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十三章【出兵救援】

第十三章【出兵救援】(1 / 1)

吴俊振听到后,就顺着他的手势看过去,发现原来是一条河流,前队的明军也看到了这条蜿蜒崎岖的河水。明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急忙让明秦州卫总兵:左勷,打开地图察看了一下地形。而明临洮卫总兵:牛成虎,则提出道“启禀总督大人,我军现在可乘船,沿着汾水河南下汉中府,最快半晌就能到达。”

随后明陕西三边总督就下令全军士兵开始伐木,并规定每营士兵伐的木头,必须至少能做5艘船。命令下达之后,士兵们纷纷拔出佩刀,走进丛林当中挥砍大树,有些士兵则负责用绳索套住树木,往空地处使劲拉,确保树木落在无人地方。此刻吴俊振也在挥刀砍着大树,他看上去十分费劲!而马维想了一下决定用长刀来伐木,毕竟军中没有锯子只能用长刀,来回抽拉使其慢慢割断大树。到了酉时,基本上各营士兵都做好了船只,也都各自把小船抬到河边开始登船。主将船上的明陕西三边总督见到大家都累了,而且也快到用膳时间,便传令各营士兵在船只上食用干粮。待大家都吃饱喝足过后,又分出些人手,轮流值班查看船只行驶到何处了?其中吴俊振与马维就被分在了值班人手当中,他俩是第一批值班士兵。因此吴俊振在检查了一下船只行驶的方向无误,之后就走出了船舱,坐在船头看着天上的星空发呆。哪知马维也走了过来,他坐在旁边看着星空,问道“这次咱们出征流寇,吴兄你觉得可有胜算?”

吴俊振连忙扭头看着他,说道“流寇,对了今天总督大人说的流寇是怎么回事?这大明为何还有流寇?”

听到吴俊振不懂(流寇)是啥意思?马维只好装作是从老兵哪里听到的故事,他解释道“哦,就是一群反朝廷的乱民,相当于大宋自号圣公、年号永乐的:方腊,造反事件,说来也怪当今陛下处理事情不够妥当!”

这话让吴俊振听后觉得不可思议?便继续询问道“马兄,这又是怎么回事啊?能说说吗?”

于是马维就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从16世纪开始全球出现的低温气候,让大明帝国这个东方亚洲地区,长期处于小冰河时代,从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大明的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使得农业收成锐降。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都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天灾。此后中原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四起。而陕西承宣布政使司长期以来,更是全国社会矛盾的焦点,不仅大明藩王对百姓横征暴敛,就连官员乡绅们也是如此!这让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的百姓生活,比其地区更为艰苦,阶级矛盾尖锐,这一地区恰巧又是蒙、汉、回民,杂居之地是激烈的争端所,北方与大明统治者矛盾很深。因此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就成为了,最早酝酿和爆发农民战争的地区。话说在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汉中府北部,就时常发生灾荒!天气久旱不下雨,导致草木枯焦赤地千里,使得百姓们颗粒无收饥民外逃,饿殍遍野饥民迫急,人人迁怒欲反,官豪以求生路。到了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7月10日,饥荒更加严重,又遇上了疫情(鼠疫)流行,让百姓们死毙愈多,几乎让人无粮食可吃,只能吃草木以及幼子来充饥!百姓们瘦的只剩下皮包骨,生活更是苦不堪言,纷纷求死还痛快些。但尽管如此,坐镇此处的明南直隶都察院陕西道监察御史兼陕西总镇巡抚:乔应甲,见状,不但不减免租赋赈济灾民,反而还增派朝廷所谓的〈新饷〉、〈均输〉等赋役,严令官吏督责索要(实际上是战事需要)。因此才导致了百姓们不得不造反的事情。首先由西安府同州白水县居民:王二,聚众召集百姓造反,攻破西安府华州蒲城县管辖下的孝童乡,和韩城县的芝川乡。8月11日,明熹宗天启悊皇帝:朱由校,在明奉圣夫人:客印月、明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等人的陪同下,来到皇城西苑太液池内游船戏耍。在太液池桥北浅水处登船设宴饮酒,又与明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明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以及两名亲信明司设监左少监:李永贞,与明御马监太监:涂文辅,一起乘船前去深水处,戏玩小舟观赏优美风景。待船只行驶到深处时,明熹宗一时兴起,就穿上了蓝色的(曳撒服)来到船头准备吟诗一首。却不料突然间刮来一阵狂风,直接吹动了船只,使得船头站立不稳的明熹宗,不小心跌入水中,差点被淹死!好在及时被南北镇抚司锦衣卫队救起。但经过这次惊吓之后,却落下了病根,加之多方医治无效,使得身体每况愈下!之后明太子太保兼兵部尚书:霍维华,进献了一种仙药?名曰「灵露饮」宣称服用后能立竿见影,健康长寿?这让明熹宗听后很是高兴,他决定试着饮用一颗,刚下喉发现果然清甜可口,便打算日日服用。可在饮用几个月后,竟得了臌胀病!浑身逐渐水肿让他卧病在床,动弹不得。此举恐有官员联合故意为之的动向?自知时日不多了,所以明熹宗急忙宣诏内阁大臣们来乾清宫,还下旨让他们辅佐皇五弟明信亲王:朱由检,登基继承大统,匡复江山社稷。就这样17岁的信亲王殿下登基为帝,是为〈明毅宗〉。在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又因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境内,发生了严重的干旱以及蝗虫等灾荒,让百姓们颗粒无收。饿死居民无数!使得延安府葭州谷县居民:王嘉胤、宜川县居民:王之爵,这两人也相继扯旗造反。而延安府安塞县居民:高迎祥、与汉中府石泉县居民:王大梁,则联合响应一同反明!以及延安府绥德州居民:王自用、延川县居民:张应金、绥德州居民:张存孟、洛川县居民:大红狼、清涧县居民:飞山虎、洛川县居民:王子顺、宜川县居民:苗美、绥德州居民:马守应、清涧县居民:拓养坤,也都一起跟着造反,使得农民军规模声势日渐壮大。其中高迎祥自称(闯王)、王大梁自称(大梁王)由此揭开明末农民大造反的开头。恰巧当时陕西承宣布政使司重镇平凉府固原卫总镇,因边军缺饷欠缺不发,在加上有农民造反。而明军非但不去镇压,反而还参与着一起去抢夺固原卫总镇的库房钱财粮食!几乎天天都有大量的饥民抢掠事件,有的甚至公然抢劫官府的粮仓,基层官吏们只能来到西安府向明陕西总镇巡抚兼都察院陕西道监察御史:胡廷宴,汇报灾民的情况。起初明陕西总镇巡抚还询问两句,做些指示安抚灾民,并对其抢掠官府的凶悍之徒严惩不贷。可后来报告之事越来越多,天天都有官吏挤满大堂,搅得明陕西总镇巡抚不得休息!这让明陕西总镇巡抚很是生气,直接就将汇报之人施以乱棍。还斥责道“天旱无雨、饥民无食,起而闹事偶有劫掠,乃是历朝历代皆有之常事,何来大盗剧贼?本部院岂能不知晓,尔等何须扩大其事?待得明年春雨一落,五谷丰登,饥民各安其业,到时贼患自无。”

此事一传出,百姓们纷纷给明陕西总镇巡抚起了个外号,叫「司城闲主人」但事情也随之越闹越大。朝廷派遣去调查的明延绥总镇巡抚:岳和声,也因手下明军在剿贼之时,顺带造成了扰民行为,闹得原本不是乱民者,也加入到了造反队伍中。也使得明陕西总镇巡抚与明延绥总镇巡抚,开始互相指责对方的过错,并没有及时上报给朝廷,导致更多的百姓以及官吏忍无可忍,最终迫不得已,纷纷加入到了造反行列当中!更是错过了最佳剿贼时机,没办法明陕西总镇巡抚,只能不识时务地上了一份边军缺饷的奏章。从他的奏章里,我们可以想象军饷短缺的问题有多么的严重,奏章里形象生动的描写称“这些当兵的,起初还只是(典衣卖剑)现在则是卖儿卖女,之前只是沿街乞讨银两,现在则是离队潜逃!之前有些士兵只是暗中发发牢骚,现在则是公然闹事,聚众来府衙讨要饷银,还问朝廷何时发饷?”

作为大明京师九边重镇之一的固原卫总镇,以及靖虏卫,这两个边界地区竟然缺饷白银三年。而临洮卫与巩昌卫两地缺饷白银,高达五六年,总计欠陕西都指挥使司官兵们白银二十五万两。然而朝廷刚刚接到明陕西总镇巡抚的奏章,没过三天北直隶京畿顺天府蓟州镇(也是京师九边重镇之一)的明蓟州镇监军太监:刘应坤,就上报说“蓟州镇士兵已经五个月没有发饷了!长此以往恐生兵变,还请朝廷速速发饷。”

此刻辽东都指挥使司宁远卫军营中,也因四个月没有发军饷,而导致士兵们发生兵变,其余的十三个营负责响应。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兼辽东总镇巡抚:毕自肃、明山海卫总兵:朱梅、明永平府通判:张世荣、明永平府推官:苏涵淳,在城楼上观望叛军们不断地叫嚣着。而卫指挥所内的明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袁崇焕,与明宁远卫兵备道副使:郭广,开始密谋诱捕首恶明宁远卫左参将:张正朝、明宁远卫游击将军:张思顺,两人平定叛乱。他们故意打开了卫指挥所库房放银,在趁机抓住首恶严惩,斩首15人平定了〈宁远卫兵变〉。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父皇,请退位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乱世武夫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 超品姑爷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