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没有急着见崇祯,先是见了岳飞,表达他和朝廷对岳飞的关怀和重视。
这里的岳飞身体年龄才刚满二十岁,已经是五品军职,前途无量。
“鹏举啊,你已经是及冠之年,但至今未婚配,可有心意的姑娘家?”
唐太宗关怀备至,提起了岳飞的婚事。
这里的岳飞,字还是“鹏举”。他看起来年轻,但表现却十分稳重老练,完全没有年轻人那种稚嫩,这也是唐太宗欣赏的地方之一。
“家里,朋友,同僚,说了一些媒,但还没有定下来。”
岳飞如实说道,对于在这里娶妻的事情已经没有什么隔阂,想开了。白起和李白都成婚了,何况是他呢,没必要矫情,娶妻生子在哪里都是正常的事情。
唐太宗想了想,问道:“莱国公有一女尚未出阁,端庄大气,读过书,与你算得上是良配,如何,朕帮你做个媒?不过,需要等莱国公三年丧期过后,也就是还需要等两年多时间。”
其实唐太宗已经听闻李靖有意将孙女嫁给岳飞,担心将来李靖“尾大不掉”,并希望岳飞娶李靖的孙女。
岳飞倒是配得上公主,可是目前唐太宗没出阁的女儿,没有合适成婚的,都还太小。
思来想去,想到了莱国公杜如晦还有一个小女儿。杜如晦去世,杜家势力毕竟严重下滑,唐太宗觉得亏欠杜如晦。
所以一举多得下,想让岳飞娶杜如晦的小女儿。
即使让岳飞多等两年,也不一样他与李靖等重臣联姻。
唐太宗看重岳飞,希望他能站在自己这边,不希望他被其他众臣拉拢了过去。
倒是考虑过高阳公主,但两年后也才十四岁,不到出嫁年龄,而且与岳飞差了八九岁,对于皇家来说,就有些大了。
杜如晦小女儿比岳飞小两岁的,因为杜如晦去世,耽误了婚事,这才有机会许配给岳飞。
“谢陛下赐婚。”
岳飞想了想,没有拒绝。
至于要等两年多时间,无所谓,他不着急,娶妻生子也就是走个形式。
“哈哈,鹏举深得朕心。”
见岳飞如此识大体,如此忠心,唐太宗很高兴。
又聊了一会儿,然后唐太宗让崇祯进来。
行礼过后,唐太宗好奇的看向崇祯:“爱卿,这次准备进献何物?”
崇祯说道:“陛下,臣最近几年研究火药,有许多收获,配置了新的火药,同时制造了一些火器,能够用来组装大唐军队……”
火药?
唐太宗知道这东西,炮仗就是火药做的。
在历史上,隋朝时,诞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体系火药。但黑色火药在唐代(9世纪末)时候才正式出现。火药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从战国至汉初,帝王贵族们沉醉做神仙并长生不老的幻想,驱使一些方士与道士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逐渐发明了火药的配方。
唐朝炼丹家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创了硫磺伏火法,用硫磺、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含炭素)。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创状火矶法,用硝石、硫磺及马兜铃(含炭素)一起烧炼。这两种配方,都是把三种药料混合起来,已经初步具备火药所含的成分。
唐朝火药没有用在军事上,只是民间在用,比如做炮仗,烟火,杂技表演等等。
火药正式用在军事上是在宋朝,除此之外宋朝对火焰的用途也更加广泛。比如,在宋代诸军马戏的杂技演出,以及木偶戏中的烟火杂技——药发傀儡。宋代演出“抱锣”、“硬鬼”、“哑艺剧”等杂技节目,都运用刚刚兴起的火药制品“爆仗”和“吐火”等,以制造神秘气氛。宋人同时也以火药表演幻术,如喷出烟火云雾以遁人、变物等,以收神奇迷离之效。
中国发明了火药首先运用于制造烟火(值得一提的是竟然许多人相信中国无科学的说法,什么制火药就用来做烟花,创造指南针用来看风水),不久后就将其运用与军事,并发明了世界第一根火箭。大炮和火枪在宋代中国火药的军事运用已经相当成熟,使得中国的科技遥遥领先于世界。
……
“爱卿所言火药,可是制作炮仗所用的火药?”
唐太宗想不明白,这种火药如何用在军队中。
崇祯缓缓说道:“陛下,臣研制的火药来源于做炮仗那种火药,但又不同,臣配制的火药威力要强大许多,可以用来摧毁城墙!”
摧毁城墙!
唐太宗目光突然凝重起来,要是真有这种强大的火药,今后城墙岂不是形同虚设?
岳飞也知道宋朝的火药配方,知道一些火器的制造方法,但相比明末的配方和火器就相差太远了。
“真有如此威力?”
唐太宗难以置信:“此事不可儿戏!”
崇祯认真说道:“陛下,臣可以在教场准备一番,然后展示给陛下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好一个“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朕准了!”
唐太宗命人配合崇祯,在皇宫的教场进行布置。
崇祯带了火药和火器来,之前交给了侍卫看管。
唐太宗远远的看着崇祯所作所为,同时他通知了左右宰相,房玄龄和李靖前来。
当然,安保也很重要,唐太宗让许多侍卫来到了这里,以防不测。
房玄龄和李靖接到通知,一起赶过来。
他们从宦官哪里大概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孙家的孙祯,之前进献活字印刷术之人吧?”
李靖对这个名字有印象,是在了解岳飞家人是知道的,作为武将,他看重岳飞远胜过李白。
“正是此人!”
房玄龄说道:“火药?你认为,那种做炮仗的火药,真的能炸毁城墙吗?”
李靖摇头:“难以想象。不过,岳飞既然推荐他弟弟,想必不会作假。若真有能摧毁城墙的火药,那,对大唐军队来说就是神器,将来谁还是大唐敌手?”
尽管质疑,但心中也期待。
两人来到教场时,崇祯已经差不多快布置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