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村里黑灯瞎火。只有村支部还亮着灯。苏玉手里摇着大蒲扇,额角上还能看见点点汗珠。村里几个德高望重的老辈人有的蹲有地坐。只是众人时不时地看向苏玉都不吭声。啪的一声,苏玉把扇子拍在桌子上。“这事你们也都知道了,一万斤粮……”苏玉话还没说完,王大海就直接站了起来。“戚家的,俺看那公社来的干部可是不像话。”
他此话一出,在场的耆老一个个地瞪大了眼睛。这年头,谁敢这么明目张胆地说上面的不是?也就是王大海仰仗着老资格,又是扛过枪的才敢把众人心中所想给说出来。苏玉倒是觉得没什么。“王叔说得对,他随口一说,一万斤粮,对咱们村来说确实有些难。”
“别说是咱们村,就是加上苏家村怕是连个零头都凑不上。”
李成功也忍不住开口抱怨。这也就是现在私下里谈论。若是今天白天他们可是万万不敢开口说这些。苏玉知道乡亲们心里都是怎么想的。她当然也要给乡亲们做主心骨。“只不过今天他是怎么说的你们也听到了。”
戚栋梁咋吧着嘴,生气地把手里的狗尾巴草扔在地上。“上头要做研究,咱们老百姓还要吃要喝,这可怎么办?”
苏玉今天把他们聚集在这也不过是想看看他们的态度。眼看着时机成熟,她清了清喉咙。“要知道,这可是上头交下来的命令,这就好像将军带兵一样。”
“目标都已经明确了,咱们为了胜利总不能先打退堂鼓,无论如何也要拼一把。”
村民的质朴在这个时候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年龄最大的王大海,他从来就是个吃皇粮的,一直有着良好的听命传统。听了苏玉这三言两语好像埋在骨子里头的情结又开始渐渐复苏。“苏玉说得对,上头布置的任务粉身碎骨,咱们也要做好。”
戚栋梁斜了老头子一眼。这老爷子向来最会唱高调,刚刚说不是的是他,现在带头要干的也是他。只不过碍于身份和年龄,他又不好多说什么。苏玉无所谓地笑了笑。“跟着上头走,绝对是没错的,这事儿咱们就先拍板定下来,能拿多少是多少。”
其他人看到苏玉表态,也都纷纷点头。苏玉要的就是众人的表态,事已至此,她满意地点了点头。“那成,天色也晚了,咱们就先回去休息,明天栋梁把众人都召集起来,咱们总要跟乡亲们说道说道。”
—翌日清晨。苏玉是被饿醒的,她闻着厨房里飘出阵阵香味。刚穿上鞋要出去看看是谁这么勤快。就听到村里的大喇叭呲啦啦地响了起来。“各位村民,各位村民,手里的活放一放,村头大槐树下大队部有重要的事情要讲。”
喇叭里传来戚栋梁破锣一样的嗓音。苏玉则是不紧不慢地来到厨房。果然,大梅子正在灶台前忙活。锅里也没什么像样的菜色,不过是一些野菜团子。苏玉撇了撇嘴,这些东西成天吃的她胃灼热,她就想着怎么能给家里改善下伙食?“妈,你起来了,听着了吗?栋梁哥叫着去村头呢。”
“急什么,填饱肚子才最重要,家里只剩下这些?”
苏玉掀开锅盖看了看,又随手把锅盖扔了回去。戚玉梅脸上露出一丝愁容。“倒是还有一些红薯干和晒干的芥菜,只是最近大队发的口粮有点少。”
苏玉随手拿了个野菜团子在嘴里咬了一口。“现在是少,过两天说不定没了,咱们还是要自食其力才行。”
说着,她慢悠悠地向村口的大槐树走去。大喇叭还在一遍一遍地广播号召。村民们吃了早饭都不紧不慢地赶到村口。昨天一起商量事的那几家倒是积极得很。苏玉到的时候都已经坐在了前排。眼看着人到得差不多了。戚栋梁才拿着音质特别差的大喇叭清了清嗓子。“各位乡亲,各位父老,今天一大早把大家请到,这是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他声音拉得老长好像还在特意打官腔。其实这个是不知道这件事情该怎么跟乡亲们说。“各位也知道,上头来人了,给了个指标,说是让咱们跟苏家村凑一万斤粮。”
毕竟这件事并不是村里人尽皆知,有些不知道的,听了一万斤这数量直接倒吸了一口冷气。“大队长开,你玩笑呢吧?”
“一万斤,上头还真是把咱们当成耕牛了。”
“当成耕牛有啥用?天儿不正常,旱涝交替,就是一万斤草,咱们这儿也不一定能拿得出来。”
很快就有人在下面高声吆喝。这数字听上去确实有些吓人。苏玉一直站在老槐树下,默默地凝视众人。她把乡亲们的反应都看在眼里。戚栋梁昨天就想到这些乡亲们不可能心甘情愿地把家里的粮都交出来。办事总是会遇到一些阻力。可是他没想到自己刚说了一句,下面就有一百句等着。无奈,他只能转头看向大伯妈。“各位乡亲,稍安毋躁,都别着急,你们是信俺的,对不?”
大家对苏玉的信任早就已经超乎想象。听了她开口,下面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戚栋梁更是在心里狠狠地竖起了大拇指。他搞不定这些难缠的主,到底还是得大伯妈出马。“你们信俺,那就好办了,一万斤粮听着确实有点多,但这是上头给的硬指标,就好像前线冲锋,咱们可都是战士,总不能临阵退缩。”
大家听的聚精会神。虽然有一些自私自利的心里也会有自己的小盘算。但都没有宣之于口。苏玉也不管他们现在心里到底是什么想法?自顾自地继续说道。“俺也跟上头表了态,咱们尽全力,能凑多少是多少。”
戚栋梁向来精明得很,苏玉都把话说到这了,他马上接过话茬。“俺大伯妈说得对,上头要的就是咱们一个态度,而且你们都相信俺大伯妈。”
“给出去一万斤明年年景好了由俺大伯妈带着,咱们说不定产量还能再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