来历到是没多大的关系。
可是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6仁一直没有接到雪莉来的通信联络,再回想起自己临穿越时基地里生的变故,6仁不得不作最坏的打算,就是自己很有可能再也回不去了。如果真的是回不去了,那自己今后的日子又该怎么过?难道就真的只是以一个流民的身份混下去?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饱受穿越类yy小说洗礼的家伙,现在真的穿越了,心里没点想法那是不太可能的,6仁自然不会例外。既然想混点名堂出来,在这个时代你没个说得过去的身世貌似有些说不过去。说得笼统点,那年头的籍贯身世什么的倒有点现代社会里的身份证或是人事档案,你想办什么正经事的时候往往是要备查的,要是没有的话会相当的麻烦。
只是这个身世,6仁一直都不知道该怎么编。现在荀立突然问6仁是不是吴地6氏的子弟,这到给6仁提供了一个思路。
于是乎,6仁的大脑在这一刻飞快的运转了起来,片刻之后6仁就有了自认为没什么问题的说辞,这才抬起头向荀立故作无奈的道:“6氏子弟吗?我……应该算是吧。呵呵……”
荀立有些啼笑皆非:“什么叫作‘应该算是’?”
6仁故意的长叹了口气,摆出一副很落寞的神情道:“不瞒荀兄,我记得还是很年幼的时候父母就已双双故去,我还是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在流落街头靠乞食为生。后来年岁稍长,不愿再受族中之人的冷眼相待,就离开了吴地转而流浪四方。一个来月之前我流浪到了这里,幸得这里的老樵夫李老收留,就在这里住了下来,平日里以樵采为生。至于吴地、6氏什么的,我其实早都已经记不得了。”
荀立恍然的点了点头,说了声“原来如此”。他看6仁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再以6仁的年纪来算,那十几年前正是黄巾之乱初起、天下动乱不堪的时候,到处都有背井离乡的流民,像6仁这样身世的人真的是太多了点,一点都不稀奇。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也是幸亏6仁对三国时期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编出这种基本上找不出什么破绽的身世。
但这时荀立这时也现了6仁的那一头短……其实6仁的头在现代社会的话并不算短,临穿越时做的可是郑伊健的那种型,但在汉代这种留全的时代却是很短的了,要不然旁人也不会误认为6仁是个受过髡刑的人。荀立显然也是有了这种想法,下意识的向后退了一步,这才用有些阴晴不定的语气向6仁问道:“6兄,你的头……”
这种事对6仁来说已不是一次两次,也很理解汉时的士子阶层一般都不大敢和受过髡刑的人打交道的,于是很无奈的笑了笑,刚想向荀立解释,到是6仁身边的小平跳了出来向荀立道:“6大哥这是生火睡觉的时候不小心烧到了头才变成这样的,可不是受过髡刑的人。”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如果是当事人自己说出来,别人一般都会心存怀疑。但如果是其他的人为当事人解释,那就会比较容易说服人,更何况小平还只是个小孩子?所以荀立马上就放下了心来,再向6仁歉意的一笑:“失礼了,望6兄勿怪。”
6仁表示无所谓的耸了耸肩,反正这事他早已见怪不怪,这一个来月里去郯城卖了几回柴,还因此被门卒盘问过好几回。
这时的荀立又细望向6仁,很快就觉得6仁绝对不是一般的山野樵夫。其实这个也很简单,一般来说读过书,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的人,和没读过书的大老粗之间,在个人气质上就肯定会有明显不同的地方。这种事要搁在现代可能还不怎么明显,但搁在汉代可就相当明显了。
那6仁有没有读过书?这不是废话吗?当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在扯淡啊?更何况6仁虽然丢失了有关身世的记忆,却依稀记得自己还是个杂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而且是刚走出校门开始工作没多久就碰上了“板砖事件”,身上的学生气还是很浓的。而这样一个在现代社会里读了十几年书的人且仍带着几分学生气的人,扔到汉代平民百姓普遍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大老粗里,自然会显得有那么些与众不同。
荀立的眼光很毒,很快就看出了6仁身上那与众不同的地方,于是便试探着问道:“6兄的笛艺精湛且曲乐意境深远,但只是以樵采为生,并非是市井散乐优伶……依在下看来,6兄想必也是读书人吧?”
6仁心说你烦不烦?没来由的突然冒出来,先是说了几句客气话,然后就问这问那的,想搞人口普查啊?不过想翻脸吧,又觉得不太合适,再说荀立的几个从骑这时也都来到了荀立的身边。真要是言语不合间生了什么争执,6仁有体能强化剂在身,怕当然是不会怕荀立的这几号人,可那样的话自己就很可能会在这个小村呆不下去了,那又再上哪里找安身之所去?
因此权衡过后,6仁还是决定把身世编到底,能不惹的麻烦还是不要去惹的好,于是再次的借着一声长叹低下头去,摆出那副很无奈的样子,脑子里则在飞快的运转,而且很快的就编好了说辞:“说出来到让荀兄见笑了。严格来说,我并没有真正的读过书,而是在流浪时,但凡是遇见书院学馆,总会忍不住躲在院外偷听、偷看,因此多多少少的识些字,知些事理。”
这种事到不算什么稀奇事,荀立并不觉得奇怪,真正令荀立好奇的还是6仁的笛艺,因此荀立追问道:“那6仁的笛艺又是从哪里学来的?在下虽见识短浅,却也能听出6兄的笛艺、曲乐绝非寻常的市井优伶所能奏出的。”
6仁心说你这家伙是不是欠揍啊?问起事来就没完没了的。不过再想想吧,觉得还是把故事给编全套了的好。当然这需要一点点的时间来整理思路,6仁就干脆坐了下来,望着已经快看不见的夕阳故作出神,心里当然是在飞快的盘算。而当想到汉代有名的音乐家,6仁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蔡琰蔡文姬,再进一步就想起了蔡琰的父亲蔡邕,脑中忽的灵光一闪,一套至少在他自己看来没有破绽的说辞便已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