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使(1 / 1)

李斯回到稷下半年后。

赵国邯郸,一位满头白发,年逾七十的老人坐于车中,掀窗眺望着熟悉的赵王城。黑瓦红墙,飞陛高台,金梁玉柱,一切都跟几十年前一样。

城还是那座城,只是记忆中站在王城高台之上睥睨天下的人,已经不再是那位胡服骑射敢与西秦争锋的君王。车驾缓缓驶出王城,老人回想起刚才觐见赵王的情景,不由地流露出怜悯又轻视的神情。

惜哉!武灵王之志,终不传也。

老人在心底暗叹着,像看腻了窗外的景色似的,伸手将车窗关上了。如今的赵王城只剩下一个华丽的躯壳,内部早已空朽了。这样的国家就像他一样,年老衰弱,行将就木。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早早让一个生机勃勃、富有进取之心的强大国家取代,至少不负这宫墙院柳,绿树红英。

与此同时,赵王丹离开正殿,由廊道进入东侧的偏殿,大臣虞卿正在那里等待着。

“秦使楼缓来催促六城的交接,将奈何?”赵王一见到虞卿,便急切问道。

正月,赵国向秦国求和,缔结了献六城的契约。当时,出使秦国的使节赵郝亲手将六城地图献于秦王。赵郝回国后,旋即被卷入郭参通敌卖国一案,免职。加上主张求和的郭参伏罪,赵国以“内政乱,须先抚内”的理由,一直未履行契约。也就是说,六城的实际控制权至今仍在赵国手中。转眼到了八月初,秦王派遣楼缓入赵,责赵王,使纳六城。

楼缓此人,生于赵,乃赵武灵王之臣。武灵王采取结交秦国的策略,欲使秦国与齐韩魏三国对峙,以便他趁机攻打中山。楼缓在赵廷之中,向来主张亲秦,武灵王遂遣他入秦,而楼缓不负使命,在秦国位至相国。

待武灵王伐灭中山之后,认为结秦策略对赵不利,再度派出使节游说秦惠文王,罢楼缓之相而以魏冉代之。楼缓由此怨恨武灵王,不返赵,留于秦国。

秦王这次特意遣楼缓为使节,大概便是看中了楼缓赵人的背景。

虞卿并未回答赵王的问题,他仰头反问道:“楼缓向王上说了什么?”

自蔺相如去世,赵王任平原君为相。而此时,平原君正携夫人回魏国省亲,目下他能咨以大事的大臣,便是眼前这位虞卿了。于是赵王如实相告。

“楼子新从秦来,对寡人说,若不履行与秦国的契约,实在是不智的行为;若他建议履行契约,又恐怕寡人误会他是一心为秦,所以他起初并没有对寡人说什么。是寡人坚持要他给出一个建议,他才说道,既然已经与秦国签订了契约,怎么能背信弃义?他为寡人着想,建议寡人赶紧将六城交给秦国。”

虞卿目不转睛地盯着赵王,又问道:“那么王上的想法呢?”

“这个……”赵王面露难色,犹豫起来,“与国交,必有信。寡人亦认为,此事不能再拖延……”

虞卿了悟地点了点头。他是一位表情严肃的老人,个子虽然矮小,但因长年不苟言笑,赵王站在他面前,总会不由自主地生出肃然之意。

“与国交,必有信。王上说得不错。然而秦国无信,与无信之国讲信义,受害的反而是自己。王上还记得楚怀王么?张仪与怀王约,以楚齐断交换取秦国商於之地六百里。楚国如约与齐国断交,而秦国许诺的六百里之地却变成了六里。”

“又,秦王与怀王约盟于武关,怀王往之,不料反遭秦国扣押,羁死咸阳。楚怀王有周之遗风,与人交而有信,何故身死国破,为天下笑?与无信之国讲信义之故。”

赵王闻言,惶惧更甚,他向前倾身,伸长脖子,喃喃低语:“虞卿所言,寡人明白。只是……若赵国背诺,一旦秦王震怒,举兵攻打赵国……”

赵王的话尚未说完,虞卿不顾君臣礼仪,干脆利落地打断了赵王的话。

“王上认为,秦国之前攻打赵国,是因为疲倦而退兵,还是因为秦人敬爱王上,虽有余力而选择退兵呢?”

“秦国攻打我国,向来不遗余力,之前退兵,必然是因为国疲民劳而退兵。”

虞卿点了点头,语气严厉。

“秦国不遗余力地攻打,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最后因疲倦而撤兵。现在王上把他们不遗余力攻打也没有得到的东西拱手相送,这难道不是资助敌国来攻打自己的行径么?若明年秦国再来进攻赵国,王上恐怕没有办法自救。”

赵王垂眸思忖片刻,抬起头来,对虞卿拱手称谢。

“谢虞卿点拨。明日面见楼子,寡人知道如何回复他了。”

“王上,臣还有一建议。”

“请讲。”

“明日王上面见楼缓之时,可否让臣在帘后恭听。若王上有何疑问,可寻借口而出,臣为王上衡量之。”

“善。”赵王抚掌而笑。

===========

翌日,楼缓再度进宫。

他原本以为赵王今日便会下达交接六城的命令,谁知赵王的态度与昨日截然不同,简直是一百八十度大逆转。

“子不必再言。长平之战,秦国坑杀赵人数十万,此虎狼之国,不必言信。寡人怜恤六城之赵民,望子谅之。”

楼缓半阖双目,细细思量,料想赵王一夜之间,态度骤变,定是有他人进言。再抬眸看赵王身后的垂帘,心下了然。他不慌不忙地说道:“秦人的恐怖,难道王上还不能深刻了解么?”

“臣亦为赵人,此次乘车入赵,见田地荒芜而无民力耕种,乡村凋敝徒有老弱妇孺,臣悲不自胜,深怜赵人。如今王上说怜恤六城之赵民,欲违背之前与秦国的诺言,这是怜六城而将赵国全境之民置于水火之中。王上此举,不智,不仁。”

此话一出,果然见赵王变了脸色。楼缓昂首挺胸,进一步说道:“依臣所见,王上不仅不智,不仁,且贪而短视也!”

“大胆!”赵王终于按耐不住,对楼缓怒目而视。他本是看在楼缓乃祖父武灵王之旧臣,如今又是秦国使节,故礼让有加。谁知此人倚仗强国之势,竟如此无礼。

楼缓不愧是经历过大风大浪之人,不仅没有显出丝毫惧意,反而冷笑起来。

“王上连弹丸之地都舍不得割让,明年秦国若再来攻打赵国,赵国招架得住么?长平一役,赵国精锐尽失。短短半年,民间牙牙学语之幼童,玩耍嬉闹之少年,翛然而成丈夫耶?妇女纺线织布之素手,翛然而举戈戟耶?国不能自保,何谈爱民?结果不一样是惨败于秦,不一样要割地求和么?”

赵王呼吸急促,心胸起伏得厉害。楼缓刚才的话,正是点到了赵国的死穴。

“……诚听子之言,割地于秦,子能保证,秦国明年不会再来攻打赵国么?”

楼缓笑意加深,抬臂一揖。

“这实在不是下臣所能保证的。韩赵魏同出于晋,为何秦国不攻打韩魏,偏偏来攻打赵国呢?还不是因为王上侍奉秦国,不如韩魏两国真诚。”

“如今臣能够帮助王上解除因背弃秦国而引来的征伐,使秦赵两国开通边关,互通使节,使秦国像亲善韩魏两国那般亲善赵国。如果明年秦国还来攻打赵国,那一定是王上您侍奉秦国落在韩魏之后,始终不能取悦秦国的缘故。”

赵王握紧双拳,瞠目不语。此时,一位宫人上前,躬身朝王一拜。

“请王上出恭。”

赵王闻言,先看了楼缓一眼,这才缓缓起身,朝殿后垂下帷幕的内室走去。

楼缓见状,目光跟着移动,随着帘幕掀开又落下,他伸手抚须,若有所思。

走入内室,赵王见虞卿岿然安坐,神情凛然。不知为何,此前烦乱的心情顿时消减大半。他正欲请教对方,虞卿已先一步开口。

“楼缓之言,臣已经听见了。他谈到,若赵国不割地,秦国会再次起兵攻打赵国;若赵国割地与秦,他不能保证秦国明年不会攻来。那么,赵国割地又有何用!依臣之见,不如不割地。”

“秦虽善于进攻,不能一口气攻下六城;赵虽不善于防守,不至于一下子失去六城。秦军之前因力竭而退兵,士卒必疲。若王上拿出五城换取他国之援,合纵攻疲秦。那么,赵国虽失地于他国,尚能从秦国那里取得补偿。王上采纳此策,则赵国有利,怎能拱手割地,消弱自身而去壮大秦国?”

虞卿一口气说完一大段话,稍稍喘息了一下,接着又说道:“王上亦知道,秦乃虎狼之国,无礼仪之心,贪欲不止。今年王上以六城侍奉秦国,明年秦复来索地,王上是予,还是不予?若不予,那么就是前功尽弃,秦国仍旧要来攻打赵国;若予之,赵国的土地有限,难道要王上每年献六城予秦么?”

“以王上有限的土地,去满足秦国无尽的欲望,总有一天,王上将无地予之。到那时,天下将无赵矣!请王上听臣下一言,勿与地。”说完,虞卿拱手而拜。

赵王赶紧上前搀扶,他拉着大臣的手,信誓旦旦。

“寡人知晓了,定不予地。”

赵王走出帘幕,楼缓的目光毫不回避地直直探来。楼缓的神情带着一丝焦急的意味。赵王的目光与他交汇的瞬间,他迅速收起了所有的情绪,梗着脖子,发出一声哼笑。

“王上,臣请告辞。”

赵王一惊,立刻问道:“六城一事,寡人尚未有答复。楼子何去之疾?”

楼缓的目光始终落在那掀起又落下的帘幕之上,眼中罩着一层阴影。只听他缓缓说道:“臣为赵人,远从秦来,非为秦,而为赵也。王上对臣,表面上以礼相待,实则疑臣至深。臣诚心为赵计,而王不听。无话可说,故而辞去。待臣回到咸阳,禀明秦王,请他再遣一位比臣更合适的使节。”

楼缓最后一句话说得虽轻,却令赵王心底一颤。此时,他还不想与秦国使节彻底翻脸,因内心尚存一丝幻想。

“寡人非疑楼子,只是国家大事,需从长计议……”

楼缓表示理解地点了点头,眼睛看向赵王,话却是朝着另一位说的。

“既如此,请那位为君王计的幕后人出来,当面与臣对质如何?”

话音刚落,便听帘后传来有力的应答声。

“吾出矣!楼子见谅!”

只见帘后走出一人,身穿公卿华服,身材短小,神态从容,走来如闲庭信步,眉目间自有掩饰不住的智慧与自信。

楼缓在脑中迅速将所知的赵国上卿过了一遍,很快,他拱手一礼。

“久闻虞卿大名。今日得见,不虚此行。”

虞卿并不与他客套,而是径直坐下,将刚才对赵王说的一番话对楼缓又说了一遍。言毕,他挑眉直视楼缓,声色俱厉。

“赵王心意已决。楼子不必再言,还是请回吧。”

楼缓扫了一眼赵王,又扫了一眼虞卿,微微一笑。

“虞卿之言,只得其一,不知其二。长平之战,山东诸侯皆作壁上观,不欲援赵,为何?深畏秦国之故。今,赵国若执意背信弃诺,秦必来攻。强秦攻敝赵,诸侯见有利可图、有机可乘,必喜而贺秦,甘愿为其驱驰,群起而攻赵,欣然瓜分之。”

“赵既亡,又何谈抗秦呢?王上只要献出六城,既能安抚秦国,又能向他国展示:秦赵已和,无机可乘。还望王上将目光放长远一些,勿要被虞卿的片面之词蒙蔽了。”

“噫!吾听楼子之言,知其为秦矣!”虞卿厉声一喝,侧头对赵王说道:“若王上献出六城,反而是向天下诸侯展示:赵国何其弱也!此乃自取灭亡之道!”

虞卿的声音犹如雷霆,回荡在大殿之上,使赵王心神一凛,对楼缓和秦国残存的那一点儿幻想,在震荡中消散得干干净净。

暗中观察着赵王神色,虞卿的语气稍稍缓和,他接着说道:“楼子方才言,诸侯深畏秦国。然秦国驱驰诸侯,非以德,而以暴。以暴相驱驰,犹如桀、纣以匹夫之身奴役天下,不能久也。秦之仇雠,难道只有赵国么?臣闻商鞅立木为信,由此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王上只要拿出五座城池,臣愿为王奔走各国,结交诸侯。以臣之辩才,加上王之五城,山东诸侯中,必有‘勇夫’敢于出列,与赵并肩而战。介时诸侯合纵攻秦,效当年孟尝君函谷关败秦。赵国不仅可报长平之仇,亦可从秦国那里拿回损失。臣言尽于此,王上速下决断!”

不管是虞卿脸上的坚决,还是口气中的决绝,皆深深感染了赵王。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向楼缓说道:“寡人今日知之,虽为赵人,不一定为赵计;虽非赵人,亦可真心为赵。楼子为武灵王旧臣,寡人不会为难于您,您请回吧。”

楼缓面色惨白,知道此事已无回转余地。他绷着脸,起身告辞,离开之前,撂下一句话。

“王上执迷不悟,待秦国大军一到,无救矣!”最后三个字说得颇为沉痛。

马车载着楼缓再一次驶离邯郸王城。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从这里离开,亦是他与这个国家彻底的诀别。

很快,这里的一切都将化为灰烬。无边的战火之中,这座美丽的都城将从地图上永远抹去……

楼缓看着车窗外熟悉的一切,不由地有些伤感。他以为他看到了这个国家不久之后的未来,却没有看到自己的未来——作为一名赵人,秦王因何原因而用他,亦会因同样的原因而弃他。

雄心勃勃的武灵王早已埋骨山陵,而他自己,垂垂老矣,尚不知,这一次也是他的名字最后一次出现在后世史家的笔下。

===========

秦王并没有想象中的震怒。他将奏折摊开,眼中是得偿所愿的喜悦,毫无掩饰,也不必掩饰。

“寡人正愁没有合适的借口攻打赵国。好好好,赵人深谙寡人心意,主动将剑柄递到寡人手里。痛快!痛快!”秦王笑道,垂落在胸腹的长髯随着他的笑声抖动着。

恣意的笑声如一阵狂风,过境之后,仍在人们的心湖上留下一圈一圈的涟漪。臣子们坐于下首,陪着秦王笑起来。待秦王停止了之后,臣子们的笑声仍持续了片刻。

秦王的目光在群臣的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到了范雎身上。

“丞相,我国休养生息已有半年,您看能否出兵?”

“半年以来,大王抚恤民众,息兵养士,奖励耕种,国力迅速恢复。依臣之见,出兵可也。”

秦王含笑颌首,接着问道:“丞相认为,何人可为伐赵大将?”

“臣乃内臣,不敢过问军事。大王英明果决,士兵们皆愿为大王抛头颅,将军们皆愿为大王效死力。无论大王拜何人为将,臣相信,必能一举破赵,大胜而归。”

秦王眼中的笑意更深。他的视线从范雎身上移开,微微侧头,瞥向武将的行列。武将的最前列,即首席的那个位置,半年来一直是空着的。

“寡人认为,武安君最为合适。不过……”秦王话锋一转,语气中流露出关切和痛惜,“武安君久病未愈,寡人实在不忍再劳累他,还是让他好生养病吧。”

秦王像一只翱翔于万里高空中的雄鹰,目光由上而下,越过那个空位,越过前列的宿将,越过中列的壮年将军,落到后方那些年轻的面孔上。

“如今的赵国不过是强弩之末,攻破邯郸易如反掌。宿将对秦国来说固然可贵,亦不能忽视新秀后进的培养。赵括之败,即是败在没有实战经验。寡人此次,欲启用新人……”说着,秦王再度看向范雎。

“丞相认为如何?”

“培养年轻将才关系秦国万世根基,臣无异议。”范雎恭敬地回道。

“众位认为如何?”秦王又询问下方的大臣。

“大王圣明,臣等无异议!”听到众位大臣齐声回复,秦王赢稷眯了眼睛,嘴角勾起满意的幅度。

十天之后,秦王下旨,确定了攻赵的主将人选。

一个月之后,即秦昭襄王四十八年九月,在丞相范雎的主持下,粮草准备妥当。秦起二十万军,向赵国邯郸进发。

其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秦:地府之主,打造阴兵军团!长风扶摇起 席卷晚清 黄巾赘婿 爹你歇歇,今天轮到我骂李世民了磕磕绊绊的我 重生三国之忽悠人生 大秦:朕出游东巡,你竟举国飞升 大明盛世之布衣风云 春秋最强野心家 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大秦:地府之主,打造阴兵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