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列国的文字基本上都是统一的,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自为政,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文字从此变得简繁不一,甚至出现一字多形的现象。
西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被贵族垄断,只有贵族才拥有识文断字的权力,因此文字并没有得到大力发展。到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文字开始逐渐演变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字,不过大多仍沿袭西周时期的风格。到了战国时期,文字开始在各国得到普及,其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这时人们更加注重文字的实用性,文字变得越来越简便、实用。
战国时期,文字主要分为两大体系:六国文字和秦系文字。六国文字的形体与书写风格与西周时期的文字差异较大,而秦系文字仍旧保持着西周时期的风格。
六国文字结构简单,笔画简略,便于书写。不过,六国文字又各有各国的特色,并且国与国之间的文字书写差异较大。六国文字大多出现在青铜器、陶器、货币、竹简、印玺以及帛书上。
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春秋之前,金文都是铸造上去的,一般较长。到了战国时期,文字多是用刀雕刻上去的,一般较短。
秦系文字,十分规整,均匀。秦系文字大多出现在青铜器、石头刻、印玺、简牍以及陶器上。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便统一了文字,全国开始使用小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