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开局造了李二的反 > 第二百五十五 人口爆炸

第二百五十五 人口爆炸(1 / 1)

李佑对人口的发展有预见性,也在尽可能控制人口增长。  但是当李佑的人口调查的结果被报上来的时候,李佑依旧被震惊。  唐太宗贞观十六年时有三百六十万户,一千六百万人。  加上世家大族隐瞒的人口,估计最多三千万。  但是这次调查,李佑竟然发现治下有一千万户,五千八百万人。  这太夸张了。  人口问题是李佑面对的一大难题。  近代以来由于本土没有战争,生产力的发展。  再加上李佑对医生的重视,各地的医疗条件也发展起来。  导致普通人的寿命延长,婴儿存活率大幅提高,人口迅速增加。  而且20岁以下人口,占据4成。  这太恐怖了,假如不要出手,再过十来年,这就不是五千多万,而是奔着一亿人的发展水平而去。  而且到了一亿,更是会爆炸性增长。  领土的扩张是有尽头的。  李佑也不可能占据全球。  资源和土地却是有限的。  人口并不是越多越好。  毕竟现在的生产力达不到养活这么多人,李佑尽管对新兴产业有扶持,希望工匠们能发展出一个新的科学技术。  然而李佑一个伪理科医学出身,对蒸汽机之类的玩意儿一窍不通。  所以想要工匠们能搞出颠覆性的创新机会,显然困难。  虽说这几年,在李佑的影响下,各种大型船舶和各种农具都有了发展。  但是进行工业革命的技术却没有累计。  爆炸性人口增长,会让李佑的政权不稳。  在古代最早注意到人口问题的是战国时期的韩非子。  他在《五蠹》中指出:“古者丈夫不更(耕),草木之食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这段话意思是说,丈夫不耕,因为草木所结的果实就够人吃。  妇人不织布,因为禽兽的毛皮已经足够穿了。  不用太辛劳就能自给自足,人口少而富足,人民相处和睦。  今天,一户人家有五个孩子,孩子又有五个孩子,那么祖父尚在膝下已有二十五个子孙,人口增多财富就相对减少了,人们开始起纷争,纵使加重赏罚也无法遏制。  韩非子在《五蠹》中,给出了“民争”的原因,那就是人口增长。  韩非子的观点很有预见性,但在当时不免有夸大之嫌。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征战频仍,天灾人祸,人口鲜有迅猛增长,诸侯各国甚至可说是地旷人稀。  但是现在不同了。  现在人口稠密。  全都因为比较宽松,李佑对民众的控制并不多。  而且税赋减少。  鼓励分家。  这导致生孩子的人太多了。  再加上李佑引进了占城稻,孟晨搞出孟公稻。  这就让吃饭问题基本解除。  在农业社会中,人口的数量其实是有其农业发展水平决定的,一旦人口发展过快或超过了生产力的水平,就会以某种方式消灭多出的人口,比如战争。  所以自古而来。  这就是自然控制人口。  史书上,古代战争导致大量人员损失的记载比比皆是。如汉武帝时期征伐匈奴,导致“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全国有户1067万、人口5648万,到曹操统一北方十二州后民户数却只得汉时的一大郡。  后周末年周世宗统计户口,全国户数为262.6万,然而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数年后建隆元年(960年)户数为96.7万人,人口减少了166万。  葛剑雄先生曾在其主编的《中国人口史》根据史书记载的户籍信息作出以下推断:与秦汉之际相似的战乱时期,总人口的损失大都在一半至三分之二之间。如两汉之际人口减少了约50%,自三国至隋期间的战乱多次使人口数下降一半或更多,金元之际北方的人口骤减80%,明清之际的跌幅也达40%。  吴松弟的研究证明,宋金之际,北方的人口损失高达总数的十分之四上下,金亡时人口下降了87%。曹树基估计,明末的崇祯三年至十七年这14年人口损失达4000万,总人口由19250万下降至15250万,降幅达20.78%。如果加上明清之际的人口损失,降幅还要大得多。  上面这些数据着实让人体会到中国古代战争的可怕,但却又不禁让人怀疑:实际情况真的有这么夸张吗?这时,《长编》的记载再度让人生疑。  因为赵匡胤是通过和平的方式接手后周领土的,因此不可能造成如此巨大的人口损失。  如果再向下翻看,宋代历史中也不乏有一些和平时期户数在一年内骤然减少超过10%、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以极高的速度再次回弹的案例。  如此看来,造成户数骤降的不仅仅是战争,甚至用灾年来解释也缺乏力度。为了解开我们的疑惑,或许还得来看看古代户籍的统计方式。古代户籍统计是包含在“上计”一项中的。  上计至少起于春秋时期,地方将赋税收入和户口数量等事项层层上报至上级行政组织,最终汇总到中央。  比如秦代确立郡县制后,地方县级行政组织需要将其辖下各乡邻的户数、人口等上报至郡,而各郡整合辖下各县信息传递至中央,再由负责上计的丞相进行处理。  尽管历代政权对于上计制度都十分重视,但从上计制度的流程来看,对于户籍数字是否准确取决于各级政府能否获得准确的户籍信息。  于是乎,决定户数基数的是人口的数量,而决定朝廷所能统计的户数的是朝廷在地方上的控制力。  这种控制力不仅包含地方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还包含了朝廷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力。  控制力的缺乏,会造成人口在历史学上的“消失”,也就是除了灾害、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外的户籍的缺失。  先来看地方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在汉代之时,东海郡总人口达到140万人,辖内38个县级行政组织共计170乡,吏员却仅有2203人,其中负责维护地方治安的有781人。  如此小的吏员规模,实际上很难对地方社会进行有效的治理。  不仅如此,地方治安也要由乡邑自行维护社会。  汉政府甚至鼓励宗族维护正义,可以为血亲复仇。吏员缺失,导致地方政府的行政过程往往依赖于地方势力,而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不同的仅仅是地方势力所拥有的事实权力以及名称罢了。  在汉代之时他们被称为豪族,在南北朝时一些则转化为士族,到了明清则称为乡绅。  在初唐时,中央政府对于地方的掌控力不足,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户籍数量。隋大业五年统一全国以后,全国的户籍约为891万,但至唐武德年间却仅有200万户。不到20年的时间中,人口降至原来的四分之一不到。  针对这个问题,陈子昂曾奏:“自剑以南,爰及河、陇、秦、凉之间,山东则有青、徐、曹、汴,河北则有沧、瀛、恒、赵,或遭水旱,兵役转输,疾役死亡,流离分散,十至四五”。  除了各类灾害以外,他亦强调了“流离失散”这一点。  直到开元九年(721年)二月,唐廷以宇文融清查户籍,“凡得户八十余万”,所匿户籍约为当年户籍的12%。  但这次清查户籍,依然未能将所有隐匿的户口清查出来。  在汉武帝征讨匈奴时,所谓“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更大的可能在于地方势力不愿配合朝廷而隐匿户籍。  战争将严重削弱地方政府对于基层社会的控制力。  大量难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而朝廷官员亦难以控制人口流动。  这样一来,户籍的统计将变得极为困难,而上计至朝廷的户籍数量,当然也因大量难民流亡而骤减。  比如在安史之乱发生前夕,天宝十三年唐廷统计得 962万户,然而至乾元三年却仅仅剩下了193万户。  在广德二年局势稍微稳定以后,户籍数量又增长至293万户。  这种情况在唐晚期也出现过,开成四年户数近500万,但会昌元年骤降至211万。  有一些时候,朝廷对于地方政府的控制力不足,也会导致户籍数量被低估。  比如宋初时,由于赵匡胤篡位夺权而来位不正,故而地方政府并不愿意配合朝廷进行上计,这也就导致朝廷统计的户籍数量由后周时262.6万减少到宋初96.7万。  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割据政权中(如北汉)也同样出现。直到北宋政府对于地方控制力逐渐增强以后,户籍数量便迅速恢复了。  所以在历朝历代,都要限制人口的流动。  古代只有宋朝,没有限制流动。唐朝末期也取消了宵禁。  有个词叫挖墙角。  这是为什么?  因为唐代男女私通,需要在墙上挖个洞。半夜里爬来爬去。久而久之,挖墙角就是通奸意思了。  在秦朝建立之前,有个任侠时代。出了很多著名人物。秦朝率先限制流动,更多是获得人口增加,防止任侠。限制流动,还有一个重大因素就是饥荒时代形成饥荒流子。然后成为饥民起义。  一旦携裹,可能就是形成组织化。后果就是思想经济无法交流。  明朝甚至出门二十里都不允许。  这都是控制人口的好办法。  在统治者看来:需要老百姓缴税和服兵役,服徭役。人口流动,你怎么征税,怎么拉他们修城墙修运河,上边疆戍边。让你服徭役了,结果你听到消息跑了,咋办?收税了,你卷了细软去外地了,咋办?  古代主要是两种税:土地税和人头税。汉代税低,那是田税低,刺激你多开荒养活更多人口,没告诉你的是他人头税收得高啊。以当时政府的控制力,抓你回来缴税还不够衙役跑路开销的。再说你要是全家跑了,我去哪找你去?所以有无恒产者无恒心一说。  老百姓生活困苦,典卖土地和房屋后跑路,一无所有就成了流民,没有收入四处游荡。  这些人就是不安定因素,老实巴交的还好,要是有心怀叵测的就聚众造反或呼啸山林。规模小还好处理,要是灾年就有可能动摇朝廷根基。  百姓也不想流动,古代物流成本很高,你没有路引是很难走远的,外面也不熟。舆图不好搞,流动时遇上个风吹草动灾荒瘟疫就全交代了,自己也没啥技能,当官的有官粮,读书人还可以打秋风,当账房或字摊,你一农民能会啥,种地至少半年才能见成果,这半年你吃啥?  个人太渺小,所以要想过的好就必须背靠宗族力量以自保。  两广地区土客械斗就是这样,打生打死的,不就是客家人旅居于此结寨自保,双方争夺当地资源导致反目成仇嘛,毕竟水源有限。  一旦你流动到外地,遇到这种事极有可能丧命,连给你报案都没有。  全世界的古代都一样,吉普赛人和犹太人这种没法将自己和土地绑定的,是不是被欺负,有钱也没用。  我们对应的就是“背井离乡”、“安土重迁”等,是不是感觉古人对土地很难割舍,离开就挺惨的。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那是安慰你,真实心理是去外地做官,心里憋屈。  两言三拍中,蒋兴哥外出做生意,说好的时间回来,结果染病误了归期,结果自己老婆被人睡了,老婆还把蒋家传家宝珍珠衫给了奸夫,奸夫不认识蒋兴哥,还拿到蒋兴哥面前显摆,还把这事告诉他了。那是蒋兴哥命大,染病后好了,要是没好呢?要是两人没遇上呢?要是蒋兴哥回家了,老婆瞒过去了呢?至于珍珠衫没了,就说蒋兴哥不在家,家里招贼不见了,好在家人没事,你不在家所以不敢声张,蒋兴哥怎么查证?  但是这一切措施都被李佑取消了,可不人口爆炸吗?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父皇,请退位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超品姑爷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乱世武夫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