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正晌,罗恭带着冰未、连城就从一个村庄里转出来,三人刚走访完村庄里那些去给汪家田庄做着短工的村民。
没什么收获,都说除了正常的劳作帮工,也没别的。
要说真奇怪的地方,就是每回总有几个人没能走出汪家田庄。
这话听着更奇怪,当时连城便问了说这话的一个年青小伙子。
小伙子说,自他们这些人进汪家田庄到做完短工出来,那期间足足有三日之久,就在这三日里,他们谁也不能出田庄半步,都是有人看着的,一旦发现有谁不守规矩,那就是半个铜钱都没有。
这规矩太有震憾力,导致谁也不敢有违。
起先有人没从田庄里出来,那些有交情好些的朋友便会发现,田庄里的人就推说,是在帮工期间不守规矩被赶了出去,这样的话大有可能,所以当时谁也没疑心。
直到后来有人发现某个人一直不见人影后,才慢慢有人开始发觉不对劲来。
可那个时候回过味来,已然是过了好些时候,这进进出出汪家田庄里做短工的青壮年村民也已不见了好些人。
八趟十趟下来,已有几十人不见了。
村民们也想过报案,但就在几个村庄里的村长取得共识,准备前往城里报案时,汪家田庄的庄头突然带了大把的银子去到每一个不见人的村庄。
末了,小伙子是越说越气弱,约莫着也知道都是人心在作祟。
倘若起初村民不受田庄庄头的蛊惑,更不被那些银子闪花了眼蒙了心,那昨日的那两场在珠莎县郊与南黎府郊同时发难的民愤也就不会发生了。
倘若不是李信书手下的人混入各个村庄暗下使坏鼓劲,又有村庄本土的流氓混混里应外合,估计这会几个村庄的村民还意识不到严重性。
毕竟未有丢人的村民家不着急,丢了人的村民家大多本就没家的,自无人会去找他们,即便后来那些有至交好友管的失踪者闹起来,也有田庄庄头及时递到手里的消灾银与封口费。
罗恭走出村庄,站在村口一棵树下阴凉处避着日头:
“情况跟李信书说的差不多,那些没失踪不见的村民也只说是去汪家田庄里帮着干些农活,并无其他,倘若不是有人总不经时地不见,大概这样重酬的帮工于几个村庄的村民而言,是件很不错的好事。”
连城没有扇子,他跟罗恭从来都不带那种玩意,倒是玉拾偶尔会整一把拿着把玩。
这会天热,连城便用袖口使劲地给罗恭扇着风,接口道:
“可不是么!大人,从这些村民嘴里也挖不出来什么,即便是有,大概也早早让田庄庄头封了口或灭了口,余下的还有两个村庄,是珠莎县那边的,冰未约莫着来回赶,最早也就日暮才能赶得回来!我们是先回城?”
罗恭享受着连城的侍候,斜着眼看连城:
“你就是这么侍候玉拾的?”
罗恭突然牛头不对马嘴地来一句,连城微怔,但很快回神,重重点头回道:
“是!大人不喜欢?那我不扇……”
“喜欢。”还没等连城将大力扇出风来的手与袖口放下,罗恭便肯定地截断连城的话。
连城顿了顿,继续扇,咧嘴笑:
“千户大人总爱指使我们底下的人去做这做那的,别说我,就是洪烈、林冲,也都被养成了随时把千户大人侍候得妥妥贴贴的习惯!”
为此,玉将还特特寻个机会拐着弯地教训他们三个,说什么玉拾被他们惯出脾气来了!
连城一说这话,唱作俱佳,连玉将当时语重心长的模样都装得维妙维肖。
罗恭听着有趣,不禁笑了出来:
“挺好,以后也这样。”
连城得到罗恭的肯定与赞同,心里那是相当的高兴:
“是!就听大人的!”
罗恭瞧了眼眉开眼笑的连城,吩咐道:
“你去寻一户人家,要寻一户有去过汪家田庄帮工的人家,就说我们想借个宿,夜里在村子里住上一晚,银子多少没关系,最重要的是人家能答应我们住下。”
连城一听连使劲扇着风的手都停了下来,愣愣问:
“为什么啊?”
罗恭只瞥了连城一眼:“照做便是。”
连城哪敢有违,立刻走出茂盛树阴下回了村子。
两刻多钟后回来,连城热得满头大汗,还有点儿喘:
“大人,这村子里的人都不怎么好客,一听我们要借宿,便将我往外赶,最后是在村尾的一户人家,家里就父子俩,父亲重病在床,儿子瘦不啦叽的,本来也不同意,后来一听我能给十两银子,那儿子眼睛一亮就答应了!”
不过那儿子也反复强调了,只让罗恭与连城两人住上一夜,天明就得走人。
这话到连城将罗恭领到村尾那户人家家里,那儿子又给前一次没来过他家的罗恭说了一遍。
罗恭点头答应,说天明就走,绝不食言。
那儿子见罗恭是个神仙般的人物,一身贵气不说,气势也有点吓人,就像他到城里赶集时听着人家说戏文里面的大官大人物才有的气势。
他没见过比村长还要大的大人物了,可下意识地有点儿怕罗恭。
相对而言,时常嘻皮笑脸的连城就显得和蔼可亲多了。
儿子叫李土娃,十六岁,他父亲长年卧床,是痨病,看过大夫吃过不少药,都说他父亲的痨病是能拖一年,便赚一年。
后来母亲过世,家中情况越来越糟,连日常生计都有问题,他父亲便不让他再去买药。
前几个月离村子不远的汪家田庄突然来人说要雇些短工劳力,到田庄里去干活,活是又累又多,但胜在工钱高,村子里的很多人都想去。
可汪家田庄也不是谁人都想招的,说明白了就要年轻力壮的青壮年,年纪一过三十就不要了!
连城听到这里,有点讶异:
“年过三十就不要了?那村子里能有多少符合这个条件啊?”
李土娃家穷得叮铛响,进了篱笆围成的小院子,便只有一间屋,还被隔成两间,一间里屋睡觉用的,一间外屋就日常吃饭坐着说话的地。
外屋别说摆设,就是像样的家具也没两样,桌仅一张,凳子两张,还有一张看着快要散架的躺椅,李土娃解释说是他进城里的时候看到捡回来的。
偶尔屋外院子里天气不错,李土娃便将父亲抱到躺椅上,放在屋门口让父亲吹吹风,呼吸呼吸点新鲜空气。
连城听得感动,当下赞了好几句李土娃有孝心。
罗恭听着,看向李土娃的眼眸也是柔和了许多。
听到连城的问题,李土娃就蹲坐在屋里门槛上,背对着光,正面向着坐在桌旁两只凳子上的罗恭与连城,道:
“我们这附近就三个村庄,打铁村,就是这里,邻近十几里外两个方向各还有两个村子,毛豆村和林家村,我们这三个村子旁的没有,就是人多,合起来三十岁前的青壮年还真不少!”
打铁村就是李土娃所在的村子,村子里的人大都姓李。
本来是一个以打铁为生的村子,可后来不知怎么地,这打铁的手艺是一代不如一代,慢慢地也就失了打铁的手艺,改为务农为主,做了真真正正的庄稼汉。
毛豆村听着名字,初时听着人人都以为与毛豆有关,可事实上不是,这个村名也不知当初是谁起的,反正年月久远,无从考究。
至于林家村,就名副其实了,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姓林。
李土娃没什么心思招待外来客,要不是看在一百两可以让他带着父亲到城里找大夫看看,再买几贴药与一些肉食回来沾沾荤,他是怎么也不会同意连城借宿的要求。
李土娃的父亲本也不同意,但后来见李土娃那浑身削瘦得硌手的骨头,他也就无奈同意了。
这会刚吃过午膳,可李土娃坐着说话没半晌,肚子里又犯了饿,他起身道:
“我去给你们烧点热水喝喝,你们且坐会!”
说完,李土娃十分窘迫地转身迈过门槛,往院里那个简易的炉灶走了过来。
罗恭坐在屋里桌旁,那个角度刚好能看到院里李土娃先在一个小炉子里起火,再取了井水倒进铁壶,再放在炉子上去烧的身影。
连城身体往罗恭这边歪了歪,也能看到了一点,再往里屋望了一眼。
里屋与外屋有个门,但没有门板,只一块黑褐色的布帘垂下挡着,里屋的咳嗽声自他与罗恭两人进屋坐下,就没停歇过。
连城再看了一眼守在炉子旁扇风的李土娃,很是同情地道:
“看来他父亲的病是真的很严重,听这声音怕是病入膏肓了!”
罗恭道:“这李土娃是个孝子,倘若非是如此,他也不会收留我们过夜……他有点怕我,待会你问问他,为什么这打铁村不肯收留外人借宿。”
连城点头,这个问题他也很想知道答案。
李土娃烧完水回来,提着铁壶放在一边,便去取了两个青绿色的瓷杯洗干净,又取了一个碗,先给罗恭与连城各倒一杯端进屋里,自已出屋子再去将那一碗热水捧在手里回来。
罗恭与连城都没有动桌上瓷杯里的热水,那杯子里还冒着白气,刚烧开的,很烫嘴。
可李土娃却像感觉不到烫似的,整碗的热水递到嘴边,哈着气硬是喝掉碗里水的三分之一。
本来天气就热,这会他是更热了,额头上的汗子直顺着脖子流入他的粗布短衫里。
罗恭没说话,他知道李土娃这是饿着了,用水填饥。
连城也看得有点着急,说了两三次让李土娃慢点喝或待会放凉了再喝。
李土娃没应声,直喝够了才抬头冲连城笑:
“没事!不烫嘴!要不是父亲总说不好生喝井水,怕我凉了肚子,我根本就不用烧水喝,直接提上井水来就喝了!”
连城听着不觉望向院外的那口水井,想起罗恭的吩咐,他便出声将两人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八壹中文網
李土娃听后沉默着,好久没吭声。
被连城连问了几声,问得有些急了,他干脆起身出了屋里,到院子里蹲着去,手里拨弄着不知是野菜还是野草的东西。
罗恭起身跟了出去,连城愣了愣也赶紧走出里屋。
站到李土娃身前去,罗恭再看了看李土娃手里拾掇来拾掇去的一小把绿油油的东西,问:
“这是你与你父亲的晚膳?”
李土娃乍听罗恭的声音,觉得真是好听之余,只惊得蓦地站起了身,手里还紧紧攥着被罗恭问及的东西:
“嗯……这是野菜,叫什么我也不知道,给父亲看过,父亲说能吃,我就时常到山上去摘来吃,没什么味道,但能填饱肚子,它救了我与我父亲几回命了。”
连城听得心酸:“你家里没有庄稼么?”
要是有田地种,这些年又没什么大的天灾,按理说只要有田种,不至于落到差些被饿死的地步。
连城的意思,李土娃明白,他有点急也有点恨地说:
“以前有的,后来被收了,说是不许再在山脚下种庄稼,好几亩地换了一两银子,可那一两银子还不够我父亲几回买药的……”
“谁收的地?为什么?”罗恭问。
“是村长,至于为什么,村长没说,那会被我求着哭着急眼了,村长婶婶才拉着我到角落里去,悄声跟我说,那是城里富贵人家来收地的,那一两银子便是他们买地的钱。”李土娃回想着村长婶婶当时这样跟他说,他哭着不想卖地,可村长婶婶陪着他哭,还说他傻的情景。
“强买?”连城有点动气了,他看向罗恭:“爷,这是强买!完全不顾老百姓的死活!”
罗恭轻嗯了声,又问李土娃:
“你可知道买你家田地的人是谁?除了你家,还有谁家的田地被这样的方式强买了去?”
李土娃道:“除了我家,村子里还有十来户的田地都是在山脚下,都被一两或二两的银子给买走了,田契是村长亲自到我们各户家里收走的,我们都不知道强买我们田地的富贵人家是城里的哪一户,问村长,村长也说不清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