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栋梁带着一肚子的火气回到自个儿家里。乔慧正在给两个小孩包粽子,看到这个样子的他忍不住问起了原因。“还不是因为那个杨会计。”
提到这事他就没好气。苏玉喜欢做老好人,又不让他在场,这一次肯定会被坑得找不着地方哭。“要俺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把人赶走,来一次打一次,以后他就不敢再来了。”
乔慧不清楚这些事情,不过她知道打人不好。“大伯妈是个有本事的人,不会这么轻易被骗的。”
乔慧不紧不慢的扎好粽子,想了想又补充了几句。“或许事情根本就不是你想的那样,人家杨会计好歹也是公社里的干部,怎么可能真的骗人。”
这些话要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戚栋梁早就骂一句蠢货了。偏偏说出这话的人是他的媳妇。乔慧总是把人往好处想,性格好得别人不忍心指责她。“你比大伯妈还要好骗,以后还是离那杨会计远一点吧,省得被他卖了还给他数钱。”
乔慧忍不住笑出声音。“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他又不会吃人。”
戚栋梁的气全是杨书脊招来的。正愁着无处发泄呢,这会儿更是一点余地也不留,将他从头骂到了尾。“你是不知道他那人。”
戚栋梁说得累了,坐下来喝了好几口水之后才又继续抖落杨书脊的罪行。“媳妇,俺就跟你直说了吧。”
“他那张嘴巴就不该长出来,长出来准得害人。”
“你们女人耳根子软,更容易着他的道。遇到他就只能躲,俺现在已经开始担心大伯妈了,也不知道她被他忽悠到哪个地步了。”
乔慧的脸上一直挂着笑。不管戚栋梁是真的担心苏玉。还是纯粹的发泄火气。她都能一脸认真的对待。戚栋梁看着自家媳妇,骂着骂着心情就好多了。戚栋梁说得没错。杨书脊就是擅长忽悠人,忽悠人的同时。还能装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让人甘愿上钩。苏玉可不吃这一套。收成好是一回事,交出粮食又是另外一回事。他们又不是没有苍装粮,哪能说交就交啊。“早些年闹饥荒的时候,你们村没有一个人饿死,应该是私下里屯了不少谷物吧。”
杨书脊换了种交涉方式。“虽然粮食是你们种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公社的。”
他有意暗示她,他们村偷偷藏了粮。真正闹起来,遭殃可不止一两个人。系统的事不能让其他人知道,苏玉吃了不能实话实说的亏。他们村,确实是安然度过了饥荒年。但那是,因为有系统在,要是没有系统。他们早就饿死了,哪里轮得到他在这里讨要粮食啊。苏玉有点后悔,把戚栋梁支走了。她真该让他留下来,镇一镇这个不知人间疾苦的会计。看看他还敢不敢这么口无遮拦。“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
苏玉气得不轻。好声好气的跟她说,她倒还有可能认真考虑。现在,她也不想理人了。杨书脊习惯使用同一套方法对付人。做到这个份上,按理说苏玉已经答应交粮。他怎么也没想到,她竟破罐子破摔了。“话也不能这么说……”杨书脊露出一个尴尬的笑容,语气当中暗含这讨好的意味。“乡里乡亲的,哪里需要计较得这么仔细啊,再说了,那不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吗。”
苏玉不是不通情理的人。这批粮食要是大有用处,她肯定不会不给,只是不想稀里糊涂的给。“那好,我们就说得简单直白点。”
怕他又要耍嘴皮子,苏玉一直保持着冷脸的状态。“你打算让我们村交多少粮,又打算让苏家村交多少粮?”
说到这个,杨书脊一下子变得难为情起来。苏家村确实还有余粮,但那是因为他们村人少,情况不一样。“社里没打算到苏家村要粮。”
主要是去了也要不到。杨书脊硬着头皮把话说了。“你说什么?”
苏玉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不跟苏家村要,只逮着他们村薅羊毛了?真当他们村的地里都长着聚宝盆,丢粒种子下去就能长出万斤粮呢?“杨会计,我看你是故意跟我们村过不去吧。”
苏玉的言语当中尽是不满。素质差点的,早就一棍子把人赶出去了。杨书脊紧张得擦了一把汗。不是他故意刁难人,而是真的没有办法了。“苏家村的情况你是清楚的。”
杨书脊尽可能的放慢语速。“他们村的人口总数还不到你们村人口总数的零头,饿不死那是意外中的意外,就算我真去要粮了,那也要不到几斤啊。”
苏家村整个村的年产量也就几百公斤。自给自足还行,交公粮那就是变相的让他们去要饭。这些话不是没有道理。敢情,这个杨书脊,从始至终就没有想过要去别的村……难怪他不敢在戚栋梁面前直说,要是说了,双腿怎么着也得被打断。“你们需要多少粮食?”
到了这个份上,躲是躲不过去了。眼见她终于松口,紧张了半天的杨书脊也跟着松了一口气。不过,他很快又变得难为情起来。这样的表情往往伴随着不好的事情。苏玉的心不由自主的咯噔了一下。如果可以,她真想把他的嘴堵起来,让他这辈子都说不出那个数字。事实上,杨书脊也没有直接说出来的打算。他小心翼翼的伸出一根手指,随后一脸期待的看着眼前人。苏玉的神情放松了不少。一千斤而已,他们村出得起。“我可以答应,但你必须保证短时间内不能再来了。”
一次还好,三五次就得要人命了。她答应得这样爽快,杨书脊当即就鼓起了掌。“你放心,这次你们交了一万斤的粮食,我会向社里申请表扬你们村的,到时候社里会送一块牌匾过来,把这里当成模范村,重点表扬。”
杨书脊喋喋不休说了很多,苏玉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她满脑子里都是一万斤。一万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