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儿刚被生产出来,就在百宝阁那里卖疯了,得一万钱一盏,比打家劫舍来钱还快,绿林好汉们要是知道了,怕不是要当场哭出声。
倒是桌椅板凳之类的木制家具,却是十分奢侈,什么红木大画桌,紫檀官帽椅,花梨圆凳,这样一个会议室,搁在后世没有一个小目标,怕是拿不下来。
不过眼下,这些木材却也不算怎么名贵,甚至坐着还不如真皮沙发舒服,也没沙发卖得贵,因此被不少人嫌弃。
比如射援和皇甫坚寿,就挺嫌弃的,要不是心中对会议的内容感到好奇,他们根本不想在这里待着。
在两人面前,与会者共有七八个人,他们都是投靠过来的寒门士子,也愿意从事商业方面的工作,有的还在洛阳城中的商铺里打过工,甚至当过掌柜或者账房,在经商方面的确有着经验。
这些人,在以前都是被真正的世家子弟所鄙夷的对象。
因为他们虽然读书识字,也学的是圣人学问,却并不被儒门所接纳,除非有贵人提携,又或者是本身就是绝顶天才,否则根本没有举孝廉的机会,更别说做官了。
混到最后,为了生计,只能去经商,给世家豪族打工,做些下九流的工作。
但即便如此,也比土里刨食的泥腿子要强得多。
可是遇到了陆宇,唯才是举的命令颁布之后,他们这些除了生意啥也不会的寒门士子,也终于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严格来说,商务局眼下的级别并不高,甚至在现有的官僚体系里,品秩十分尴尬,暂时不确定究竟是属于官员,还是属于吏员,定位很是模糊。
但是不管怎么说,好歹也是个官位啊!
因此还是吸引了不少想要搏一个出身的小人物们前来投靠。
这些人讨论的事情,比较琐细繁杂,基本上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皇甫坚寿根本听不懂,倒是射援听得津津有味,觉得眼前这些“官吏”,和他以前遇到的都极为不同。
而射援和皇甫坚寿恐怕想象不到,在未来的数十年时间里,陆宇的商业征途,最终将纵横四海,海外公司的贸易络遍及欧、亚、非甚至是殖民美洲。
但是此时此刻,商务局的实力还十分弱小,东门市还是第一个试点。
好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商业和工业都陆宇是全力支持的项目,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陆宇那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一切都是为了民生和经济。
正所谓旗帜所指,贸易开路,就是陆宇的目标。
历史上的殖民扩张,无一不用商业贸易的手段作为突破。
贸易不仅能带来利润,还可以成为殖民者在当地立足的重要手段。
对陆宇来说,现在既然已经使用了强大的武力拿下了一块领土,那么下一步就是如何治理了,武力征服永远不是长久之计。
陆宇更希望做的,是把自己变成拥有大量新奇货物的供应商,让财富将愈来愈多的抱有戒心的人,拉拢到他的身边,吸引过来,绑上战车,最终彼此结成利益同盟,一同平推这个落后而蒙昧的世界。
更何况洛阳本身,作为一国首都,也是需要贸易支持的,特别是粮食和副食品这类基本生活资料,都必须从境外输入,否则就难以承受多达上百万的人口。
可依赖外地输入有很大的不安定因素,古罗马人常常因为从埃及运来的粮食没有及时抵达而发生政局波动的历史。
华夏在隋朝末年,也因为被阻断了大运河的粮食运输渠道,而导致强大的帝国一夕覆灭。
因此商业问题处理完毕之后,商务局又开始讨论粮食采购的问题。
陆宇不仅自己弄了屯田,同时也下令让商务局从当地农民散户手里收购粮食,虽然各县县衙本就有征粮的任务摊派,但陆宇很显然对他们不是很信任。
毕竟无论哪个时代,官员雁过拔毛都是免不了的。
所以陆宇为了求稳,宁愿自己花点钱,从农民手里采购多余的粮食。
如今可是乱世,粮食没有嫌多的。
而这件事情,也终于引起了皇甫坚寿的注意,毕竟此前长安就是因为缺粮,才导致了后来一系列的问题产生,更是让皇甫嵩都为之头疼,不得不派他和射援到洛阳这里寻求帮助。
会议上,商务局的官员们先是回顾了一下昨天的粮食收购情况,东门市设有专门的站点,收购粮食。
还有本地的粮价,实时变化,所以设定价格的时候,还要考虑到米价中还有运输和利润方面的成本。
商务局的官员们先是估计当地的粮食收购价,每石大约多少钱,又用稍微高出的价钱来收购,能够稍微收得多一些。
种种办法,十分新奇,让射援听了大受裨益,甚至他还主动参与到了一次收购行动当中。
因为商务局的站点价格厚道,因此今日的收购依旧进行得十分顺利。
临近的老百姓,从升斗小民到本地的大户人家,看商务局愿意用质量上乘的铜钱收买粮食,便都纷纷动了心思。
最开始的时候,只有零星的一二十人,之后每天都有超过一二百人或肩挑或车推的运来成包成斗的粮食。
商务局的七八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只好临时从孟津书院那里调了一批学员过来帮忙。
期间射援和皇甫坚寿还目睹了一起骚乱,由于某些农民习惯于用斗作为粮食计量单位,十斗一石。
可要知道,这斗可是分官斗和私斗的,各自的容量并不相同,斗上面是敞开式的,斗面上的稻谷到底该平满还是该堆尖,堆尖又该多高,这些问题让射援和皇甫坚寿两人都看傻眼了。
他们没接触过基层,哪知道称量的时候,居然有这么多的骚操作?
混乱一阵之后决定,就此推行新的度量衡,计重收购,收购价格也是商务局制定的价格。计重用的是从天工坊那里制作的一台新秤。
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度量衡改变并没有引起售粮者的反感或者抗议,在他们看来,商务局既然愿意出钱收购粮食,用什么做计量单位是他们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