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镜头对准了坐在后排的两个男孩儿身上。
年景淮上一世录制过不少综艺,面对镜头根本不在怕的。
但是现在穿成一个性格内向又没怎么见过什么大场面的练习生,还是要装出一副紧张拘谨的模样。
两个人一起对着镜头挥了挥手,章佳永性格比较外向,率先开口道:“大家好,我们是光耀娱乐的练习生,我叫章佳永。”
“我叫年景淮。”
“很高兴能来参加《不一样的农家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档节目。”
章佳永说完,年景淮紧跟着点头:“嗯嗯!”
弹幕:
“啊啊啊,这个叫年景淮的好呆萌啊,点头的时候奶乖奶乖的!好想捏捏脸!”
“这两个人性格看起来完全相反,老公老婆一眼就能分辨了!”
“够了,你们怎么什么都能磕!单纯看帅哥不好吗?”
“我单方面宣布,我又多了两个老公!”
“这两个好像参加过今年的《101》选秀,不过一开始就被淘汰了,好像业务能力不大行哎。”
……
看着直播间人数正在慢慢增长,虽然不多,但陈导还是觉得很开心。
“我先说一下咱们这一季农家乐的节目规则。”陈导开始走流程。
“咱们这一季经费不多,也没有赞助商,再加上这一季更改了播出方式,连续31天,从早六点至晚十一点以直播的形式播出,大多数经费都花在直播上了,所以生活条件会比较的艰苦。”
“当然,如果后期观看人数上来了,节目火了,没准就会有商家半路投资。”
说这话陈导是有些心虚的,不过这也是他所期盼的。
现在正好是暑假,如果能吸引到学生群体,那基本就有了收视保障。改成直播也是为了在播出期间有概率会吸引到投资商……
弹幕:
“哈哈哈,我觉得导演说的有点委婉,应该不是比较艰苦,而是非常艰苦!”
“真的经费不足吗?我不相信,没有经费,那为什么还要录这个节目?”
“为什么不是二十四小时直播?”
“废话,当然是省经费啦,晚上十一点之后,嘉宾们都要睡觉了,那还直播什么,直播他们磨牙打呼放屁吗?”
“嗯……怎么不行呢?”
常晓云一脸期待地问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那导演,我们的目的地是哪里?”
车里的人都下意识望了望窗外。
文武:“有山有水,看起来地理位置好像很偏啊。”
陈导笑了笑:“嗯,咱们的目的地就在京市最北边的百水县渔海村。”
郑书磊点头道:“哦,百水县我听说过,好像是县里所有的乡镇或者村庄基本都有大大小小的河流经过,并在百水镇交汇,所以起名百水镇。”
“没错,我们这次去的就是那边一个叫渔海村的地方,临山靠河,风景优美。不过……”
“不过什么?陈导别卖关子了!”文武是个急性子,受不了这种说话说一半的。
陈导连忙解释:“不过这次拍摄并提供居住的院子可能比较简陋,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
“明白,明白,村里的房子我拍戏时也住过,只要能住人就行!打扫打扫也很干净!”文武不以为意。
只是,等到了目的地看到实物,所有人都惊呆了。
那是一座破败不堪的土坯房,周围新安装了一些支撑架,不难看出来,是防止它倒塌。
门和窗户也是新安装的,院子也很干净,但有明显的除草痕迹。
虽然是白天,但屋子里面还是黑漆漆的一片。
“导演,这就是你说的简陋?”文武不可置信的看着导演,这房子感觉比他爷年纪都大!
“导演,你确定我们是农家乐,不是变形计?”一直文质彬彬的郑书磊人设也差点hold不住了。
“这里面会不会有鬼啊?”常晓云肉眼可见的害怕。
弹幕:
“哈哈哈,我怀疑节目组是在搞这些嘉宾!”
“我对这节目突然来了兴趣,就喜欢看艺人们尝人间疾苦!”
“我就是农村的,这种房子都是几十年没人住的了,危险系数很高……”
年景淮上辈子这辈子都没住过这样的房子,摸了摸鼻尖,暂时不想维持内向的人设了,开口道:“现在正好夏天,这种房子应该很凉快,就是,不知道安不安全。”
看着不远处那些精致的小别墅,“导演,要不要重新租一个?我们去讲讲价?”
众人也一脸期待的看着导演。
陈导轻咳一声:“那个,我之前探访过这里,虽然都住着独栋别墅,但都是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不是很方便我们拍摄,所以就找村长租下了这里,咳,免费。”
众人:……免费才是重点吧!
就当大家要进去参观的时候,一个中年男人骑着自行车从远处过来。
“老余你过来啦!”陈导看着来人,脸上笑呵呵的招呼着几位嘉宾。
“来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咱们渔海村的余村长,老余!咱们在这录制一个月,少不了余村长帮忙。”
“村长好村长好!”几位嘉宾都过来握手打招呼。
文武握着余村长的手,一脸苦兮兮道:“村长啊,真的没有别的房子租给我们了吗?”
不愧是喜剧演员,那模样逗得众人捂嘴偷笑,仿佛只要余村长点头,他就要立刻扑到村长怀里哭。
余村长挠了挠头,“这个,真的不是村民不愿把房租出来,别看每家每户住的房子都大的很,但我们村一家老小都住在一起生活,最多的一家住了二十几口人。”
“这么多人?”常晓云惊讶。
在她印象里,很多农村人都会选择离开农村去城里定居,这里的人竟然都选择在老家待着。
余村长笑了笑:“我们这里啊,是余味集团余董事长的老家,这附近三个村子以前都不富裕,人口也少,都是靠捕鱼种地为生。
还是余老板在这里建了个分厂,让村里人都去了厂里上班,生活条件这才好了起来,慢慢的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楼,很少有人愿意离开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