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以为事情会在圣人回到长安后,闹到天翻地覆的地步。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圣人回来的当夜顺道去妘府接了人,然后直接回宫,仿佛九成宫里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不过已经发生的事情终归是发生了,不是众人视而不见就可以假装没发生过一般。
仅在圣人返回长安的第三日,苌离就升任正四品的枢密院承旨。至于此次升迁的原因,虽然诏令上未提及一个字,可众人心知肚明,所以谁也没有对苌离的再度越级升迁提出异议。这也在次印证了众人的猜测,自苌离入朝以来,圣人对她的连番擢拔不只是因为个人喜好。
苌离在九成宫狠狠捅了博陵崔氏一刀的消息,在短短几日之内就传遍了长安城。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苌离与崔铉之间的猫腻,至于那所谓的传国玉玺,并没有几个人在意此物的真假,只要众人愿意承认那是真的,那便是真的。
众人看到的是大长公主的人从博陵崔氏手里拿到玉玺,加之当时崔氏正欲把此物送出长安,就连方向都不是前往九成宫的方向,只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博陵崔氏居心叵测了。此案由琅琊王氏主审倒是其次,以京兆韦氏和范阳卢氏为首的其他世家大族,纷纷借此机会落井下石,博陵崔氏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又拉了不少人下水。
这其中想把苌离拉下水的人不在少数,但以沈桢为首的,通过科举上来的寒门官员们却极力为她辩驳。且不说妘承旨那时年纪尚小,这些事情根本轮不到她做主。妘氏以前还是别国臣子,就算妘氏有不臣之心,那也是对沮渠氏有不臣之心。妘承旨自她入仕以来对圣人忠心耿耿是有目共睹。至于说妘承旨不顾亲伦,当初博陵崔氏弃人家于不顾之时怎么不记得此事呢?不只是博陵崔氏,整个五姓七望都在袖手旁观,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只要妘氏不在,你们便是世家之首。如今妘承旨大义灭亲是不错,可所谓天地君亲师,这里面可没外家什么事。人家秉承兄长遗愿,向圣人献上玉玺,誓死不受西夏敕封是忠于圣人,能如此忠孝两全之人是亘古未有。
如此辩驳,使得有关苌离的绯议几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不过苌离本人对这一切是不闻不问。这次回宫之后,她俨然安心做起了后宫。虽无外人知晓她是否真的不再过问朝政,但除了仍与圣人素日所居同住以外,再无外臣可以见她。
世家大族的此番明争暗斗之后,各家的势力得以重新平衡。且另外五位参知政事并未牵涉其中,所以朝政仍然平稳有序。
崔铉终是在此次风波之中病倒,在大长公主亲自登门探病之后,崔铉的请罪折子就呈了上来。
就在同一日,一封为博陵崔氏公开求情的奏折经由秘书省送至李稷面前。此时,朝臣们都已知晓这封奏折出自苌离之手。至于内容嘛,无非就是请陛下顾念崔铉年事已高,请对博陵崔氏从轻发落云云。
这份奏折还被李稷拿到了朝会之上,与朝臣们商议一番。鉴于苌离如今居于宫中,所以众人心知肚明这是圣人授意之下的奏折。于是朝臣们见风使舵地对苌离一番称赞,什么先公后私,忠臣典范等等,最后着落在陛下仁德之上。至于对博陵崔氏的处置,除了例行的削爵罚俸以外,自崔元礼一辈起,博陵崔氏不得再出任朝中从三品以上官员。而被博陵崔氏说是同样知情不报的琅琊王氏,也是一样的处置。
此事被重重拿起,却轻轻放下,朝野内外无人不赞誉圣人仁厚。苌离那道求情奏折也多少为她挽回了些许名声。
不过有心人还是发现了其中端倪,朝中见过苌离手书之人并不在少数,而这封奏折的笔迹虽然有几分相似,可与她本人的字迹还是相去甚远。
事实就如这些人猜测的一样,奏折的确不是出自苌离之手,而是旁人代笔,更准确来说,来代笔都算不上。因为当时的情况是,由于桑梓的笔墨功夫逊色苌离太多,所以李稷口述奏折的同时并没有耽误他与苌离下棋,面对佳人时不时投来的不满,李稷选择熟视无睹。
这一次的朝堂风波,真正置身事外之人并不多,其中却有齐王。按照惯例,武将本就是本就极少参与朝议,即使是有资格位列朝会之人,大多数时候也只是听着而已,无需他们发表意见。齐王本就是武将出身,即便他如今出任兵部尚书,此次的事情在明面上也与兵部没什么关系。
事实上不仅是兵部上下,满朝武将皆无心参与此次朝堂争斗。因为议和不成之后,近期与西夏之间必有一战是朝野共识,又有吐蕃在旁牵制,整个西境守军进入备战状态。与此同时,为免出现两线作战的情况,整个河西大营也在加紧武备。
由于苌离的身份已经公开多时,所以叶秀早已收到数封家书。至于内容,清一色的都是父兄对他的严厉斥责,责怪他这些年来没有把妘家幼女还活着的消息,向家中透露半分。
此时根本无需李稷出面,身为家主的叶向高就不顾年迈身躯,立即动身赶往长安。
因此,在叶含英等人拿到昙燚花后的第二日,叶向高就到了。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叶向高就直接告退出了延英殿。
直至三人出宫,叶向高仍是一言不发。
最后是叶含英出来劝慰,因为知晓祖父对六叔多年来潜心研究毒物颇为不满,便忍不住劝道:“祖父,若不是六叔,郡主根本就没有机会熬到现在。”
“你住口。”叶向高横了孙女一眼后,对叶秀道:“是药三分毒,更何况本就是毒物的东西,可一切只看你如何去用。就像兵刃,既可以是杀人利器,也可以成为防身之物,只看持兵刃之人的心意。”
这番话叶秀是发自内心认同的。“阿耶说得是。”
“你幼时捣鼓些毒物我可从未说过你什么,但你后来为何开始潜心研究毒物,可不是为了治病救人的。”叶向高注意到儿子瞬间苍白的面色。“无论当初原因为何,总算没有辜负,最后也算是歪打正着用在了正途上。”
叶含英不明就里,瞟了一眼叶秀。而叶秀除了沉默还是沉默。
叶向高看着两人道:“虽然郡主如今状况不容乐观,可我也知你二人已经竭尽全力了。既是治病救人,其他事情暂且放下吧。”
“是。”叶家叔侄齐声道。
“六郎,都过去这些年了,有些事情该放下了。”叶向高还是语重心长的劝道。
可惜,叶秀的态度还是一如当初。“阿耶与其劝儿子放下,还不如多劝劝您的长孙续弦。”
“这两件事如何能相提并论?!”多年过去叶向高仍是态度坚决。
“都是情真意切,至死不渝。如何不能相提并论了?”叶秀理直气壮。
叶向高一时语塞,多年不见的父子俩还是不欢而散。
叔父与祖父起了争执,叶含英自是没有插嘴的余地。她心中却是纳罕不已,多年来她以为六叔拒不娶妻,是因为心无良人,今日看来并非如此。可她就不明白了,以叶家的地位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六叔不是嫡子长孙,不是非要迎娶高门大户的女子。就算六叔的心仪之人是个贱籍也总能作个侍妾,可多年来六叔身边从来就没有一个妾室,且听六叔话里话外的意思此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可到底过去这么些年了,祖父居然还是这般态度,这让叶含英不得不怀疑,六叔的心仪之人不会是个有夫之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