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四十九年(赵孝成王八年)二月,邯郸城的春天迟迟未来。月初,城中下了一场大雪,不少人受了寒冻,朝廷虽有心安民,却无多余财力赈灾。雪上加霜的是,秦军大将王龁接替了王陵之后,发动人海战术,不遗余力地攻打邯郸城。在秦军日夜不休的攻打之下,邯郸城守军不足的弱点日益显露了出来。
就兵力来说,秦军累积投入了四十万大军,而邯郸城的正规军仅七万有余。再加上王龁带来了大量的攻城器械,云梯、冲车、籍车、复车、轒輼(作者注1)、栊枞(作者注2)等齐上阵,如蚂蚁涌出巢穴,前后不绝。
即使邯郸有墨家制造的守城器械,毕竟数量有限,无法安置于每一段城堞间。因此,防守薄弱处在所难免。近半个月来,已发生了数次秦军填塞护城河,在城下竖起云梯和钩梯攀上城垣的险情。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增加守城兵员,廉颇在赵王的允许下,向全城下达了征义兵令。即六十岁以上男子,十至十五岁的少年,以及二十岁至六十岁的丁女,凡有意愿者,皆可参与守城。
自这道命令下达后,赵守军增至十万有余。城墙之上,每五十步置赵卒二十人,丁女十人,老少十人,由此军民不分你我共同守城。
这日,平原君匆匆进入宫城觐见赵王。他走入大殿的时候,看见大臣虞卿已经到了,正在向赵王说着什么。见到平原君进来,虞卿停止了说话,起身向他施了一礼。平原君先躬身朝着赵王一拜,然后向虞卿回礼。待平原君礼毕抬头,正撞见虞卿看向他的眼中微微泛起思想的涟漪。他心下有感,料定赵王此番宣他进宫定是虞卿有什么事要同他商议。
果不其然,他刚刚落座,便听虞卿说道:“目下王龁攻城甚急,邯郸城军民相加,守军亦不过十数万,恐难以久持。赵国抗秦之决心,天下共睹,天地可鉴,然独木难支,臣为赵国计,此时不求外援,将难救矣。”
平原君点了点头,其实不用虞卿提醒,他也有此打算。他的夫人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的亲姐姐,也是魏王同父异母的妹妹。之前他随夫人回娘家省亲,其真实目的,便是利用夫人与魏国王室的亲缘关系,说服魏国成为赵国的盟友。
虽说鉴于秦国的威慑,那次省亲没有达成实质性的成果,但他看得出来,信陵君是站在赵国一边的,而魏王的态度也有些松动。若再加把力,说不定能够成功拉拢魏国。
“虞卿所言甚是,本君近日亦在考虑。魏王因垣雍一事,暗中对秦国怀怨,只是畏于强权不敢罪秦罢了。本君欲出使魏国,在魏王耳边加把火……”
平原君话未说完,便见虞卿摇了摇头。
“魏王懦弱怕事,即使是平原君亲自出马,恐怕魏王有心而无胆,不敢答应。”
“依虞卿之见,要如何是好?”不等平原君开口,赵王首先按捺不住,迫不及待地询问道。
“试以一例为王上和平原君说明之。甲与乙斗于市,甲长壮有力,乙有心相抗而力有所不逮,渐落于下风。丙与乙同出一族,欲助乙,然深惧甲,恐其报复,故踌躇不前。此时,一壮士丁出列,慷慨激昂,与甲搏,围观者皆叹之。纵丙惧甲,睹丁之义举,易为丁所激,为氛围所感,无暇多顾,奋而起身,紧随丁后,与乙并肩而战。”
“虞卿的意思是,先请另一大国出面,为魏国壮胆?”平原君立刻领悟了虞卿的意思。
虞卿下巴轻点,作为回应。
平原君垂眸沉思。韩国太弱小,燕国太偏远,唯有东边的齐国和南方的楚国,勉强还能称为大国。然楚国在二十年前的鄢郢之战中,败于白起之手,不得不迁都以避秦之锋芒。那场战争之惨烈,楚国人至今心有余悸。如此看来,最佳的求援对象,唯有齐国了。八壹中文網
想到这里,平原君不由地皱起了双眉。他不认为齐国会伸出援手。长平之战时,赵国以六城为条件,向齐国借粮,遭到了对方拒绝。之后赵括被围,上党粮道断绝,平原君再度向齐国求援,甚至低声下气地恳求对方,却还是遭到了无情的拒绝——齐国打定了“独善其身”的主意。
虞卿似乎看出了平原君的想法。他咳嗽了一下,开口说道:“佥(作者注3)认为,齐国是最佳选择。”见平原君抬头不解地看向他,虞卿这才道出真意,“不过……观齐国在长平之战时的态度,此路恐怕不通。所以,佥欲劝平原君亲自前往楚国,说服楚王出兵援赵。”
尽管已经猜到了虞卿接下来要说的话,但当耳朵真真切切地听见,平原君还是控制不住自己一瞬间的心跳加速。
“楚国与赵国的关系,远不如赵国与魏国那般紧密。要本君舍弃魏国而前往楚国……”
“并非要平原君舍弃魏国,凭借平原君夫人与信陵君的姊弟情深,平原君大可请夫人代笔,写信劝服魏国助赵。至于楚国,非平原君亲自前去不可。”虞卿抢先一步说道。
“本君与楚国君臣上下皆无私交,虞卿何以见得本君出马便能说服楚国?”
“凭借平原君在七国之中的盛名;凭借平原君门下三千门客的群策群力;凭借楚国亦与赵国一样,对暴秦怀着切骨之恨。凭以上三点,佥对平原君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心。”这么说着,虞卿看了赵王一眼,又拱手说道:“王上对平原君亦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心。”
“赵国之存亡系于王叔一身,纵寡人不才,也恳请王叔看在列祖列宗的份上,保全宗庙。”赵王早就和虞卿站在了同一阵线上,方才见虞卿递来暗示即刻会意,捉住时机敲下了决定性的一锤。
见赵王将话说到这个份上,平原君再无立场推辞,赶紧起身承命。他原本就打算向诸侯求援,只是前往游说的目的地突然由魏国变为楚国,仓促之间让他有些犹豫罢了。如今得虞卿和赵王倾心相托,一时的犹豫自然烟消云散。
“待臣回转府中,挑得少许文武兼备之才,随同出使楚国……”说到这里,平原君的脸色变了变,“如今王龁将邯郸围得水泄不通,臣若要成功出城,还需与廉将军商议。”
赵王点了点头,他明白平原君的顾虑。
“王叔自去守舍找廉将军便是。若有什么需求,尽管向寡人提来。”
“谢王上。”
事不宜迟,平原君从宫中告退,即刻往大将守舍而去,虞卿亦上车随同。
两人到了守舍,不巧廉颇出外巡城未归。于是守卫先将两人引入堂中等待。平原君一踏入,便撞见三位将官围坐于一方地图前讨论着什么。一番询问之后,才知对方是稷下的兵家弟子——孙子后人孙启的高徒。
平原君之前就听说有三位兵家弟子在廉颇帐下效劳,他因身兼相国之职无暇分身,一直到今日才意外得见。平原君一向尊贤爱士,加之对方又是赵括的师兄,欣喜之余便欲将原本找廉将军商谈的大事,向三位兵家弟子道出。谁知他刚开口说了一句,便被虞卿硬生生出言制止了。
木鄣奇怪地将座前的两位赵国重臣打量了一番,不明白平原君为何又不说话了,且面上的表情还颇为尴尬。而他旁边的虞卿则是板着一张脸,不苟言笑,一副难以亲近的样子。
另一边,李儋埋头注视着刚才看的那幅地图,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对两位赵国重臣的出现没有表现出丝毫兴趣。张缪虽然未发一言,实际上则是密切关注着事态发展。他的心思比大师兄细腻,见虞卿制止了平原君的谈话,立刻反应过来——恐怕两位大臣要找廉颇将军商议的是非同小可的要事,而虞卿不认为这可以和主帅以外的人述说。
为了不使两位大臣为难,张缪拉起木师兄和李师弟,抬手向两位大臣告辞。平原君没说话,转头看向虞卿。而虞卿的态度很干脆,直接点了点头,说了声“慢走。”木鄣和李儋此时也反应过来,配合张缪往外走。不想刚走出大堂,便遇见廉颇归来,对方问了几句情况,笑着将三人又引入堂中。
“平原君,虞卿!有何要事尽管说来!”廉颇也不客套,径直说道。
“平原君找将军商讨一件要事……”虞卿替平原君做了回应,严厉的目光扫视着廉颇身后的三人。
“此三人助本帅训练辐辏之阵,乃本帅信赖之人,二位勿疑。若问军事,三人亦有不凡见解。”
虞卿见廉颇信誓旦旦,便也默许了三位兵家弟子在场。平原君这才将奉王命欲出使楚国一事道出。
稍加思索,廉颇俯身细看铺在堂中的邯郸城地图。
“敌军声势浩大,将全城团团包围。然兵力分散,免不了有薄弱之处。”说着,廉颇伸手指了指邯郸大城的西南门,那里与宫城紧紧相接,只留出一个狭小的窄道。因宫城的地理优势和高墙起到了掩护的作用,秦军很难围住那里。
“廉将军的意思是,从此处打开缺口,送本君出城?”
“既然本帅知道此处乃秦军薄弱之处,王龁自然也知道。依本帅对他的了解,他定有防范之策。若我军攻打此处,王龁必从西门调遣大军前来,平原君反而会陷入险境。”
“哈哈,这岂不是更好?”木鄣咧嘴笑了起来,随后才意识到所有人都从地图上抬起头来盯着他,他赶紧解释道:“昔日魏惠王派大将庞涓攻打赵都邯郸,赵王向齐国求救,我兵家前辈孙膑随齐国大将田忌救赵。他建议齐国避开赵国城下的魏国大军,袭击空虚的魏都大梁。庞涓听闻大梁被围,赶紧撤军回援,不料在归途中中了齐国埋伏,大败。此乃兵家赫赫有名的围魏救赵之计,其妙处就在反其道而行之。”
见大家都认真听他说着,木鄣愈加兴奋,不由地抬高了音量。
“依鄙人之见,我们干脆就集中兵力攻打城外的这处薄弱之地,王龁必引大军来救。那么我们便成功吸引了秦国大军,原本的‘虚’变为‘实’,原本的‘实’变为‘虚’。”
“呵,原来如此。兵家大弟子的意思是让平原君从秦军最多的西门出城。虽说以西南门为饵,吸引秦军主力,但秦军毕竟有数十万之众。平原君可是赵之相国,此计仍旧过于冒险。”虞卿尖锐地指出此计的不妥之处。
“这……”木鄣愣了一下,正要想对策,却听李儋在一旁赞同虞卿的看法——这显然又是在和他作对。
“要不这样如何?仍旧以西南门为诱饵,将王龁吸引过来。由我兵家三人以辐辏之阵护送平原君从西门出城。为防止秦军以车马冲击阵型,还要再麻烦廉将军联络墨家,令墨家在城墙之上以连弩之车作为远程掩护。”张缪眼看木鄣又要和李师弟吵起来,赶紧拿出一个方案。
“如此大张旗鼓,王龁很快就会发现赵军的真实意图是在西门,若兵家还未将平原君安全送出,而王龁已调兵回转,该如何对策?佥不懂军事,唯有一件事很清楚,平原君不能有任何闪失!”虞卿面无表情,双目直视廉颇,似乎是要廉颇给个说法。
与平原君脸上的凝重相比,廉颇的神情很是轻松。他的拇指不自觉地摸了摸唇上的胡须,眼角挂着一丝笑意。他侧头避开虞卿的目光,却对张缪说道:“既然要请墨家出面,何不更彻底一点?”
张缪心中一动,知道廉颇是在暗示什么,但一时之间却想不明白。倒是李儋听了那话,眼睛一亮。
“墨家祖师向弟子传授守道,曾谈到备穴之术。擅长备穴,必擅长掘穴。”他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在地图某处轻点,“城外这一带遍布墨家陷阱,秦军不敢靠近。若请墨家弟子挖一条暗道,直通城外这里,平原君一行夜里从暗道出,秦军不觉。”
木鄣闻言瞪大了眼睛,神色复杂地觑了李儋一眼,然很快就坦然说道:“李师弟此计不动干戈,且出入可谓神不知鬼不觉,鄣不得不佩服。”
“好!”廉颇大喝一声,“本帅没有看错。你们师兄弟三人皆为良才!”说完,又笑着看向平原君和虞卿,“本帅今日便邀墨家头领田羡前来商议此事,平原君和虞卿大可放心。不过暗道出城,最紧要处在于保密。平原君挑选随行侍从,务必要将人数减至最少。”
“本君明白。五十人可否?”
“多。”
“三十人可否?”
“多。”
平原君犹豫了一下,慢慢说道:“二十人可否?”
“可也!”
老将军廉颇自担任邯郸守将以来,以守舍为家,衣不卸甲,宵衣旰食,然未见其愁眉不展,脸色憔悴。如今大军压城,情势日渐艰难,而他坐于堂中,巍巍如山,是赵国之砥柱,人心之定石。两个字迸出口的刹那,有一种独特的意气风发。
纵使心有不安,在老将军面前亦消弭于无形吧。
平原君双眉舒展开来,跟着微笑了起来。他想,自己的心中竟也能生出不输于猛将的勇气,真是让人诧异。
接下来又是一番具体筹划,各有安排。
平原君退出守舍之后,回府邸召来家宰,命他在三千食客中挑选最优秀的二十名人才,次日入夜前呈送名单,介时平原君要亲自接见。另一边,廉颇邀来田羡,挑明事由,田羡二话不说,欣然接受。
一切按照计划顺利进行着。谁也没想到,就在翌日,事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突变。
===========
秦军在一夜之间,退避三舍(作者注4)。城外的空旷之地,徒留下营垒灶坑的痕迹,笼罩在诡异的宁静之中。
眼下秦军攻势正盛,而赵军也未采取任何特殊的军事行动。王龁莫名其妙地让围城大军后撤九十里,连他的老对手廉颇也看不透其中的因由。
难道是王龁已经知道了平原君会秘密出城求援,故意设下陷阱?
廉颇自忖设计除掉郭参和平原君府的奸细之后,秦国已经失去了赵国内部可靠的情报来源。至于知晓此事的兵家和墨家,他既然敢用他们,便绝不会怀疑对方。
思来想去,唯有派出斥候出城侦查。
廉颇挑出四队精兵,分别从四个方向出城。他必须要搞清楚王龁真正的意图。墨家的工事今晨已悄然展开,而平原君那边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出使事宜。无论如何,眼下正是关键时刻,容不得任何差错。
斥候派出去不到两个时辰,便有一队带回了重要情报——他们在西门护城河边,抓到了一个可疑人士。据禀报的士兵说,那人二十岁左右,身着平民服饰,书生模样,被发现时正独自驾着一辆马车在城门附近徘徊。
听闻消息,廉颇猛地从座上起身,急切问道:“那人什么身份?”
“回大帅,书生自称是稷下学宫祭酒荀卿的大弟子。”
脸上的震惊慢慢化为莫测的笑意,廉颇搓了搓双手,仰着下巴对下面的士兵说道:“快请他进来!”
士兵愣了一下,他没料到主帅对可疑分子用的竟是一个“请”字。待回过神来,他赶紧点头出去,向领队的将官如实转达了主帅命令。将官有所领悟,解开书生的绑缚,亲自送他进入守舍大堂。
廉颇一见送进来的人,立刻笑着迎了上去。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儒家弟子李斯。
注1:古代的大型攻城器械,木制,外部包着牛皮,可乘士兵十数人。往来战场运送土石,填平沟壑城壕。
注2:用来冲击敌军的器械。
注3:虞卿原名不详,因被赵王封为上卿,称之为虞卿。本文中虚构虞卿的名字为“佥”。
注4:古代三十里为一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