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宋之极品纨绔 > 第120章 变革信号

第120章 变革信号(1 / 1)

三日后,赵素月不得不返京,江南百废待兴,朝廷暴露了诸多弊端,要逐一解决。她很想用大量的工作来麻痹自己的感情,香洲城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赵钟庭以及诸位官员忙的不可开交。宁静的长汀村仿佛被人所遗忘,张为靠在藤椅上看着每日定时送来的情报,了解发生在大宋境内的所有新闻。兵部侍郎柯振查出贪污公款,被各自查办。太原陆营都统王德胜因个人作风问题,被降职调任。汴京禁卫军副统领由原来的百户官侯海平当任。……一系列的军职调任换血,可以看出大宋皇帝对于军队改革的重视。不过主将换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宋军羸弱的面貌,除了朝廷重文轻武,勋贵势力削弱,加上疏于训练外,最重要的是士兵没有灵魂,没有信仰,大多数人只是把他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民间甚至把军人当成了最没出息的一类人,教育小孩基本都是说,如果不努力学习,以后只能去当兵。无论是历史原因,还是政策问题,江南动乱暴露了宋廷军队系统的腐败。首先,情报力量不足。沐府谋划此时数年,此前朝廷居然没有得到一丝一毫的风声,扇密院工作严重不到。其次,军队没有同意协调的指挥,各部传递消息缓慢闭塞。沈春心所部,整整三万人,当然实际数量也许要打一些折扣,居然全部阵亡,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朝廷提防藩王,明知靠近安阳郡附近会有危险,却没有做足够的防范,起码连警戒的哨所都没有布置。张为认为这不是主将缺乏是否合格的问题,而是这样的人怎么一路爬上将军的地位?总而言之,这次朝廷如果能够重视军队,并且改革成功,未尝不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好事。不过,以张为对朝廷这帮文臣的了解,赵光义恐怕没那么容易成功。事实上,亲历初年,赵光义就曾迁都一事在永和殿上提过,汴京虽然繁华,却不适合作为国都,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直接导致的后果是,朝廷不得不调集大量的军队拱卫,光是每年的军费开支就高达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接近朝廷赋税的一半。最理想的京都应该是长安,易守难攻,是前朝的国都,底蕴深厚,无论是硬件还是地理位置,都是无可挑剔的。然而,当时却遭到所有大臣的集体反对。原本利国利民的一件好事,却惨遭滑铁卢。原因无他,那些高官的产业都在汴京,如果异地,意味着他们要重新开始,这里面的损失是巨大的,在国家利益与自身利益方面,所有朝臣做出了选择。从那时候开始,张为便对那些满口文章的士大夫没有了好感,其实只要迁都,大宋就能从繁重的开支中挣脱出来。兵不再多,而在精。迁都长安的好处远不止上述那些,长安易守难攻,需要的兵员自然可以削减,军费开支自然可以降低,用这笔钱来训练精兵,何乐而不为?朝廷的新闻阅览完毕,张为揉了揉额头,他感觉自己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做纨绔操皇帝的心。张为之所以关注这些,源自于内心安全感缺失,在大宋朝廷的庇护下,虽然没有了自由,总体而言,这位官家还算不错,讲道理,重感情,敢作敢当,心中装着百姓,梦想做一些事实。可是周边的国家一个个如狼似虎,最大的劲敌辽国,此时内部矛盾加剧,暂时无暇分身,可是却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大宋这块肥肉。辽人大军南下是迟早的问题。至于南唐,是张为最看不懂的一个国家,南唐国主文采斐然,看似人畜无害,实际上也频频的耍存在感,从血统上看,他们与前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身为大魏女皇的血脉,李氏皇族从来不甘寂寞,如今太庙中依旧供奉着大魏女皇的灵位,难道他们就不想有早一日挥军北上,拿回属于他们的土地?国内诸多藩王也是一个定时炸弹,这些藩王表面上臣服,实际上每个都在待价而沽,狡猾的如同狐狸一般,一方面与大辽亲王耶律暗通曲款,又对南唐频频示好。这天下大势,十分微妙,在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中,从来没有永远的朋友,自然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为了利益,昔日的朋友可以反目成仇,如胶似漆的兄弟可以挥刀相向,这种事情他见得太多太多了。张为坐在藤椅上,光着脚靠在茶几上,闭着眼睛,沉思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既然赵光义无法狠下心来迁都,那么他倒是可以运作下,让赵宏礼去长安做一个逍遥王爷,然后将自己的心腹派去长安提前运作下。即便将来有变,大不了可以让赵宏礼自立为帝,据险而守,只要赵光义一日不定下储君人选,只要他老人家出事,赵宏礼就是呼声最高的皇子,这是值得做的投资。他很了解赵光义,这位皇帝一直求稳,一旦宣布赵素月的储君地位,将引起轩然大波,因此他选择了缓步推行,让她承担更多的朝务,在大臣眼前耍脸便是此等用意。至于二皇子,经过刺杀的事件后,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是他,不过被皇帝圈禁,二皇子一脉的势力几乎被连根拔起,马政民的倒台就是象征。目前诸国会维持短暂的和平,辽国内部斗争结束后,就是战争的开端,留给大宋的时间不多了。赵钟庭腋下夹着一本册子,往茅草屋而来,他几乎每隔几日都会来长汀村汇报一次工作,这次运河治理很成功,加上江南内乱平息有功,这一切离不开组织的帮助。赵钟庭明白自己进入内阁是迟早的问题,正因如此,他一个小小的五品官在香洲城能获得所有人的无条件支持,包裹他的上官对他也是卑躬屈膝,姿态放的很低,这一切都是组织带来的。如今,香洲的事物基本尘埃落定,万亩良田已经命人重新耕种,就等来年收获。运河在数十万饥民的配合下,也治理的妥妥帖帖,暗中扶持的水泥厂也是日进斗金,几乎成为了朝廷特供,赚的盆满钵满。长汀村的面貌也为之一变,大片的鱼塘挖出来,鱼塘与鱼塘之间是繁茂的桑树,还有一片片种植园,赵钟庭看着长汀村的变化也是充满了感慨。曾经这里是香洲最贫穷的村子,现在摇身一变成为整个香洲城最大的养殖基地,就近有不少厂房正在建设,随着养蚕叶的兴起,配套的服装厂也会投入使用,消化了数万的劳力,维持朝廷稳定做出卓越贡献。随着运河的畅通,造船厂也会趁势兴起,北方的棉也会大量的运往江南,这里面将会诞生一批新兴的富贾巨商,让不少人眼红。赵钟庭知道自己调离的日子不远了,未来江南官场的人事任命,他有一语决定权,因此他必须慎重的前来请示下。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 父皇,请退位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超品姑爷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