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因为何雨柱先前说,要送两个梨子给自家的两个宝贝孙子吃。
所以,韩大妈对于何雨柱请她跟着自己一起去家里拿梨的提议,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的拒绝。
以至于何雨柱轻而易举的就得到了和韩大妈单独说话的机会。
实际上,韩大妈并不住在这个院里,而是住在隔壁的四合院。
她和韩大爷一共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的远,并不住在这边,儿子和儿媳倒是和老两口住在一处。
小两口在十多年前的时候就结了婚,这么多年下来,一共给韩大妈生了两个孙子,一个孙女。
她两个孙子的大名虽都不错,一个叫贵生,一个叫福生。
不过,这大名也就是在学校里叫上一叫。
韩大妈一家,还有院里的邻居们,倒是更愿意称呼这两个小子的小名,大牛、二牛。
说到自己的两个孙子,韩大妈的情绪肉眼可见的高涨了起来。
“大牛的年纪已经十好几了,开始慢慢懂了事,前天晚上放学回来,还要给他爷爷揉肩膀呢,可把老头子给高兴坏了。”
说起孙子的懂事,韩大妈的嘴角都差点儿咧到了耳后根。
何雨柱附和了她几句,更让韩大妈得意的不得了,又讲了许多大牛做过的事迹。
但等讲完了大牛,再说到小孙子二牛的时候,韩大妈却忍不住叹了口气出来。
“只是二牛却是太过调皮了一些。”
“这一天天的,总是给我闯祸,实在是有够让人烦心的。”
何雨柱特意创造出和韩大妈单独说话的机会,为的就是要和她聊一聊二牛的话题。
此时见韩大妈主动说起,立时就笑着跟上了她的话茬,摇头道,“男孩子调皮一些又有什么不好?”
“我当年啊,可要比二牛还更加能惹事呢!”
韩大妈哈哈一笑,指着何雨柱说,他当年确实是这院里的孩子王,调皮起来,就是大人们也感到吃不消。
两人聊了些过往的趣事,何雨柱眼见火候到了,便又继续说道,“不过,调皮捣蛋是一回事,但如果像贾梗那样做出些违法乱纪的事情,那可就要让咱们这些做长辈的操碎了心了。”
韩大妈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谁说不是?”
说到这里,何雨柱好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样,猛地转过头来,冲韩大妈问道,“对了,前两天的时候,我好像看到二牛被贾梗给打了?”
不等韩大妈应声,何雨柱紧接着便已皱起眉头,做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说道,“这个贾梗,进了趟派出所还是依然贼性不改,随随便便的就动手打人。”
“我当时瞧见,好像还动了棍子呢!”
何雨柱说了一大通训斥棒梗的言语,然后,无视了韩大妈脸上的尴尬神色,沉声问道,“韩大妈,您事后怎么没去秦淮茹家讨个公道呢?”
何雨柱的这一声问,让韩大妈不由得有些语塞起来。
“这……”
只在何雨柱开口以后,她就已经想起了何雨柱所说的到底是哪一件事情。
就在前几天,她家的二牛确实和棒梗打了一架。
不过,却只是棒梗在单纯的挨打罢了。
二牛比棒梗大了一岁,体格又比他壮些。
就算只是一对一的单挑,棒梗也不可能打得过二牛。
更何况,在二牛的身边,还有好几个小伙伴在呢。
二牛是打人的主儿,也没吃什么亏。
秦淮茹和她那恶婆婆没有一起来找自家的麻烦,韩大妈就已经烧了高香,她又怎么可能会去秦淮茹家讨什么公道?
对上何雨柱真诚的眼光,韩大妈只觉着自己的脸有些发热起来。
她强撑着干笑一声,对何雨柱答道,“我这不是……考虑到大家毕竟是邻居,既然二牛也没出什么事,也就放他们家一马了。”
韩大妈说出的答案,让何雨柱的脸色一变。
他将眉头拧起,冲着韩大妈劝道,“这怎么能行?”
“总该让秦淮茹多赔点儿医药费的。”
何雨柱说道,“贾梗这种做惯了贼的,你不把他收拾狠了,他哪里会记得教训?”
在说话时,何雨柱着重点出了“医药费”三个字,而韩大妈的脸色,也果然在听到何雨柱说出的这些言论以后,稍稍有了几分的变化。
何雨柱心中冷笑。
他早就清楚,这位韩大妈也不算什么好人,和贾张氏可说是半斤八两。
不仅贪财的毛病和贾张氏一模一样,重男轻女的脾气,也一点儿都不比贾张氏差。
要不然,她家里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偏偏唯一的孙女连个大名都没有,写在户口本上的,就是韩三丫这三个字。
事实上,她家大牛、二牛两个孙子,此前也没少在这周边闯祸。
但每一次,都能靠着韩大妈的胡搅蛮缠给对付过去。
揉个肩膀就算是懂事了?
夏天时兄弟俩一起抓了个流浪狗给活活打死,还给烤着吃了的事,虽然是在何雨柱穿越过来之前就已经发生了的。
但在何雨柱的记忆里面,这事可曾惹出过不小的风波呢!
心里暗暗念叨了一句,还当真是禽满四合院。
但在何雨柱的面上,却并不表露出来,仍还一副专心替韩大妈着想的样子,继续劝道,“您要是怕秦淮茹一家抵赖,完全可以喊大家伙儿来一起做主嘛。”
何雨柱循循善诱着说道,“我们院里有三位大爷主持公道,韩大爷在咱们厂也是公认的德高望重,他贾梗一个贼娃子说出的话,骗得过他们自家人,难道还骗得过大伙儿?”
何雨柱冷笑,“之前是偷车,现在是打人,等到过几年再长大一些,是不是要直接动刀子抢劫杀人了?”
听到何雨柱的这些言论,韩大妈再次重重的点了下头。
是啊,她却是忘了。
棒梗早就是十里八乡公认的贼娃,别说是周围住着的邻居们,就算更远一些,只要有孩子还在小学里念书,就肯定已听说过了棒梗偷车做贼的光辉事迹。
而同样两个孩子,一个是贼,一个是寻常人家的小孩。
当他们在对某一件事情的描述上有了偏差的时候,人们会更愿意相信哪个孩子说的话,岂非是件明摆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