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书半信半疑,四顾远处皆无人影,唯河中驶来一只游船泊在码头边上。玉逸尘先她几步跳到船上,才招呼她上船来。贞书撩着裙子,便露出上回他送的那双绣鞋来,也几步跳上甲板。船沿运河而行,并不快行。
自此往上两里多水路上,密密麻麻的船只挤在岸口,一个满脸浓须的船夫挤到前边,问那持械戒严的官兵道:“官家,今日我这船里皆是半夜捕来的白条,再不入京,只怕不过半个时辰就要死的。您可知前面出了什么事情?”
官兵挥了挥手中兵器不耐烦道:“是大内封的运河,咱们怎么知道,快莫要再废话,滚回去。”
那船家忍了怒气压低了声音哀求道:“官家,后日就是端午,小民一点指望,全在这船鱼上,还请官家行个方便,替我们打问一声则个!”
那官兵横了长矛道:“滚!快滚回去。”
他提矛指了前在不远处一条横着的船头上几个啼哭的妇女道:“那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要冲关的,已经叫抓到应天府去了,你也想吃官饭?”
船家摘了头上帽子抚了把乱糟糟的头发,长叹一声复往后面去了。
四野寂寂,远山近草,皆是一片无声柔色。贞书自怀中掏出书来,就听玉逸尘道:“今日这样的好天气,我不想听一个和尚在风雪寒天中的疾走。可还有别的可读?”
贞书摇头:“小女最近都只读这一本书。”
玉逸尘起身,自船舱中捧出一把琴来架在甲板上放好,慢慢调着弦声问道:“小掌柜可想听琴?”
贞书摇头:“小女粗鄙,听不懂雅音。”
玉逸尘伸手按了琴音,轻唤了一声,孙原便自舱中端出一只短脚小几来搁在他俩中间,几上有茶,有温过的黄酒。玉逸尘自斟了杯酒,又替贞书斟了杯茶递在她手里,才道:“那咱们就静观这风景,可好?”
贞书捧了茶杯,拨顺了叫风抚乱的发丝,见两旁绿意缓缓而过,天地间的寂寞冷清,和着玉逸尘脸上的清寂越发寥落。她自幼惯于天地间的寂寞,在京中这大半年里,每日为生计所迫操心劳力,竟没有一刻如此时一般放松过,遂半眯上眼睛,拿半点游丝的意识感受运河中无声而缓慢的浊水东流。
不知过了多久,贞书猛然惊醒,擦了擦嘴角拉成长丝的口水,侧眸瞧玉逸尘,便见他端着一只酒杯,正含着笑意望着她。他递过一方白帕,她沾净唇角,复又还给他。玉逸尘问道:“小掌柜总爱坐着睡觉?”
贞书摇头:“并不是,只是这几日包粽子做草头太辛苦了些。”
玉逸尘笑意更深:“总有借口。”
贞书横了眉道:“你又未作过这些,怎知不辛苦?”
他唇角扬的更高,叫风拂起的发丝远远拂在脑后。许是喝了些温黄酒的缘故,他颊上浮着些淡淡的红意,衬着那高耸的眉角便有些娇媚之气。只是这样的意气风发的神色中,他眉间仍是一股挥不去的簇意。
他望着远方,忽而又开口问道:“所以那食盒里是你要送给我的粽子?”
贞书嘟嘴望着远方,怏声道:“皇宫里的粽子怕要比我做的更好吃。”
玉逸尘道:“并不。我最爱吃的是我娘做的白粽,顶尖上一颗红枣,香甜粘糯,只是总烫的叫人等不及。”
而且,只有端午节才能吃得到,他总共,也只吃得几回。
贞书见天色已午,怏声道:“可惜没有带来,不然至少可以顶得午饭。”
她话音才落,孙原便端了一只拖盘出来,盘中两只绿釉刻花碗,一碗里盛着两只白白糯糯胖乎乎的粽子,粽尖上点着一只红枣,碧碗衬着莹玉般的白粽,上面红枣浓艳分外好看。
玉逸尘拾了象牙长楮道:“我昨夜兴起,忆着我娘的作法自己包了一些,无论好吃与否,皆是我的心意。”
贞书端起来咬了一口,果真温香甜糯,十分可口。只是她不信他会三更半夜做这东西,摇头暗诽着全吃完了。
玉逸尘不过略动几口,见她吃完了,将自己碗里一只拨了过来道:“我已够了,这只你吃。”
贞书也不客气,挟过来几口吞下肚问道:“莫非这就是午饭?”
玉逸尘点点头,有些诧异的问道:“莫非小掌柜还没吃饱?”
这样胖大的粽子,一只都能饱的,何况三只?贞书辩道:“只是未免太单调了些。”
玉逸尘这才吃完碗中那只粽子,搁了碗道:“头一回请小掌柜吃饭,这样子确实显得玉某小气了些。下回找个好地方,玉某也寻些好东西叫小掌柜吃,如何?”
他的意思是出门不至这一次?
贞书不敢轻易承诺,假装没有听到笑了笑。
船依然往下行着,贞书渐渐有些不耐烦起来。她虽也在渭河上划船,但从未这样长时间呆在船上过。况且她跟父亲宋岸嵘报备,说自己至多哺时就要回的。如今天已过午,这船顺流而下也不知行到了那里。逆流而上要更慢些,若赶天黑回不了家,只怕宋岸嵘又要心急。
玉逸尘此时又摆弄起琴来,一声声弦动皆是古意悠然。只是贞书不惯听这些东西,况且见船仍不返行,心中越发焦急。忍不住问道:“玉公公,咱们何时返程?”
玉逸尘伸手止了琴声道:“记得小掌柜上元节看灯时曾说过,最喜渭河畔卧岸看沙鸥。运河岸虽无沙鸥,但波光水声是有的。”
贞书听他说起上元节,忆起自己当日所说的满月夜,才醒悟过来他这是要带自己在运河上一直到天黑,遂指了天空道:“如今不过初三,那里来的圆月?”
玉逸尘望了眼天空,就见贞书坐的十分不自在。
她一上船就喝了一肚子茶水,方才几只粽子下肚,此时只怕有些憋不住了。
玉逸尘唤了孙原出来耳语几句,孙原点头进了船舱,不一会儿又出来到贞书面前道:“宋姑娘,请您到舱中方便。”
贞书在内方便完,自端盆倒了溺,将那盆洗净了又洗净了手,才复又到甲板上。孙原见她出来,自己又钻进舱中去了。
贞书赌气问道:“如今咱们走了有多少路程?”
玉逸尘道:“千里江陵一日还,咱们顺水而下,至少也走了五百里。”
贞书此时气的连话都不肯再说,正襟坐在船头空望着远方。玉逸尘仍拨弄着那琴弦,间或一声,古意悠长。
“你若要带我在外呆的久些,也该早些知会。”贞书忽而言道:“我在徽县是丢过的,父亲那时受过刺激,如今急了还会手抖,若我今日晚归,也不知他要急成什么样子。”
玉逸尘这才又止了琴声,唤了孙原出来耳语两句。孙原走到船尾,仰天长啸一声,不知何时运河两边便驶出些小舟来,渐渐滑着靠近游船,用铁勾锁住这游船。船夫止了摇浆,
不一会儿,两岸不知何时出现的纤夫,背起纤绳一路飞奔,这船便飞快的倒退起来。玉逸尘才又起了琴声道:“如今可能静心听我弹上一曲?”
四周景物飞一般的倒退,贞书轻轻点了点头。就见玉逸尘伸手拨弦,只是平淡音调,缓缓而出。渐渐随着日落,那琴声如荡入山幽之境,生着些苍凉,继而渐渐又有了些清中带奇的风骨在琴音中,合着这飞快倒退的景物,叫她胸中渐渐起了块垒。正当她胸中怅意难消,那琴声忽如剑凭空而起,如秋鸿扶摇晴空,又如山鹰旋顶俯下,将她一腔怅意全部搅散成彻骨的壮气。
琴声忽止,就在贞书以为曲已弹完时,不疾不徐的琴音又起,渐收散乱,最后几声虽似轻描淡写,却似蕴着深意无穷。
声落良久,贞书连呼吸都停了,许久才问道:“这是什么曲子?”
玉逸尘道:“《广陵止息》。”
他将琴竖起抱在怀中,起身进船舱去了。
不过一曲间,游船已到京外码头泊稳。玉逸尘与贞书下船上了马车,快马而驱,到得东市时,细牙牙的半弯月牙儿已挂上了枝头。贞书心知此时宋岸嵘只怕已急的混身都在发抖,见车停了也不告辞,自行跳下车就往东市跑去。
她跑了好远,心中有些不定,忽而回头,就见淡淡的夜色中,玉逸尘仍站在车前负手望着她。离的太远,她只能望见他身上单薄的黑衣,与头上紧冠的木钗。
玉逸尘在夜风中站了良久,一个穿着粗麻长衣的梅训自后面走了过来,上前低声问道:“公公,运河可否开禁了?”
虽一味压低了声音,他的声音仍似被刀划过一般刺耳。
玉逸尘仍是负手站着,看那街道的尽头。穿着襦裙快跑的姑娘身上的披帛,刚刚消失在拐弯处,她脸上的愠怒,眉间的急色,与听琴时因乐曲而变幻在容颜上的悲喜,一样样浮过他眼前。他转身上了马车,将那食盒提过来抱在怀中,半晌才道:“那就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