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如何改革(1 / 1)

“那依你们的意思是?该如何解决啊?”

刘禅听了半天听得晕乎乎的,他只是和相父说要改革,但是具体的操作还是得看相父啊!

“相父——”刘禅向诸葛亮投去''救救我,救救我''的目光。

诸葛亮接收道到刘禅的求救信号,立马出列。

“启奏官家,臣以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土地兼并上。”

“呼!”刘禅松了一口气,说,“内相大人可徐徐道来。”

“官家,要解决土地兼并,可把田赋和力役折银或者是铜钱征收。这样就取消了力役,由官府雇人充役,改民收民解为官收官解,从征收到押运均有官府承办。”

农民为什么种地?无非是要混口饭吃,维持生计。

而宋代是按照家庭财产多寡来划分的“五等制”,从制度上给予了平民向社会上层晋升的希望。

特殊户,例如“女户”的设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统治者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

刘禅一开始是想从系统商城兑换出来所有高产农作物,这样百姓就有吃的了。

但是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这也就导致了穷人越穷,富人越富。

所以不解决土地兼并的事情,兑换出再多高产农作物也是白搭。

诸葛亮继续开口说道:“官家,如果使得赋、役合并征收成为可能,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百姓负担会减少一些。”

“内相大人说的极是,不过应该如何做呢?”

“可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摊派。把过去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傜、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全部折合成银两,合并为一个总数,一部分按丁摊派,一部分按田赋摊派。”

诸葛亮问系统要了中国历代税制改革的资料,经过比较,后世明代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虽然有弊端,但是对于目前宋朝抑制土地兼并来说,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至于弊端,接下来他再好好想想怎么解决。

“妙哇!”很大一部分官员听了之后不禁连连称赞。

如果要实施,那肯定要度量土地,所以尽管每亩所需缴纳的赋税相对减少,但赋税总额却是增加的。

而赋税征收形式改为官收官解,这也利于朝廷的权力行使的范围得以扩大。

在某种意义上,一条鞭法也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阶级矛盾,是社会局面趋于稳定。

这些又进一步带来了更多的益处。农民的负担相对减轻后,一部分劳动力摆脱了土地,开始发展手工业和商业。

对于发展商业,刘禅也有自己的想法,最好能直接促使资本主义萌芽,领先西方几百年!

对于诸葛亮的阐述,在场的人都不敢小看了他,没想到内相深藏不露啊!有人着急的问:“内相大人,这个制度可有名字?”

“此所谓,一条鞭法!”。

刘禅开口表示支持:“不愧是朕的相父!为了顺利实施这一条鞭法,内相大人可主持全国进行清丈,找出这隐匿和漏算田亩。”

对于丈量土地,刘禅有系统,可以让系统帮忙,又快又准,对于那些如何实施方案和计划,就留给赵鼎他们头疼去吧。

不过呢,还是有人跳出来反对。

“官家,内相大人所言太过于惊世骇俗,说的简单,做起来难啊!还请官家三思啊!要是每一个官员都像内相大人这样子异想天开一概征银,这是实实在在地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啊!”

“王大人你什么意思!”刘禅生气了,说他可以,说相父可不行!

“官家息怒,王大人言辞激烈一些,但都是为了大宋啊,而且,革新税制事关江山社稷根基,岂是内相大人一个人能够轻言置喙的?”

刘禅冷静下来,道:“诸位,不过就是税制改革而已,内相大人也不过是对于朝廷财税吃紧,国库枯竭,有所担忧,方才提出了这样的办法,咱们就事论事,何以上升到了江山社稷的程度?”

“官家,臣不敢苟同,如果我们进行大刀阔斧的推行新的税制,势必要引起朝野震荡,这可是要动摇根基的事情!”

“既然不同意,那你倒是跟朕说说,如何增加朝廷税赋收入,充盈国库?”

那位王大人听了不由得神情一滞,他哪知道,他会反对只是因为他圈了几百亩地,所以才绝对不想推行这个政策。

“额……臣以为扶持农桑,兴修水利,方才是治本之策,让天下耕者有其田,百姓安居乐业,税赋自然就充盈起来。”

说完,讨好似的看着刘禅。

刘禅不由得嘴角微微抽搐,好家伙,这个什么王大人真的是一点都没有审题呢?主题是如何抑制土地兼并,然后他竟然搞这种!?

那位王大人见刘禅没有说话,以为皇帝是赞同自己的话,顿时洋洋得意再一次发表自己的看法。

“官家,朝廷也可以节省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如同前些日子,左相大人主持修建的武侯祠,竟然如此兴师动众,花费的银两肯定不少!”

赵鼎听了幽幽道:“那是用本相的私房钱修的……”

说到这个就心痛,他当时就不该去拉官家,最后反倒是把自己的私房钱给贴上了。

“啊这?”那个官员讪笑道,“左相大人高义啊!”

“哼!”赵鼎冷哼一声,瞪了一眼他。

原本处于争吵风波的诸葛亮捕抓到重点,武侯祠?

难道阿斗竟然在这里给他修了武侯祠?

有这孝心是好,不过他现在活过来了,总感觉怪怪的。

“行了行了,朕还不知道你们心里的小九九,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你们接下来就按照内相的方法制定出详细的政策。

至于会出什么乱子,这个难道不是你们的锅吗?如果你们好好为朝廷办事,常修从政之德,常思富民之策,常怀律己之心,又怎么会出乱子呢?”

刘禅继续pua道:“你们说要有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一样的风云榜,朕也听你们的话照做了,你们说要进内阁,朕也给你们机会了,而且大宋在朕的带领下蒸蒸日上,金国这个心腹大患已灭,如此看来,朕还不是明君吗?

朕是明君,你们也是贤臣,要不然大宋怎么会日益繁荣?明君与贤臣相辅,国家安定;小人与忠士相助,社稷不危。”

“诸位卿呐,难道你们不想要一个万国来朝,繁荣盛世的大宋吗?”

“……”

“诸位卿呐,难道你们不想要一个盛世无饥馁,辉煌盛世看今朝的大宋吗?”

“……”

“诸位卿啊!难道你们不想成为名流史册,永垂千世的名臣将相吗?”

经过了刘禅一系列的''鼓动人心''的话语,下面的大臣终于给反应了!

毕竟,名流青史这个诱惑可大了!

有些人宁愿留下个污名,遗臭万年,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说是''青史留名''。

不过能流芳百世,自然不想遗臭万年。

“愿官家将息龙体!臣等愿为官家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之恩德。”

刘禅满意的看着大臣们的反应,效果不错不错,自己的口才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尔等奋勉为朕之知,朕之奋勉为天地、为太祖皇帝考鉴之。我等群臣共同用功!”

诸葛亮听了,觉得刘禅越来越有先帝的风范啊!

那些被刘禅说的团团转的大臣听了觉得:没错,如果出了什么乱子,那肯定是自己不够好,不够努力不能为官家办好事。

自己一定得好好干活才行!

争取让官家放心!

让自己也有名流史册的机会!

只有张浚觉得不大对劲,他老觉得官家这些话他听过好多次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这个太孙他不想登基 九品太师 大秦第一熊孩子十四桥 乌江战纪 逆明1644 从三国到千古一帝 称霸黑星:开局一艘航母 超神兵王 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夜行书生 爆笑兵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