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 > 第四十六章 何去何从

第四十六章 何去何从(1 / 1)

看着督邮的惨状,刘备还是没有狠心将他杀了,而是从怀中掏出了县尉的印信,丢在了地上,跟这督邮说道:  “这官刘某不当也罢,你行如此小人行径,日后必定会有报应。”

“唉……”  刘备说到这,叹了口气,补充道:“你好自为之吧。”

刘备说完跟周围的百姓告别,准备立刻这里。  “乡亲们,备因小人陷害,不得已离开此地,各位详情保重。”

这百姓一听刘备要走,都出声挽留他,  “刘县尉,你是好官啊,你别走啊。”

可是张飞已经将这督邮鞭打至此,刘备也没法再在这里继续做官了,他又起身向乡亲们告罪,自己是在是被逼无奈,看了一眼被绑在那的督邮,然后带着张飞和关羽收拾行囊离开了安喜县。  “大哥,不如我们回到涿县,别当这什么劳什子官了,在涿县也能逍遥痛快。”

在路上的时候,张飞提议大家回涿县,他家本就是涿县的大户,在当地当个豪强逍遥自在,比当官守规矩强的多。  但刘备是有大志向的人,怎么能忍受自己只在一个县城称王称霸,思考了一下目前的天下大势,分析道:“益州刘焉也与我一样是汉室宗亲,却掌管着一州之地,可怜我三兄弟至今还无一栖息之地,我之前与刘焉有一面之缘,我若去投奔相比也能接纳我等。”

但是刚要动身的时候旁边关羽突然说道:“大哥此行不妥。”

刘备听闻关羽的话惊讶的问道:“云长,有何不妥之处啊。”

关羽回道:“大哥,我前日听说宛城一带有黄巾大军为祸,我三兄弟要前去益州途经此处,怕是会遇险,不可贸然前去益州。”

刘备又问:“云长是否知道黄巾贼有多少兵马。”

关羽想了想说道:“那商队的人说有三四万之众。”

刘备一听打消了去益州的念头。  可是不去益州,还能投奔谁,刘备脑中想着想着突然看向北方。  “我有一同窗,名公孙瓒,现在在幽州为官,我们先去投他。”

他想去找的,正是之前和刘备有同窗之谊的公孙瓒,公孙伯圭。  公孙瓒现在是朝廷亲封的中郎将,都亭侯,人称白马将军,比刘备混的好多了,看在老同学的份上,刘备觉得去公孙瓒那里能混口饭吃。  远在益州的刘璋还不知道刘备有过来投奔的想法,要是知道了的话,不知道他是喜是悲。  现在有一摊子的事情摆在刘璋的面前,刘璋和刘焉分析了一下益州治所的问题,  “父亲,绵竹无险可守,城池不够宽大,四周更是没有屏障,作为治所不妥,成都为古都,地城池宽厚,四周又有县城拱守,不如迁治所于成都。”

刘焉听完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但是这个事情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办的,刘焉把这个工作交给了刘璋办。  “此事不必着急,这大大小小的官员的住所,还有办公府邸的事情需要规划,你先拿出个章程。”

给自己找了个苦差事,随后刘璋找人进行统计,统计要是迁到成都,得有多少随行的官员,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发现大大小小的官员和随行人员还真不少,得有上千人之多。  成都城地方足够这些人和大军驻扎,这期间,刘璋去成都实地考察了一番,把办公场所和官员的住宅敲定下来。  办公场所选了一间之前就有些荒废的宫殿,修葺一下就能投入使用。  官员的房子刘璋拿出了两个办法,一个是居住权,这个房子归公家所有,你当官的时候给你住,等你不干了或者死了这个房子就收回来,这些房子都是现成的,官府先出钱把这些空闲的房子征用,每月补贴一些钱,再分配给官员们,具体的房屋大小跟官职有关。  还有一种是集资盖房,自己交一部分钱,公家出一部分,然后统一盖房子,到时候这个房子属于你个人所有,这样相当于是发了福利,这样也能调动官员的积极性。  这个方案一出之后,原来反对的一些官员,看住房的问题解决了,也有不少赞同的。  迁治所可大可小,刘璋忙忙前忙后,房屋也开始动工,预计还有半年就可以完成。  在忙前忙后的时候,刘璋也不忘拉着华佗去成都,选了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建医院,让华佗也很满意。  时间匆匆的来到了十月,益州今年风调雨顺,粮食也得到了大丰收,官府收上来的粮食也都将粮仓堆的满满的,刘焉又下令在白帝城和江州又建立了几座大型粮草来屯粮。  益州是丰收了,但是汉中的百姓却没捞着好处,都是因为太守苏固阳奉阴违。  汉中太守苏固是扶风人,当汉中太守也两年多了,是在刘焉来益州之前任命的。  刘焉来益州后,他表面上对刘焉顺从,其实暗地里不是很听刘焉的话,年初刘焉手下的人带着政令前来的时候,表面上答应,其实根本没放在心上。  因为这苏固还想往上走,但是这个年头没有钱怎么往上走,他在汉中已经把赋税变成十抽七了,刘焉下令让他减税,那不是砸他的饭碗,他怎么听。  年底的时候,也就是今年风调雨顺,汉中的百姓收成尚可,虽然赋税多了,但是还能过活,只不过听说益州其他地方收成比他们多出了五六倍,还减免了赋税,心里一下不平衡起来,百姓已经怨声载道。  苏固也不知道会这样,早知道的话他也下令让他们改种新稻了,这多收出来的粮食,卖到别的地方,也是一大笔钱,苏固第一个想法还是捞钱。  苏固的主簿赵崇是汉中南郑人,为人也讲义气,这许多好友和亲朋都来找他,让他劝说太守苏固,向益州牧刘焉求稻种。  赵崇是苏固一手提拔上来的,苏固为了钱财这么做的时候,赵崇就觉得有些不妥,之前一直没有阻止。  但今年益州他地区的百姓都收获满满,汉中还是原地踏步,赵崇觉得苏固不能这样辖区,受到父老乡亲所托后,赵崇找到了苏固。  苏固这两天有些心烦意乱,百姓也对他多有抱怨,他弹压了几次,但是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  “苏大人,赵崇求见。”

听见下人汇报说主簿赵崇来找他,挥挥手,不耐的示意让下人领着赵崇进来。  赵崇进来后,跟苏固行了礼。  “见过太守大人。”

“赵主簿啊,你今天找本太守有什么事情。”

“回大人,赵崇是来恳请大人准备减免百姓的赋税,派人到刘益州那里求取稻种,分发给汉中的百姓。”

苏固本来就不开心,百姓骂他也就罢了,这赵崇可是他的亲信,一手提拔起来的,可他倒好,不为太守分忧也就罢了,还过来给他谏言,让他减少赋税。  这税刚收上来没多久,还没捂热乎呢,苏固是真舍不得退啊。  苏固想的是,稻种是要求的,放低一点姿态,去求一下刘焉,他应该会给的,但是这个赋税就不用减了,本太守给你们求稻种就不错了,来年这些百姓收成好了,不还是会对本太守感恩戴德吗。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父皇,请退位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超品姑爷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乱世武夫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