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李元制定计策让孙策受伤返回庐江,然而与纪灵和乐就对战后才发现他们的战力这么差,被打得直接逃回庐江,所以让孙策受伤这一计策有些多此一举。
“王将军也无需这么想,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战场上往往有很多事情是我们始料不及的,虽然这一次失策,但孙策还是有机会下手,结局跟我们料想的并没有偏差太多。”戏志才笑道。
程昱提议道:“主公,不如我等明天佯装攻城,吸引袁术注意力,这样孙策就有机会对袁术下手。”
“程军师这条计策我不赞同,庐江城高池厚,并不容易打,即使是佯攻,但是我军损失必定不会少,与其做无谓的消耗还不如不攻城,我们陈兵于城外足以震慑袁术。”
陈到反对程昱的建议,因为他从广陵带来的士兵最少,只有三千人,要是拿去攻打庐江恐怕不用几日就会消耗得一干二净,到时候他还怎么镇守广陵。
“陈将军此言差矣,攻打庐江虽然会消耗兵力,但配合孙策才是最主要,要是孙策无法下手,那我等陈兵于城外也没有任何意义,昨日一战我军收了不少降兵,让他们去攻打庐江便可节省我军兵力。”程昱把主意打在降兵身上。
程昱话刚说完,赵云便说道:“不可,我已经答应过投降的士兵绝对不会为难他们,这些降兵的家眷都在庐江,让他们攻打庐江他们必定不愿意,而且还会失人心,甚至可能会引起他们反叛作乱之心,到时候就会适得其反了。”
李元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只好向戏志才询问道:“志才意为如何?”八壹中文網
戏志才抱拳说道:“主公,我等的确需要配合孙策,但是佯攻会对兵力有所损耗,如果用降兵攻打庐江也确实会如赵将军所说那样会适得其反,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李元不解道:“何为雷声大雨点小?”
“就是我军攻打庐江的时候要攻而不打,让士兵拿起盾牌分批冲到城下,城上的敌兵必定会用弓箭射击,我们让士兵以躲避防御箭矢为主,攻城为副,这样就能尽可能地减少伤亡,既能给敌军造成压力,也能将伤亡降到最低。”戏志才把心中计策说出来。
众人听完深以为然,李元拍手称赞:“此计甚妙,就按志才所言去做。”
第二天,李元安排士兵去攻城,因为盾牌的数量有限,大概只有三千多个,所以李元只能一次安排三千人攻城,但是他很聪明,让最前面的三千士兵拿盾牌冲锋,在后面安排数千人佯装预备队的样子,给敌军造成一种不攻下庐江誓不罢休的样子。
数千士兵攻打庐江的声势不可谓不大,城头上防守的敌兵连忙拿起弓箭进行射击,无数的箭矢从城上飞下来,但是李元早已吩咐士兵用盾牌抵挡弓箭,不必急着攻打庐江,只要安全抵达城下,待敌军放下滚石和檑木便可立刻退回去,然后他再安排下一批士兵冲锋,这样既能节省兵力,又能让士兵轮流休息。
还在睡觉的袁术被城外的呐喊声给吓醒,连忙起床穿衣服,然后和群臣武将前去城头上察看。
走上城头后,袁术往下看,看到数千士兵正在攻城,虽然箭矢减慢了他们进攻的速度,但是城下敌兵依然在徐徐前进,仿佛不攻下庐江誓不罢休一般。
“纪灵,我军能否守得住?”袁术询问纪灵,他有些不太放心,昨日派兵出城迎战李元,结果折损了足足近万士兵,麾下七员大将更是伤的伤,死的死,最后只有纪灵和孙策逃了回来,让他懊恼不已,要不是乐就那家伙主动请战,他肯定不会派兵出城。
袁术已经听了纪灵的汇报,如若乐就不擅自进攻他们还能依靠营门坚守,要是乐就没死逃回来,袁术要将他大卸八块方能泻心头之恨。
“主公尽可放心,李元军大概只有三万人左右,我军虽然昨日受损,但是在城内还有两万兵力,想要守住庐江并不困难,再不济也能够让城内百姓帮忙,只要我等不犯错,绝对可以守住庐江。”
袁术点了点头,“有你在我便放心了。”
李元虽然距离庐江不算近,但他已经看到袁术出现在城头上,他走到黄忠身边说道:“汉升,能否用弓箭射下袁术?”
黄忠眯着眼睛看了看城头上的袁术,“再近一点能够进入我的射程范围,但是他身边士兵不少,要射中他恐怕有点困难。”
“无妨,能否射中没关系,他一定想不到有人能够在这么远的距离将箭矢射上去,即使射不中也能把他吓回城内,要是他整天在城头上巡逻那孙策就没有机会下手。”李元意在将袁术吓回去。
“末将尽力一试。”黄忠拿起三石强弓,慢慢走近庐江城,虽然黄忠的箭射得很远,但因为是由下往上射,所以必须比较靠近城池才能够射上城头。
走到距离庐江一百步以内后,黄忠立即拿起弓箭,对准城上的袁术,只见他弓拉如满月,随后弓弦声响,箭矢仿佛能够冲上云霄一般,带着强劲的穿透力飞向袁术。
袁术还没意识到危险将近,他身旁的数名士兵已经拿起盾牌挡在他的身前。纪灵的反应更快,箭矢还没到他便已经听闻风啸之声破空而来,他立马伸手把袁术扯到一旁然后将其扑倒在地。
袁术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还以为纪灵突然“兽性大发”,他正要斥骂,抬起头的时候看到刚刚护卫的数名士兵被一支长得夸张的箭矢给穿透,即使手上有盾牌格挡也于事无补,这一幕把他吓得面如土色。
“好远的射程,好厉害的箭技。”纪灵也被吓得不轻,没想到李元麾下竟然有如此善射之人,他往城下看了一眼,看到一员大将手持弓弩,脸上满是遗憾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