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的言论可以成就一个人,同样也可以毁掉一个人。
对于那些生活中不如意,得不到人们认可的人,他们最想做的事情便是在网上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显然,这位名为城市之光的人,用一种非常极端的手段,在向所有人展示他以为的“正义”。
更关键的是,这种看似变态的行为,却真的被不少人当作是正义。
渐渐地,网上的言论都倾向于城市之光。
甚至,不少人都要求警方撤销对城市之光的抓捕,这种替天行道的人,不应该被抓起来。
一连发生了两起命案,两名死者中,一位是逼死学生的老师,一位是不遵孝道的男人。
两起命案还没有破案,又发生了一起命案。
观众都看麻了。
陈明编剧情的时候,真的是紧凑到了极点。
完全不给观众喘息的时间!
有些昏暗的电影院,此刻都是相互取暖,抱成一团,寻找一点安全感。
黎礼更是完全缩进了司徒空的怀里。
“你害怕吗?”
黎礼低声问道。
司徒空故作镇定的笑了一下:“我怎么害怕!”
“那你在抖什么?”
“........”
司徒空面色一僵,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黎礼不由笑了起来。
这男人,还真是要面子。
司徒空咳嗽了几下,没有再说话。
剧情再次进入了高潮!
第三起命案发生!
这一次,死者是一名货车司机,被活活烧死在了家里。
上一个月,这里附近的小区发生了火灾,消防车及时赶到,但因为一辆货车的挡路,导致不能第一时间灭火救援,一名女生被大火烧死。
这一次,这位货车司机同样是被大火烧死。
而赶来的消防车还是被这辆货车挡住,没办法第一时间进去。
两场火宅,死了两个人。
关键是,两个人都是因为被货车挡路,拖延了救援时间而死。
区别在于,女生的死可能只是一种意外,因为货车司机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车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而货车司机的死,是一种蓄意谋杀。
不仅如此,这种谋杀的手笔,同样出自城市之光。
他想用这种惩恶的方式,矫正这个城市的秩序。
东洲的观众直呼太对味了!
就是这种感觉!
电视剧的《心理罪》,每一处命案也是如此,充满了关联和仪式感。
陈明设计剧情从来不会随意设计,一定是有伏笔和挖坑的。
当然,观众影响最深刻的还是仪式感。
有时候,仪式感这三个字,说到容易,做到很难。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强调所谓的仪式感。
但其实,这种仪式感很容易被人忽略和无视。
为了杀人而杀人的剧情,看着很爽,但没有任何内涵;为了所谓的“正义”去杀人,才会有所谓的仪式感。
恰恰的,这种仪式感让观众欲罢不能。
这也是为什么《心理罪》一度大火的原因。
各个方面都有亮点。
但最吸睛的只有两点,那就是人性的刻画和仪式感的渲染。
这两点,绝对是《心理罪》大受欢迎的原因。
看到这里,方木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他在心理刻画和犯罪侧写方面,是当之无愧的天才。
警局里还一筹莫展的时候,方木来到了火灾发生的现场,想要寻找一些额外线索。
夜晚降临。
黑夜应该是罪犯最喜欢的时间。
因为他们犯罪那一刻的心理就像是在黑夜中飞舞的萤火虫,照亮了这座城市。
有些罪犯选择晚上杀人,是出于隐蔽。
而有些罪犯,他们觉得是一种成就感。
显然,城市之光是第二种犯人。
对他来说,黑夜才是他向往的光明。
方木在一番搜寻之后,发现货车的车灯上写着一串数字。
而这个数字,是方木高中时候的学生编号。
一瞬间,方木心里有了更多的猜测。
为了寻找更多的证据,方木重新回到了前两处命案的发生地,同样发现了两串数字。
老师流血过多死亡的教室现场,黑板上,有一串数字,是方木以前负责的一场案件的卷宗编号。
东洲的观众不会陌生。
这个卷宗是廖亚凡以前被性侵的卷宗,是方木亲手负责的。
另一边,在男子溺死水袋的案子里,方木从水袋里面又找到了一串数字,这串数字是方木在警校是的警校编号。
一切的一切都似乎在预示着,这个罪犯是朝着方木来的。
观众也感觉到了!
这场连环杀人案,其实也是针对方木的一个局。
一瞬间,方木的兴趣涌了上来。
他甚至已经大概猜到了这位城市之光是什么人。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人会针对自己。
还没等第四场案件发生的时候,方木一个人找到了自己在高中时候的老同学。
既然是针对方木的局,显然罪犯认识方木,甚至和方木以前的关系还很熟络。
这个人,就是江亚。
方木的老同学。
也是方木推断出来,极有可能是城市之光的人。
当然,这些只是方木的猜测而已,并没有证据,所以他没办法对江亚实施抓捕,只能过来探探口风。
一番询问之后,方木没有多说什么,离开了江亚的家。
之后,方木更是亲自去了一趟江亚的老家。
江亚从小家庭不好,他父亲酗酒,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殴打江亚。
长大以后,江亚娶了一位老婆,但不幸的是,他的老婆不久之后成了植物人,只能躺在床上。
一切生活的不幸都压在了一个人的身上。
这么一看,
江亚是苦命人。
方木现在百分百确定城市之光就是江亚。
但问题是,
怎么找证据?
没有证据就没办法定他的罪,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
演到这里,
剧情稍稍进入了缓和平稳的剧情。
接下来,就到了方木真正发挥的时候了。
但不得不说,
《心理罪》的核心一直没变。
从电视剧到电影,案件的内在联系都是一场局,一场专门针对方木的局。
如何破局?
就成了观众最为期待的关键。
观众猜不到方木的破局思路,或者说,观众猜不到陈明的破局思路。
但这种未知的期待,才是最吸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