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邪了门的开国太子—真金(1 / 1)

【老赵家虽然也是裂开了,但南宋我就懒得说了,因为赵构他本身都没儿子,建立南宋以后还是过继了太祖一脉。】

本来日子就很难过的赵构,又被提到一个他恨不得被人忘记的痛点。

赵匡胤也没多高兴,南宋是他的后人又怎么样?

也没个出息的,最后还背了亡国之君的名头,他二弟甩锅是一把好手啊。

【接下来便是元朝的真金太子,原名是孛儿只斤·真金,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嫡长子。

其实他上面是有个哥哥的,但在忽必烈继承汗位之前就去世了,没把人算在内。

真金太子并不如何出名,元朝皇帝也就头尾叫人知道的多一点,再加上一个还在草原的成吉思汗,但他确实和想象中的异族不太一样。】

始皇帝再一次听到成吉思汗的名字,完全忽视掉了一个小小的太子。

不过今日的内容他本来没多放在心上,只不过听了这么多,发现养儿子这件事还真不容易,各有各的难处。

赵匡胤脸色可不好,虽然大宋被踩了很多次,可之前天幕没有细细的讲述元朝,叫他们好歹还能自欺欺人,可这次确实无法逃避,他们真的被异族亡国了。

【真金特殊的地方就在于,他是一个接受儒家教育的太子,而且加上祖上的血脉和忽必烈的要求,并没有被儒家忽悠,反而是一个偏儒化、汉化的太子。

年幼时,真金的父亲忽必烈还在为着汗位奋斗,可也没落下儿子的教育,搜集了一批的汉人儒士,当然是不是绑在马上抢回来的咱们不得而知,还叫姚枢作为老师,勋臣之后作为伴读。

别的不说,人家抓教育是可以的,小时候的父爱还过得去,就是当皇帝的好像都避免不了父爱逐渐消失这件事。

姚枢是什么人啊,是著名的政治家、理学家,还被誉为‘以儒家为元朝开国名臣’。

他教真金便是‘日以三纲五常、先哲格言熏陶德性’。】

宋朝人第一时间注意到的便是姚枢这个名字,好像是汉人吧?

林书倒是不批判这个立场问题,因为为元朝做事的不在少数,说到底异族的人数绝对不占优势,汉人占的比例还是巨大,这也是为什么异族王朝基本都寻求汉化。

人太多了啊。

“这异族教孩子还挺正常啊。”

不少人都没说话,这些东西他们听得心里古怪,夸也夸不出口。

忽必烈倒是满意,不过,什么叫做父爱都会消失的?

真金同样为这句话思考,并不需要多聪慧才能理解的一句话,却是掀起元朝无数人的心思。

这不就是意味着太子的位置……

【姚枢并不单单是真金的老师,还是忽必烈的谋臣,他后来随忽必烈征战,教书的事情自然得搁置,但是真金的教育不能搁置啊,所以有了第二位老师窦默。

这也不是籍籍无名之辈,是一位理学家和医学家,只能说人家真就是多项技能在手啊。

忽必烈当爹的对老师的态度也是拎得清,出征前把自己的玉带钩赐给窦默,叮嘱他不用客气,他是自己府里的老人,我儿子不听话你只管处置。

虽然说窦默不可能缺心眼子到真把真金当作儿子训,但起码有了这个态度,当儿子的态度就得提高一层楼,老师得到足够的尊重,那还不得往死里报答啊。】

不少溺爱儿子的家长倒是有些心虚,但在古代尊师重道绝对是主流,许多人觉得他们做得也挺好的,直接和夫子说您直接往死里抽,我家孩子皮实。

诸位夫子瞧着眼前特意被家长送过来加粗加长的戒尺,不知道该欣慰还是无语,最后只撂下四个字:成何体统。

【两任老师都是偏儒家教化,当然不可能在忽必烈眼皮子底下做什么手脚,但真金本身确实是一个接受汉化教育的小朋友。

等到忽必烈即位,对儿子的封赏也不含糊,第二年直接封真金为燕王,领中书省事。

嗯,这才是正常的培养儿子的套路啊,别管以后猜忌不猜忌,但前面你培养的过程不能少啊。】

赵匡胤:听到了,听到了。

赵德昭赵德芳:心里就是很复杂,被人家刺到眼睛了。

【儿子大了,自然就得考虑立储的问题。

真金自然是那个最被推举的,蒙古传统的汗位是通过一个叫做是忽里台的大会推举,真金这边还有之前的那些老师和汉臣推荐,忽必烈还是给了真金正统的名号。

册封太子这件事其实也是忽必烈用汉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对蒙古传统汗位继承的变革。

真金这个太子也没寒碜,该有的配置都得配齐,设立了宫师府,还有将近四十名的汉臣官属,在这种环境下,真金日后坚持汉法也能理解。】

【还有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真金奉命送前任帝师回吐蕃,但他字却是在藏区滞留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当然这两年里他不是去当喇嘛了,真金在这两年里担任施主,藏区又盛行大法会,他便和喇嘛广结交,参与进来的民众有数十万人。

真金不可否认的在这段时间受到佛教的影响,但也只能是影响。

人家的任务可不单单只是和喇嘛和民众打好关系,还在那观察当地各个势力的关系,回到朝廷后立马给他爹写明奏折,派人去镇压,顺带还把和伊尔汗国的路给打通。】

瞧着展现出来的区域舆图,这可不单单是镇压本土势力而已,对于周边像是印度这些国家,还有西北诸王都有威慑作用。

日后若是有不臣之心也方便动手。

百姓听得不是很明白,但其他人都看出来,这位太子确实不一样。

【如果这么一直下去,真金应该能顺利的继承,但可惜的是人心易变。

忽必烈早年应当是对汉法比较支持的,从他给儿子找老师还有汉臣就能看到。

但是慢慢的忽必烈对汉法的兴趣在逐渐减少,加上之前那批开国的汉臣逐渐去世,另一排的阿合马开始逐渐被忽必烈信任,其他的汉臣自然把希望寄托在这位真金太子身上。

真金为首的汉法一派和阿合马一派真就是尖锐的对抗,不死不休的那种,都恨不得下手教对方不得翻身。

两人持续的斗法有好几年,后来阿合马被刺杀,真金哪怕当时在忽必烈身边都卷入到这件事里面,最后阿合马去世。

真金这会儿还没意识到危险,提拔汉臣,还叮嘱若是真有利国利民的事,不要害怕改变和阻挠,万事有他。

接着还启用了大批的汉臣,接下来的几年这位太子不断的推行汉化政策。

他要求蒙古国子生学习汉文,奏请开设科举但没有被通过……

看着是大权在握,但所有的生杀大权还是掌握在他爹手里,而且,太子殿下,您没发现有什么不对吗?】

真金听着天幕的话,不敢去看他父王的眼睛。

身处其中确实没有发现,可此刻作为旁观者却是看得再清楚不过。

这几年的讲述里,他父王对汉法汉化已经没有多少的热情,对他,怕也是防备居多。

幼时的教导和重视不是假的,后来的防备和猜忌也是真的。

天家父子的悲哀,和是不是汉人真没一点关系。

【更加要命的是,后来一位年事已高的南台御史,不知道是年纪大了老子糊涂了,还是被真金的对手策划,上了一道奏折。

奏折的内容无论是谁听了都无语,首先是请当时忽必烈的皇后不要再干政,再然后是请忽必烈禅位于真金太子。

你听听,这是队友能说的话吗?】

别说真金此刻的心理活动,就是旁人都无语了,这个事情听着都荒谬。

换做平常人家都得被爹揍一顿,换做皇家,只会把事闹得更大。

真金却是无语,他看了眼在场的御史,不知道是哪位啊,天幕怎么不把名字曝出来?

南台御史的人一个个肃着脸,对于周围人的打量全部瞪回去,千万不能心虚。

心里头也在骂,这是收了政敌多少好处啊?

【这话就算真金是李世民转世也不能说啊,这和指着忽必烈的鼻子说,“老登,你年纪大了,别占着茅坑不拉屎,传位给我吧”,没有任何区别啊。】

短短一句话,直接叫三个人都被创死。

李世民:凭什么这种时候就把我代入进去啊?

真金:本来还没觉得这么好笑,但经过天幕这么润色,真的是又好气又好笑。

忽必烈:还说我们蒙古粗俗,天幕说话也没文雅到哪里去。

本来就气人的事情经过天幕的解释,更是气人了。

百姓只是想到要是自家闹这么一出……

立马摇摇头,可不敢想,光是想想都觉得脑袋昏、心口疼。

【真金知道这件事后就想着把奏折拦下来啊,他真的想知道这位御史是哪个兄弟下手的,这一看就不是正常人能做出来的事情啊。

可惜,事情还是泄露了出去,忽必烈知道这件事的反应大家也不用我多说,自然是暴怒啊。

人家年纪大了,但手里的权力可没少。

这件事最后的处置没有波及到真金,但他自己心里显然过不去啊,也算是真真看到了他爹对他的忌惮和不满。

因为这次禅让风波,真金可谓是惊惧交加,居然于同年的年底病死,享年四十三岁!!!】

从天幕的声音可以听出她有多少的震惊。

真金陡然听到自己的结局也是怔然,没想到居然最后会是这么一个死法。

忽必烈脸色暗沉沉的,朝堂内无人敢大口呼吸,都怕自己成为点燃父子俩炸药的那个引线。

其他人也没反应过来:这就死了?

有点儿戏啊。

难怪天幕都把这群人盘点出来,这猝不及防的转折真的叫人防不胜防。

他们都做好了元朝皇帝打压太子的准备,没想到人家就这么把自己吓死了。

或许中间是有打压,但因为这个时间间隔过于短暂,看得人真是眉心直跳。

这群太子还真是说死就死,完全不含糊啊。

【但是吧,真金人家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朝堂上的势力和根基还真不容小觑,当然不是说那些追随的人就造反了啊,犯不着犯不着。

而是忽必烈居然在后来把真金的第三子封为‘皇太子宝’,最后还真就这个孙子即位了。

本来以为真金一倒这一脉会树倒猢狲散,但忽必烈没有把位置传给儿子,反而是给了孙子,尤其是看着后来这个孙子的表现,也没展现出什么英姿。

不知道是一群子孙里矮个拔高子,还是对曾经真金太子的愧疚和亏欠,弥补到了孙子身上。】

真金同样没料到这个结局,之前还暗自欣喜的一群兄弟愣住,不是,父王你这是干什么啊?我们还活生生的杵在这呢?

一个个眼睛里的酸都溢出来了。

真就哪怕有猜忌都轮不到他们咯。

朱元璋听着这个安排,很不想承认,他居然和人家的思路差不多,要说他朱元璋可是最恨蒙古人的。

【元朝在皇位的传位上真的是一言难尽,加上真金太子之前的表现还可以,所以会觉得可惜。

起码假如人家继位,咱们还能假设假设他会不会慢慢的汉化,不会将汉人的处境逼迫到惨烈的份上。

就拿真金的儿子来说,三个儿子都是直接或间接的成为帝王,有的是自己登基,有的是儿孙登基追封,封的速度都赶不上死皇帝的速度。】

再次听到元朝后来皇帝出问题,无论是忽必烈还是真金都只想着叫太医来看看。

不说刺杀下毒等不寻常的死亡原因,这一个个的身体是不是有点问题啊?

一个两个就算了,中间那么多个都早死,很难叫人不怀疑啊。

其他几个皇子也都着急担心起来,怎么着他们一个个都没继承他们爹的长寿啊。

太子之位先放一放,保住自己的命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觉得也不是非得当太子不成,要是能活得长久一点说不定能把所有人都熬走。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王妃她总是想失宠 快穿之女主总有清奇人设萌萌哒的锅子 抄家流放,我搬空皇帝老巢去逃荒 王妃她总是想失宠浅笑如歌 公主殿下敲粘人哒婠南织 告别母胎单身双喜公子 重生长姐种田忙小刀郡主 穿越女尊之娇养小悍夫 抄家流放,我搬空皇帝老巢去逃荒八紫灯笼 哦买噶,竹马大佬居然一直暗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