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孟津书院内部,陆宇还不知道射援和皇甫坚寿前来参观的消息,他正在和蔡琰讨论教育学生的问题。
最初开办书院的时候,陆宇目光长远,并不急于求成,因此书院的学生以年幼的孩童为主。
可是随着现在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陆宇在人才储备方面遇到了不少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工人数量严重不足。
别以为工人是无产阶级,就觉得随便来个人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人。
现代文明社会,教育普及,就算是农村出来的,到大城市里去工厂打工,学历再低那也是初中或者高中毕业。
别的不说,至少认识字吧,懂得基本的四则运算吧?
可在古代,光是认字和算数,就算得上是中级技能了,只要百分之零点五的人口能够掌握。
这是一个让陆宇为之绝望的数字,他现在很多产业的产能受限,不是因为机器不够,而是因为能够操作机器的人手严重不足。
流民人多不假,甚至不用给薪水,给口饱饭吃就会认真干活,劳动力陈本十分廉价。
可有些活,他们就是干不了啊,成本再低也没用,毕竟活总得有人来做吧?
为了培训这些流民成为合格的工人,让他们能够胜任一部分低技术含量的工作,陆宇不得不在孟津书院增设了培训班。
蔡琰觉得这些流民普遍不认得字,加上学校里的老师数量也严重不足,干脆让大人和小孩一起上课得了。
陆宇听完,却觉得不行:“总不能把大人孩一锅烩吧?”
“那要不分两批上课,分出日班和夜班”
蔡琰再次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向陆宇建议:“小孩子可以白天来上课,到了晚上,就换大人。”
“我觉得不行。”
陆宇听完连连摇头,给蔡琰解释道:“昭姬,你没在工场里待过,流民的劳动强度很大,干了一天活累都快要累死了,肯定想要好好休息一下,谁来上你的夜校?”
“没错。”
翟宬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并且补充说明道:“流民目不识丁,见识更是短浅,这是他们的生存环境决定的,他们在没认识到有文化的好处之前,想要吸引他们来学习很难。”
蔡琰看到陆宇和翟宬都在反对,顿时有点急了:“那难道就这么算了?”
虽然已经与陆宇晚婚,但是蔡琰和一般的女性不一样,她从小就极具才情,随着父亲颠沛流离,更是增长了自身的见闻,因此很希望能够做出一些成绩来,并不愿意自己仅仅成为陆宇的附庸,在卫将军府当一个花瓶。
她有这种想法,陆宇自然是支持的,更何况教育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交给其他人陆宇也不放心,难得蔡琰有此志向,他怎么可能打击她的信心呢?
“办还是得办的,不过关于流民的教育问题,我觉得先办个培训班吧。”
陆宇想搞的,其实是青春版的精英教育,说白了其实就是干部培训班。
这种临时性质的短训班,在后世很常见,经常被用来培养靠拢组织的积极分子。
虽然积极分子也是人,他们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但通过培养提高他们的觉悟,增强组织性纪律性,学会工作的方法,最终还是能成为无数基层组织中驱动群众的传动齿轮。
如此一来,就能形成类似病毒扩散一样的效果,鼓动大量流民自发地积极参与进来,从而形成滚雪球一般的规模效益。
当然了,这种事情,那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谓打开一个地方的局面是最难的。
特别是面对一个相当封闭保守的传统农业社会,想要打破原有的思想体系,灌输全新的概念和知识,这是足以让人头秃的难题。
那么积极分子是哪些人呢?
陆宇觉得可以订立一个标准,甚至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他对翟宬说道:“天工坊那边,你帮我传句话,就说以后每个月,都要在工人中评选一批积极分子,上、中、下旬各评一次,保证要让积极分子这个概念,深入人心。”
具体的奖励,也很实惠。
陆宇想了想,就有了主意:“评选上积极分子的人,甭管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至少他们愿意学习新知识新思想,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人,所以我们必须要竖立榜样,积极向我们靠拢的人,要么提升职位,要么增加薪水,具体的工作,你给我安排下去。”
“属下明白!”
陆宇的意见,翟宬心领神会,其实他也是这么想的。
有些工人当真是榆木脑袋,总是用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理由拒绝“上进”,有的甚至还闹出了事端。
比如织造局之前就发生过一件事,由于刘晔改进了织绫机,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以雇佣的工人更少,产量却大幅度提升。
在有心人的鼓动下,一些工人担心越来越先进的技术会砸了他们的饭碗,居然纠集了一大帮子人,连夜冲进织造局里把几台新造好的织绫机给砸了。
这事情当时闹得很大,最后调查出来的结果,更是让人哭笑不得。
虽说该抓的人都抓捕归案了,可这件事情,却也足以从侧面映衬出了一个问题——并非只有世家和豪族畏惧改变,底层民众同样也可能反对改革的进行。
而事实上,织绫机技术的改进,确实造成了不少原本的手工劳动者破产。
毕竟他们都只是升斗小民,并没有太多的本钱,只能靠着双手在家自己织造一些绫布来帮补家计。
面对织造局的机械化大生产,他们无论是成本还是质量,都毫无竞争优势可言。
时代的进步,绝非温情脉脉,跟不上脚步的人,往往都惨遭淘汰,下场凄凉。
当然,作为统治者,陆宇还是愿意帮助那些愿意改变自身,主动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人的,所以才弄了培训班,希望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从新适应即将到来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