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季昀也有办法来满足这些中洲商人的需求,在东海海战之后季昀的海军不是缴获了大量的敌人船只嘛,当时被季昀拿来当做临时的运力来使用了。
而现在被简单的修补和翻新了以后又被季昀给低价卖给那些有意“第一个吃螃蟹”的中洲渔民和商人,靠着出售这些战利品,季昀也获得了几十万两的白银。
不过这些白银全都被季昀给投入到了对于中洲海军的建设上,这就有了如今再次陈兵于仁川港外的几十条盖伦战船。
自东海海战和登陆仁川港以后,安南港就完全进入了对于盖伦战船的建造之中,如今这支陈兵于仁川港外的中洲舰队足足有三十艘盖伦战船,体现出了中洲目前极其可怕的战船产能。
这些盖伦战船随便挑出一艘来对于这些朝国水师来说都是巨无霸般的存在,更别说在仁川港外还有三十艘了,在这种情况下仁川港的守军完全就不敢进行任何的还击。
就这样中洲的舰队再次畅通无阻的进入了仁川港之中,当然这次他们并不是想要再次登陆仁川港。
和上次的大举进攻不同,这次季昀来到仁川港却是给两国带来和平的。
季昀站在中洲号的船头打量着仁川港的情况,如今的仁川港还是和季昀上次来的一样,防御设施被全数毁去,在港口中也看不到朝国守卫的士兵,只有一些民间组织的治安队。
面对中洲人战船的再次到来,港内的百姓都表现的十分惊慌,在季昀的眼中港内完全看不到一个平民,只有一些手持简单武器的民兵集中了起来。
随后中洲号便放下了梯子,季昀带着中洲使团再次踏上了朝国的土地。
这次和季昀随行的不仅有中洲礼部的一些官员,同时季昀还带上了魏承,在当初季昀领兵前往朝国时魏承已经和左天华在安南港帮季昀组织生产。
如今左天华被季昀给安排到了唐军之中,现在正在负责唐军的新兵征募和训练。
而季昀带上魏承的原因也很简单,他想要带魏承多见见世面,再多教导他些东西。
而除开了中洲的使团,同时唐军的骑兵团也跟着他们,负责他们整个使团的安全,并且中洲的舰队就直接停靠在仁川港。
季昀当然不是肯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的人,如今朝国军力空虚,中洲的舰队只要在仁川港一天就对朝国是一个巨大的威慑。
并且那几个朝国的王子主要目的只是王位而已,对季昀和中洲使团动手对他们来说没有半点的好处,反而还会引起中洲的仇恨。
这才是季昀主动选择出使朝国的原因,如今朝国国内的王位之争正到了最关键的时期,正好季昀要来趁机插上一脚。
面对中洲的使团和唐军的骑兵,仁川港内的那些民兵完全不敢阻拦,见这些中洲人完全没有攻打他们的意思也都识趣的保持着界限。
就这样中洲使团在唐军骑兵的保护之下一路向南,朝着汉城的方向慢悠悠的走着。
中洲人再次登陆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朝国的国都,一时间整个朝国的国都陷入了慌乱之中。
正忙于内斗的两位王子一时间也都放下了相互之间的戒备,全都对中洲人的到来严阵以待。
不过随着他们得知来的只是中洲的使团以后他们也就放松了下来,原本他们以为是中洲人再次打了过来,那么都要亡国灭种了自然是可以先放下分歧一致对外。
但既然知道中洲人并不是来打仗的话,他们就要开始“攘外先安内”了。
并且如今的朝国国内还有更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目前朝国举国上下都开始发生了饥荒。
如今正是冬季,因为战争的原因,朝国的秋粮被全部征用,为了保证联军大军的粮食供应,朝国甚至还大量的收购了百姓手中的存粮。
原本朝国国王朴涿想的是只要战争取胜,那么他们就能从中洲掠夺到大量的粮食,到时候不仅可以将在战争中消耗的粮食给全部补充回来,甚至还能出售给民间,将朝廷花出去的钱都给收回来。
只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今不仅他们和中洲的战争陷入了僵持,并且集中在平壤的粮食还全都被季昀给夺了去。
一下子朝国举国上下的粮食储备就到了极其危险的地步,并且目前已经开始显出了端倪来,朝国朝廷也收到了一些地区饥荒的报告。
而季昀在前往汉城的路上看到的也都是一片的末日景象,因为通讯手段的落后,这些朝国百姓不知道是全国范围内都发生了粮食短缺。
于是许多地区的百姓在遭遇了饥荒以后就开始大规模的逃难,以为只要逃到其他没有饥荒的地区就能有活路。
只是这些难民不知道目前朝国举国的粮食还不够养活全国人两周时间的,并且绝大多数还都集中在那些地主和京城的达官显贵的手中。
这就导致朝国境内到处都是逃难的百姓,但是他们永远也找不到没有饥荒的地方。
这就是季昀当初已经计划好了,如今朝国境内的这末世景象正是在他的预料之中,只是真正当季昀看到大量饿死在半途的难民和为了求生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他的心中还是会有些痛心。
“魏承,你说老师是不是做的有些太过了。”
季昀对和他同乘一辆马车的魏承说着,他正掀着马车的帘子看外面的景象,正好当他们路过一个老者身边时老者坚持不住倒了下去,而边上的难民对此都习以为常,全都麻木的走着。
季昀估计只需要再有一个月的时间,朝国的人口就要减少整整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只怕是朝国的军队也会完全失去战斗力。
“先人曾经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今只是我们取胜了而已,可若是让他们朝国的军队打进了我们中洲,只怕我们中洲到时候也都会是这番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