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 臣(1 / 1)

秦军主力从隘口撤兵的前一日深夜。

光狼城的大火仍在继续燃烧着,看那火势大概要到早上才能控制住火情。李斯一直能够感受到从背上涌来的滚滚热浪,灼烫着他后背的整块皮肤。他知道那是他的错觉,因为战车已经驶离光狼城一段时间了,即使回头望去,也只能看见天边晕染开一层薄红,如同一个标志,无言地透漏着薄红之下早已看不清城墙的光狼城。

“别再回头看了,对于秦军来说,你的行为已等同于背叛。”同站在一辆战车上的冯亭说这话的时候目视前方,完全没有看向李斯的方向。奇怪的是,即使这样他也很清楚李斯的眼睛在注视着什么。他的声音压得很低,但音量足够让李斯听见。

李斯将视线从身后的天边转移到身侧的男人身上。恰巧在这时,对方也转过头来。借着夜晚的微弱星光,映入李斯眼中的仅仅是对方的脸部轮廓和阴影,在阴影中一双眼睛尤其突出。那眼中既有文臣的城府,又有武将的坚毅,两种气质在同一个人的眼中融合得没有一丝突兀之感,自然得仿佛他天生就是这样。

从两个人第一次对视,李斯便觉得自己落在这个人手里,绝对是凶多吉少。这种人表面上看似和顺,骨子里却是宁折不弯的性子。要不然,所有人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说起来,秦赵之所以战于长平,全是因这个男人的缘故。如果当初他不降赵……

“小生背秦只为自保,不知华阳君背叛韩国却是为了什么?”他用同样压得很低的声音缓缓说了一句,像是他独自一人的喃喃自语。

果不其然,冯亭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他的视线很快就转回到了道路的前方,尽管那道路前方也是漆黑一片。

“从迈出那一步开始,我就知道自己无法回头了。他们也一样。”

李斯知道他口中的“他们”指的是上党步卒,此时他们穿着秦军的军服消无声息地紧跟在战车后面。

“李斯,你是个聪明人。我想你应该明白,如果你说的那个地点没有东西的话,我们的结局也是一样的。”

李斯知道他口中的“我们”包括了自己。他当然明白,不过此时他只能用沉默来应对。

车辆在不甚平整的路面上颠簸,为了保持平衡,李斯一手紧紧抓着车厢一侧的扶手。这条路的方向他烂熟于心。要说光狼城附近的地理环境,他其实是相当熟悉的。尽管他没有实际到过那些地方,但他能够出入大将军王龁的主帐,那悬挂在帐中的军事地图他见过很多次了。

退一步说,就算只有匆匆一瞥,李斯也有足够的自信能够将地图丝毫不误地暗记下来。光狼城与后方的东西二障城互为犄角之势,一旦有事,可互为支援。况且秦军大量粮草,白起无法在短暂时间内进行长距离的转移。想到这些,李斯几乎没有花多少时间便在脑中划出了可能的区域。

然而在当时城中混乱的情况下,他无法当着冯亭的面将地图画出来。所以当冯亭掏出一张地图时,他没有隐藏自己诧异的表情。

“把地点指给我看!”

那地图不大,却将秦军在丹河西岸的军事部署画得很是详细,最重要的是其上还有秦军地图没有描绘的部分。如果不是冯亭急于知道藏粮地点的话,他绝不会拿出这张地图。随着那副地图的展开,李斯的脑中猛地浮现出一位故人的面孔,自三年前他不告而别之后,那个人的脸孔在他的脑海中从未如此清晰过。

严格说来,自己与那位故人只能算作点头之交,与他相识也是因为毛渊的关系,但那时的毛渊并不知道马适的真实身份。

李斯的内心感到一丝苦痛,这在他二十年的生命中是一件极其少见的情绪。然而那苦痛就像他想起某位故人的脸孔一样,来得突然,去得也突然,转眼之间就消失无形。

他伸手迅速地在地图上指出相应的位置。那是在光狼城与东西二障城之间的某个位置,起伏的山峦间相对空阔平坦的一个地方。

“如果小生是白起,最合适的地方唯有此处了。”

冯亭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作为原上党守,仅仅一眼,他便了解了选择那个位置的含义。距离近,且三城可以彼此照应。更重要的是,那的确是个藏粮的好地方,四周的山峦是最好的屏障。尽管这也意味了危险,但他别无选择。

从叛韩降赵那一天开始,他已没有选择的余地。

冯亭迅速将地图收起,用眼神示意了那辆秦国战车的方向。

时间紧迫,必须尽快!

此时此刻,陷入自己沉思的冯亭抓在车厢扶手上的手指越发用力。从出城之后,战车佯装朝着王龁的主力方向前进。到了守城的士兵看不见的距离,他下令掉转方向全力朝着目标地点疾驰。训练有素的精锐韩卒大强度的急行军是没有问题的。他现在唯一担心的是,白起既然暗中转移粮草,说明他一定有所防范。假如白起在那个地方布下了重兵……

“华阳君不必担心。”自刚才那句话之后就沉默了下来的李斯突然开口说道。他似乎能够猜到冯亭在想什么。

“此话怎讲?”冯亭故意反问道。即使黑夜中看不清对方的脸,他仍能够感受到对方投过来的视线,是极有穿透力的非常直接的视线,与他言语中表现出的谦恭完全不相称。

“白起之所以转移粮草,是因为不信任小生这样一位非秦国出身的人,而不是预料到华阳君的偷袭。除了飞过来,没有人会料到有一支敌军会出现在秦军后方。因为那太不可思议了,不是吗?”说到这里,李斯意有所指地笑了笑,他想起冯亭的那张特别的地图。

“运粮官的职位虽小,干系重大,白起那么做,是为了以防万一。但小生没有兵权,除了能够接触粮草以外,没有其他威胁。作为秦国的第一大将,还不至于派重兵防范小生这个运粮官。况且,白起现在也没有兵权,大将军印仍旧在王龁手中。白起要调动重兵一定需要通过王龁,这件事加上转移粮草一事,非小生自夸,要同时瞒过小生绝非易事。”

在夜风中冯亭哼笑了一声。

“李斯,我们俩站在同一辆车上,希望你说的没有错……另外,即使白起有所防范也无妨,三千上党军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为完成一个心愿。”

败秦……败秦!

按照目前的行军速度,天亮前能够赶到目的地。像奇袭光狼城那样,再来一次奇袭吧!这次,他们绝不能再失手,没有第三次机会了。

“我不是什么华阳君,你像赵括一样称呼我太守就可以了。”在结束对话前,冯亭说了最后一句话。他目视着前方,没有注意到对方在听到“赵括”两个字时眼中一瞬的闪烁。

===========

自他以上党十七城降赵之后,他便成了赵臣。在世人眼中他成了赵国尊贵的华阳君,他自己知道,自己从未接受过赵国的封号,无论是实际行动上还是心理上。

自他以上党十七城降赵之后,他便成了韩国的叛臣。韩国上上下下都知道,他公然违抗了君主之命,他背叛了韩王,却拿着君主的土地去他国谋求富贵。

自他以上党十七城降赵之后,他便成了秦国的眼中钉。听说秦王恨不得活捉他,再将他碎尸万段。

他承认自己背叛了韩王,但不承认自己背叛了韩国。而要说到对韩王的背叛,早在他成为上党太守之时就开始了。

当初秦国起二军攻韩,一军临荧阳,一军临太行。韩王恐惧,于是派出使者想献出上党郡向秦国求和。当韩王命令上党太守向秦军投降的诏书到了上党,上党太守靳黈(tou)拒绝了王的诏令,请与秦死战到底。靳黈拒绝军令的消息传回朝堂后引起一阵骚动,韩王大怒,既担心失信于秦引来秦国更疯狂的报复,又苦于新郑通往上党的道路已经断绝,对远悬于韩本土的上党郡,朝廷实际上也陷入了无能为力的境地。

韩王无奈之下,欲以其他人代替靳黈为上党太守。当此之时,上党郡几乎成了朝中大臣们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竟无一人愿意接替靳黈为上党守。冯亭就是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他当时在朝中只任一个无足轻重的职位,却主动上书韩王愿替代靳黈为上党守向秦军投降,言辞恳切,句句饱含着为君主分忧的忠诚、热忱与荣耀。

于是毫无悬念地,冯亭顺利地成为了上党郡的新任太守,几乎是在任命下达的当日,他便一人一马孤身前往上党就职。

后来的事情,天下人都知道了。他的前任靳黈违抗了君命,却没有背叛韩国,他卸任后返回新郑,淡然地接受了死刑。而他,被韩王寄予了厚望的新任太守,最后不仅违抗了君命,甚至背叛了韩国。就任仅仅一个月后,他悄悄向赵国派出了献降的使者。

“韩不能守上党,且以与秦,其民皆不欲为秦,而愿为赵。今有城市之邑十七,愿拜内之于王,唯王才之。”

他还清晰地记得当年他挑灯在给赵王的信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世人眼中,他背叛了韩国。但他自己明白,他从没有背叛韩国,他背叛的,只是那个懦弱的君王。

上党郡民不愿为秦人,他不愿为秦臣,所以他做了赵的臣子。他名义上已是赵臣,内心里却还把自己当作韩臣。

结果,他什么都不是。既不是秦臣,也不是赵臣,更不是韩臣。

自他以上党十七城降赵那一天开始,他和上党郡民的生命里就只剩下一个目标。

败秦……败秦!

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寂静的时空中响起了鸟鸣声。东方隐隐显出白色。冯亭抬头看了看天色,他能够感受到目的地已近在咫尺。

很快,白色的粮仓顶出现在视野之中。尽管天色尚处于朦胧之中,那一大片白色还是让冯亭的心狂跳了几下。

如同躲在地平线下尚未升起的云朵,马上便会染成朝霞的绚丽色彩。

那幅景色一定美极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秦:朕出游东巡,你竟举国飞升 大明盛世之布衣风云 爹你歇歇,今天轮到我骂李世民了磕磕绊绊的我 黄巾赘婿 席卷晚清 大秦:地府之主,打造阴兵军团! 大秦:地府之主,打造阴兵军团!长风扶摇起 重生三国之忽悠人生 收个皇帝做小弟 春秋最强野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