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人攻心,应会长翻看了他们的族谱后,发现他们是在明朝时期逃难到高迁的福建梅州应氏。同姓同宗,五百年前是一家。无意中在高迁认了门远亲,应会长心情极为激动,华侨长年漂泊在外,对根的观念极深。于是,邀请两位老人共同合影,并在他们陪同下再一次参观了古民居。 因为这几天专注于石窗的专刊的内容,对石窗的了解比较多,金华斌已成了专家,上前给应会长作了解释道:“仙居石窗源于新石器时代瓯越先民的加工石材,古民居里有很多的石窗,因为窗上雕花,俗称石花窗,石镂华窗,镂空雕花石窗。其工艺融汇了浅浮雕、深雕、丰圆雕、圆雕、透雕等多种艺术手法,并结合石材特质形成了镂挖、起地、刻线、钻眼、打磨技术。窗花题材多样化,儒、释、道三教文化题材兼融,同时,体现仙居民间百姓宗教信仰,生活理想、文化观念、审美趣味。”
应会长听后连连点头道:“不错,我们应氏在马来西亚宗祠的石窗就是出自于仙居与三门匠人之手,现在多有破损,能否给我一些窗样,我们的宗祠得翻新修耸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师傅,价格什么的一切好说话。”
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运气也太好了些,把这生意介绍在张桂芳父亲,他们石雕厂转型的事不就立马开了个好头?金华斌压住心头的兴奋说:“仙居有专门做石窗的艺人,手艺还不错,回城后我给你打听打听,改天回话。”
交流是一种技巧,太早地把张桂芳父亲介绍给他,有可能让他认为高迁之行是为了自个的利益,反而弄巧成拙,得吊一吊他的胃口。 “嗯嗯,我得订几个窗样,先跟你说明一下,也便于你与艺人联系。”
应会长说完,说出了自个的需求:“祖房里有空窗、漏窗、槛窗、花窗、满州窗都得修善了。”
金华斌不住口的答应道:“漏窗指的就是这透花窗吧,槛窗我们这里又叫三和合窗,分成上、中、下三层上层、二层做成可支起放下的窗,而下层一扇则做成直立式,拔掉木插销可将窗摘下。槛窗又叫半窗,即将窗安装于半墙之上,花窗由窗罩、窗栏板和两扇横开的小窗等三部分组成。大多雕刻精致,俗称“小姐窗”。满州窗的窗扇城九宫排列,每扇均为上下推立式,很能适应南方闷热的天气。不知我的回答是否正确?只是空窗的设计看似最简单,实际上最复杂,之妙在于内外看均可,而景观不同、窗外或竖奇石、或种笆蕉,或栽翠竹数竿,及其精巧雅致,就像一幅书画小品。得人到现场或有现场录像方可制作。”
参观完应氏古宅,已是中饭时分。应会长转头对金华斌道:“左近有什么比较有特色的饭店,我想请一下两位族叔。”
金华斌推荐道:“要不,我们去白塔老街吃仙居八大碗吧,据说这与八仙有关。”
“八仙?”
应会长一听来了兴趣,八仙过海的神话在东南亚一带也十分流行,问道:“这菜又与八仙有什么关系呢?”
于是,金华斌给他们讲了八仙的传说,道:“传说古时八仙过海大战龙王之后,在回去的路上,只见邻村皤滩鼓乐喧天、张灯结彩,遂降祥云去凑热闹,原来是村中吴员外嫁女,八仙当时兴起,一人做了一道好菜(即采荷莲子、湘子海参、钟离翻碗肉、国舅泡鲞、洞宾大鱼、铁拐敲肉、仙姑肉皮泡、国老豆腐)以示庆贺。不久,仙居百姓都把吃饭用的四方桌改称为八仙桌,婚宴上都用上八仙的八样拿手菜,并尊称为八大碗。”
东南亚华侨多迷信,听见金华斌这说法,更是开心,说:“在仙居沾点仙气回去,大吉大利,就听你的,去八大碗酒店。”
做菜的虽非名厨,可长年累月只做这八道菜,熟能生巧,做出的菜十分地道。正与新认的族叔把酒聊着时,却见门囗来了两位穿西装的中年人,金华斌认得他们是外事办的工作人员,忙上前给双方引见道:“两位领导好,介绍一下,这位是马来西亚吉卡里市中华文化协会应会长。”
转过头来说:“这两位是县外事办的程主任,李主任,专门负责外事接待的。”
相互寒喧了几句后,程主任回头对老板喊道:“老板,今天这桌酒菜记我外事办的账上。”
应台长忙起身谢道:“这是我的私事,怎么能叫政府破费。”
“爱国华侨回祖国看看,我代表政府欢迎一下,理所应当。”
李主任边说边端起酒杯。搞外事接待的嘴巴如油摸上去一般,不到十分钟,就与应会长打得火热。 把酒言欢几杯酒下肚,应会长向外事办的两位主仼提议道:“这次到仙居收获很大,认了族亲,我想捐一笔款子,给应氏的祠堂翻新一下,请问两位首长,可否找个主事的人?”
“这好办,把要求提出来,交给高迁的村支书即可。”
程主任大马金刀地答应下来,吩咐酒店的伙计把支书叫到这里。 有人投资修祠堂,这可是件天大的好事。高迁以吴姓为主,应是小姓。整个村在政府的鼓励下搞旅游开发,应氏占了全村十多个门堂中的二个,能引资把它翻新,记在自个的功劳薄下,对自个下一届的连任极有好处。吴支书听得酒店伙计介绍情况,忙放下饭碗,小跑着来到酒店。 为了防火,祠堂四面墙壁都是砖石结构,窗户多是石花窗,自个刚才与应会长交流了这么长时间关于石窗的知识,这生意肯定会着落到自个身上的,确是好消息。金华斌借囗上洗手间,去隔壁拨通了张桂芳的电话说:“亲爱的,把不同类別的石窗样板好好整理一下,短则一天,长则五天,就会有一份利润不错的订单到你父亲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