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三年,正月初五。
扎着红绸的箱子摆满了永和宫廊下的空地,敞开的嫁妆担子里,晶亮的珠玉首饰、流光溢彩的各色贡缎映着日头,散发出炫目的光晕。茶酒香饼、药材摆设满满当当地塞在樟木箱子里,长龙一般从正殿东厢摆到永和门。
正殿三扇宫门打开,绣瑜坐在青鸟宝座上,听四福晋捧着单子念道:“绣五彩缎金龙袍料五匹、绣五彩缎蟒袍料二十三匹、绣五彩纱蟒袍料二匹、织五彩缎八团金龙褂十八匹、绣五彩纱龙袍料三匹……”
每念一样,底下的便有两个强壮的粗使太监打开箱子,六福晋亲自带人上前盘点数目,查看成色。若是都好,她便朝绣瑜略一点头,四福晋就从单子上勾掉一样;若是物件儿略有瑕疵,就挑出来叫绣瑜看过,或是拿下去修整,或是单独记录在册,叫胤禛胤祚的人另从外头置办去。
一时又有人回话说七公主嫁妆里的十二挂珊瑚朝珠、十二挂蜜蜡朝珠都已经得了,请四福晋去收验,敏珠刚答了句:“知道了,让他们快些把松石和青石的朝珠也交上来。”
一时又有人回说十匣象牙木梳只得了一半,恐赶不上婚期。两位福晋商议一回,又叫人拿了两家贝勒府的帖子,往京外山东、山西等省份,另寻能工巧匠备办。
如此种种忙了两个多时辰,抬眼望去,院内东西才去了十之二三。
绣瑜遂道:“你们歇歇,下午再点不迟。”
六福晋因笑道:“可真真繁琐死人了,亏得咱们妯娌多。当年九妹出嫁的时候。全靠额娘一个人操持,这得是多大的耐烦心?”
绣瑜摇摇头,笑而不语。九儿出嫁的时候,局势还算稳定。前朝太子仍旧力压众兄弟,宫里太子妃是名义上的管家人。头上只有一个主子,内务府当然尽心办差,将九儿的婚事办得风风光光的。
可是如今,索额图圈禁至死,太子“病”了大半年。前朝是群雄逐鹿,后宫是暗潮汹涌。小小的一个内务府,名义上是佟贵妃的地盘,实际上四妃、太子妃都卯足了劲儿往里头掺沙子。
多方势力混杂之下,一方办事,另一方必定全力扯后腿。故而绣瑜不敢托大,难得使唤了一回媳妇们,逐一检查瑚图玲阿的嫁妆。凡是略有一点瑕疵的,也不与内务府争辩,而是不走公中,由几个兄弟出钱出人,另外置办。
为此两个兄长各出了两万银子,十三十四一人给了一万。不求公平,只求完美,充分体现了什么叫儿子多任性。
连白嬷嬷都叹道:“亏得娘娘儿子多媳妇多,不然这个节骨眼儿上,哪有这样的周全妥帖?”
绣瑜刚叫人摆饭,又撵两个媳妇别处吃去,免得她们碍着规矩食不下咽。忽然听人说:“太子妃来给德妃娘娘问安。”
众人一惊,太子妃石氏为人可敬可佩,奈何太子如今一不临朝,二不理政,三不培养亲信,只被康熙拘在毓庆宫,一味“读书明理,修身养性”,全然一副苟延残喘之势。
原本太子妃的身份隐隐在众多庶母之上,如今却落得宫门都难进。
绣瑜叫人备了上好的茶果待客,又命两个媳妇到殿外迎一迎。没想到随着太监报门的声音响起,却是十三福晋兆佳氏先进来打起了帘子。兆佳氏和卓出身大族,父亲马尔汉时任兵部尚书、一品武职,身份丝毫不亚于两位嫂子;更难得的是容貌姣好性格温和,较之其他福晋,更多一分温柔可亲。
相互厮见之后,绣瑜先开口打趣她:“懒丫头,又躲哪里去玩了一日,你两位姐姐呢?”
兆佳氏吐吐舌头,俏皮一笑。她今年虚岁不过十五,嫁进皇家不过半年。婆家父母兄嫂怜她幼小,都不多加要求,只当多了个女儿妹妹一般。因而她虽然嫁做人妇,仍旧存些少女天性。
像今天,胤祥虽然吩咐她进宫给两个嫂子帮忙,可没多久她就被瑚图玲阿拿玻璃花灯勾了魂儿去,眼巴巴地看着绣瑜。
绣瑜哭笑不得,干脆让她和瑚图玲阿带着几个孙子去御花园看灯了。后来九儿进来,拉着瑚图玲阿往太后宫里去了。兆佳氏这才回来,刚好在宫门口遇上太子妃。
太子妃不由分说携了她进来,笑容满面地跟两个弟妹见礼,进殿又恭恭敬敬地向绣瑜执晚辈礼,叫人捧上长长的礼单:“这是太子爷和妾身的一点心意。”
绣瑜一看,却是:青玉执壶一件,汉玉璧磬一件,紫檀座汉玉仙山一件,乌木商丝座汉玉鹅一件,紫檀架随玉半璧一件。
说是太子的心意,实际上都是太子妃陪嫁的东西。其价值,便是几个妯娌中出身最高的富察氏见了也不得不动容。
“听说皇阿玛想在三月十八圣寿节之后前往承德行宫会见蒙古王公,顺道发嫁十二妹。太子爷刚回了皇阿玛,想去为十二妹送嫁。”
听得太子妃此话,几位福晋都稍露不虞之色。太子现在就是一个行走的炸药,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惹毛康熙,粉身碎骨的同时还带累身边的人。去年在泰安,胤祥受太子连累,差点被打成索额图的同党。这回还想缠上她们永和宫?
十三福晋年纪小,脸上难免带出几分忿懑。
石氏不由脸庞微红。康熙这些年被大儿子们伤透了心,转而喜欢起聪慧单纯的女儿们。相比于底下那些汉妃贵人养的格格,七公主性情大气洒脱,允文允武不下男儿,当然深得圣心。皇家嫁了这么多公主,能得皇帝不远千里送嫁的,除了当年远嫁外蒙的四公主恪靖,就只有她了。
而且七公主嫁的是蒙古的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皇后的重侄孙、孝惠康皇后的侄孙子。爱女和外甥,亲上加亲天作之合,大礼一成,康熙必定龙心大悦。太子不抓紧这个时候跟皇帝修复关系,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石氏也只能献上厚礼,硬着头皮送上门来当沙包,只求德妃有气冲自个儿撒,千万别影响太子爷的复宠大计。
绣瑜不由叹息,太子妃何等高傲自许的人?可这年头最混蛋的一件事,就是不管女人多强都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太子得势的时候,她前头有一干侧福晋庶福晋;太子失势的时候,她这个太子妃却是头一个跟着倒霉的。
“罢了,替本宫多谢太子爷费心。”绣瑜在太子妃惊愕的目光中,淡淡地端茶送客。
“额娘?”四福晋头一个察觉到她脸色不虞,不由担忧地站起来。
“无碍。”绣瑜压下心中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厌恶。
不同于前头四个儿女婚礼上拜的,是康熙和两位皇后的灵位。这回瑚图玲阿的婚礼在行宫举办,远离北京城那些满脑子“嫡庶有别”的迂腐御使。康熙已经暗中许了,让瑚图玲阿和额驸在婚礼上给她磕头行礼。
养了这么多孩子,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难得从胤禛到十四所有儿女一同出行,这场婚礼对她意义非凡。结果太子偏生横插一杠子。有了太子跟大阿哥、八阿哥凑一块儿,这趟行程还轻松得了吗?
几个福晋面面相觑,暗中使人去唤两个公主回来。没想到派去的人还没迈出永和宫,太后身边的心腹嬷嬷突然欢天喜地地来报:“恭喜娘娘,五公主在太后那里吃了些蟹粉酥,略有些头晕,传了太医来一瞧,竟然有了三个月的身孕了!”
“果真?”绣瑜忽地站起来,一边念佛一边哭笑不得地吩咐备驾,“这两个孩子,都三个月才发现!”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喜上眉梢。几个福晋生怕她再想起恼人的事,轮流上前说着欢喜话儿,簇拥着她往寿康宫去了。
寿康宫里也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九儿出嫁四年一直没有孩子,虽然小日子过得悠悠闲闲;碍着君臣之分,无人敢多嘴,但是皇太后还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一辈子吃了没有孩子的亏,生怕心爱的孙女再受这个罪,因此倒比绣瑜这个生母还急了十倍。
轿子刚进了寿康宫,绣瑜老远就见皇太后身边的大宫女指挥宫人,扛着梯子板凳去开那两层楼高的大库房,然后就是一溜的锦盒捧出来,不用想也知道是赏给谁的。
只听正殿里九儿懊恼的声音:“原说好的,我给妹妹换衣裳,四嫂梳头。这个时候了怎能再改?我都好久没出京了,留下反倒心里不痛快,皇祖母,就让我去吧!”
绣瑜一听就知要糟糕,忙加快脚步,刚到门前果然就听皇太后软了一半的声音:“那就都去,哀家也去。”
九儿刚展颜一笑,就见母亲黑着脸进来。她被绣瑜一指轻轻点在额上,拉着手叨念埋冤了许久,看到嫂子妹妹们脸上调侃的笑容,复又笑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