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当时大王只是无意中的一句闲聊,但是李大虎却是敏锐的抓住了其中的重点,那就是大王对豪族不满。
本着紧跟大王步伐的态度,李大虎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就是采取了主动分家的模式,国公府的近百人族人瞬间就是被赶了出去自谋生路,偌大的国公府最后只剩下六人。
李大虎的这种态度,让楚行也是觉得意外,然后在李大虎面圣的时候对他说:“这也好,没有太多的牵绊,也能够更好的为大乾效力!”
然后就是和李大虎商讨起来军务改革的办法来,并主动询问了李大虎对于目前的军事编制的改革看法,浑然没有前几次敲打李大虎的那种冷淡。
这种态度,终于是让李大虎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一次的危机自己算是安稳度过了。
同时他也是抓住了楚行这一番话的重点,那就是‘牵绊’。
很显然,在大王的严重,大家族显然是一种牵绊!
这可是非常重要的政治信号,而李大虎更清楚,身为大乾大王的大王楚行,哪怕是私底下的闲聊,都是不可能乱说的,大王所说的每一句,甚至每一个字,都是蕴含着政治深意的。
所以回去后,他就是开始自己较好的好友以及下属,心腹传去了口信,让他们对各自的家族进行瘦身,别搞什么豪族,大家族了,大王已经是明确表态豪族是牵绊,对于牵绊自然是要一脚踢走的。
抓紧自行处理这种牵绊,别等内务厅的内务宪兵去抓人了,那样可就晚了。
对于李大虎的态度,楚行是非常满意的,而对于他的举动,楚行同样也是满意。
不愧是目前大乾陆军里的威望最的大佬,政治觉悟相当高,自己只是略微提点两句,他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而更重要的是,他敢于下手解决问题。
楚行最近几年,对于什么大家族之类的是越来越反感了,在他看来,这种豪族模式已经是严重影响到了大乾吏治,甚至是影响到了普通的行政。
大乾虽然从一开始,就已经是把行政机构深入到了乡村,但是在乡村里的局势,其实依旧是被当地的士绅豪族牢牢把控着。
很多地方的村长什么的,其实都是当地的豪族子弟担任的。
这里就得说一点,那就是华夏的传统士绅,其实相当多的一部分,并不是居住在城市里,而是居住在乡村里。
这和传统的皇权不下乡有极大的关系,前明时代,皇权,也就是官府的权力只局限于县城,而广阔的乡村地区,其实不怎么管的,基本依靠乡村自知的方式。
在乡村里,族规大于法律!
而大乾的皇权下乡,无疑是触犯了这种以往数千年来的政治生态,进而引发了众多的冲突。
为了解决乡村问题,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吏治问题,楚行下一步已经是准备推行强行分家政策了,把那些动则几百人的豪族进行拆分。
只不过这个政策楚行也没有打算现在就施行,他打算明年再搞,但是李大虎却是率先察觉到了这一点,自己提前就这么搞了。
对此,楚行自然是赞许的。
这个李大虎虽然也和其他人有着部分经济问题,但是无伤大雅,在楚行看来,其政治觉悟还是很高的。
李大虎的这种行为,在其他人看来却是莫名其妙的,除了他的部分下属以及好友效仿外,其他人倒是没有跟进。
而楚行也是不着急,反正现阶段的任务不是这个,那是明年乃至后年才会开展的计划,现在,还是太早。
还是先把吏治整顿一遍再说。
其他问题押后再说。
陈二黑被逮捕后,陆军大都督府内务厅继续出手,先后逮捕了六名中将、三十多名少将、上百名准将,海军那边也是先后抓捕了二十多个将领。
这些将领的抓捕工作,都是楚行亲自下令的,基本都是挑选出来的特定目标。
军方的整顿,并没有大规模进行宣扬,也是没有在大乾周刊上进行刊登,因为刊登的话,容易引起大范围的动乱,军方的反贪处理,基本上是以低调内部处理为主。
这位军方副使的处理就是一个典型,他被抓捕了后,其本人多次想要求见楚行,但是楚行都是不准。
最后,陆军军事法庭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是判处了他死刑!
不过这个死刑并没有被执行,楚行对于这个跟着打天下的老将尽管有诸多不满,但还是给予了他体面结束生命的方式!
乾元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在大都督府内务厅的特殊招待所里,这位大乾副使身穿全套陆军上将礼服,朝王宫别院行了跪拜大礼后自行饮下了一杯毒酒,从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陈二黑这个开国元老,陆军上将自杀,这事在外界并没有掀起太多的波浪,甚至是军方先后逮捕了上百名将军都是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这一方面是大乾严格控制了军方的信息外泄,军队作为暴力机关,为了避免情报的外泄以及保持神秘性,大乾都是严禁军事情报的泄露,甚至国内的很多人连大乾到底有多少军队都不清楚,更别说具体的番号以及驻地以及部队的主官这些机密资料了。
大乾周刊上偶尔会出现关于军事报道的消息,往往也会用‘某部’等模糊化的词汇来代替,是不会把详细的番号给报道出来的。
这一次的军方反腐的消息,更是被严密控制,大乾周刊没有报道丝毫关于军方内部反腐的消息。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乾在十多年来,一直都是实施着非常严格的军政分离,军政分离到了现在,基本上已经是变成了基本的政治概念,哪怕是普通人也都知道,军队是军队,官府是官府,这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而文官在没有必要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提及军方的片刻信息的。
更不要说这一次的军方反贪风暴,是个人都看的出来影响非常大,没看见连军方大佬李大虎、陈先赟等人都是乖乖的闭上嘴巴不敢提出丝毫的意见嘛。
外面的那些文官们,更是不敢对军方的事务有任何半点意见了。
此外,如今文官们自身难保,天天被督察院盯着的他们,现在哪有时间关注军方那些将领们的死活啊。
乾元三年年底掀起的反腐风暴,其规模之大超过了任何人的想象,从十一月份开始,从京畿司法机构开始,一场巨大的反腐风暴就是挂了起来,然后遍及全国。
在上海,赵进站在县衙二楼的阳台上,看着外头的督察院御史们,带着巡警直接从县衙里带走了三十多名官员!
身后的一个年轻官员低声道:“大人,就这么看着他们把人带走吗?他们督察院到底怎么回事,怎么不分青红皂白就把这么多人抓走了!”
“闭嘴!”
赵进甚至都没有回头看他一眼,而是继续把视线盯着外头!
下面的普通官员还察觉不出来这是怎么回事,还以为只是上海特设县督察院发疯了,但是身为上海特设县县令的他,却是知道,这一次次的抓捕任务,上海特设县督察院根本就不是关键,关键的人是中央督察院反贪局派出来的江南巡查组。
这个江南巡查组的组长乃是从三品高官,加上手握王命,可是正儿八经的重量级钦差,就算是赵进在巡查组面前,那也是得乖乖的趴着。
别说赵进了,就算是松江府知府,乃至担任江南道道员多年的陈文起,如今哪一个不是规规矩矩的,生怕自己也被抓走了。
根据赵进所知,这一场反腐风暴不仅仅是局限在上海,甚至都不局限在江南道,而是波及全国的反腐风暴。
而且根据他从隐秘渠道得到的消息,就连军方那边也是掀起了反腐风暴。
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为了自保,别说是触犯这些巡查组的霉头了,甚至都还会主动把别人给推出来,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而部分被巡查组盯上的官员,为了争取宽大处理,往往也是会主动交代问题,把同伙也给供出来。
这种情况下,就连赵进自己都是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被卷入进去!
虽然赵进自诩行的正坐得稳,从来也是不屑于玩贪污受贿这种事,但是赵家家大业大,也是从事工商业,赵进固然是没有给自家的产业提供过什么便利,但是族人经商做生意的时候,自然也是会上他的名头,这要是说起来,说不得也是会惹上一些麻烦。
这种情况下,赵进也是反思,看来是得改变家族产业的模式了,直接从事工商业不太靠谱,容易被人抓住小辫子,后续的话,还是单纯的搞个基金,然后进行财务投资就好了。
这样可以避免诸多的麻烦。
在赵进亲自看着督察院把上海特设县的数十名官员抓捕后,不用几天他又是听闻,其他府县也是,乃至江南道衙门里也是被抓了不少人。
而最关键的是,担任了江南道道员多年的陈文起,这一次似乎也是栽了!
之所以说是似乎,而没有说肯定的词汇。
是因为陈文起并没有被抓捕,也没有被贬值,而是升任了!
但是,他升任的职务,却是辽西省巡抚!
虽然说从正三品的江南道道员变成从二品的辽西省巡抚,但是傻子都能看的出来,这是明升暗贬。
在大乾官场里,一个官员的职权重不重,前途如何,是不能单纯的看其品级的。
赵进就是典型例子,你要说他的品级,如今也不过是正四品,但是他却是上海特设县的县令,全国独此一家的正四品县令,前途光明的很。
而国内的其他正四品官员,比如其他府的知府,同样也是正四品,但是能够和赵进比?
不可能的,哪怕是部分从三品乃至正三品的官员,其权势也是比不上赵进这一个上海县令啊。
江南道道员,别看只是一个正三品的道员,但是因为江南道的特殊性,其政治地位在国内诸多的省道封疆大吏了,那可是名列前三的存在!
也就是说,寻常省的巡抚,其实都是不如江南道道员的。
按照正常情况来看,陈文起也是快差不多升迁了,但是应该是直接掉入京畿,担任某一部侍郎的,而且还得是左侍郎这种,如果是右侍郎都算是贬低了他。
但是如今,他非但没能入阁,反而是被调到了辽西担任巡抚。
虽然品级也是升到了从二品,但是辽西省的巡抚能够和江南道道员相比?八壹中文網
不可能的事。
外人并不知道,陈文起之所以倒霉了,倒不是说他自身的问题,嗯,虽然他也有贪腐,不过这一点点经济问题并不在楚行放在眼里。
让楚行最为不满的是,偌大的一个江南道,为大乾提供过半财政收入的核心区域,贪腐的情况竟然如此严重,比江北道那边都是好不了多少,甚至贪污的数额还要更大一些,对比全国诸多省道,江南道的贪腐情况足以列入前三。
江南道下设的府县里,情况稍微好一些的只有上海县而已,其他的府县大多都是问题多多!
如此情况下,虽然陈文起本人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楚行却是认为,该员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从而忽视吏治。
或者说,陈文起其实也是看出来了问题,但是为了地方稳定,经济发展,他容忍或者是忽视了这些问题,从而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
江南道出现这么大的篓子,如果不是陈文起本人的经济问题不算严重,而且其主政江南的时候,对江南道的经济发展也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那么楚行早就把他枪毙了。
如今把他弄到辽西省去担任巡抚,也算是一个惩罚了。
楚行还是希望他能够反省,认识到错误改正过来,毕竟如今在大乾政坛里,能够和陈文起这样擅长发展经济民生事务的高官实在是太少了。
至少把陈文起调走后,楚行一时半会的都不知道该让谁去担任江南道的道员。
这个职务太过重要了,在楚行的心中,这个职务的重要性,超过国内任何一省巡抚、道员,甚至比各部侍郎都要更重要一些。
其重要性,是和各部尚书相提并论的。
所以新任的道员,必须是资历深厚,能够镇得住江南道,同时也必须是擅长发展经济民生的官员。
楚行选来选去,最后是召见了褚文雄、冯文灿、刘必显三人紧急进京述职!
说是述职,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楚行这是为了挑选江南道的新任道员!
如果是普通高官,楚行通常是不会这么做的。
各省巡抚、直隶四道道员以及侍郎等职务,往往是吏部列出所有符合条件的人选,这份名单自然是非常庞大的,然后交给值房讨论,最后由值房值班大臣们选择三到五名作为候选人举荐给大王,同时各大臣还要详细说明举荐的理由,最后报告给楚行。
当然了,楚行选不选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因为同时,军机处人事科也会根据楚行的要求,举荐若干人选,同时楚行自己心里头也会有几个人选。
最后楚行经过综合考虑后,会选择一人成为新的巡抚、道员或者是侍郎等职务。
也就是说,这里头有一个候选大名单、值房举荐、军机处举荐,然后大王决断的因素。
但是这一次,楚行却是直接把这三人召还回京述职,这是摆明了要亲自考验这三个人,然后从中决定江南道道员的人选。
至于这三个人里头,谁最终能够成为新任的江南道道员,那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至少,楚行自己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选择。
这三个人里,褚文雄历任商部企业司司长、松江府知府、现任浙江布政使,正三品。
冯文灿则是历任上海特设县首任县令,松江府知府,今年刚调任广东担任按察使,从三品。
而刘必显,则是历任军机处商科科长、杭州府知府、浙江布政使、福建巡抚,从二品。
这三个人,从明面来看,品级不一,其中的刘必显本来就是从二品的巡抚了,这如果调任江南道道员的话,这品级不升反降。
当然了,在大乾里,还有加衔制度,如果要调任高级官员去担任低级职务的话,往往会用加衔的方式。
如果刘必显这个人真的有能力,楚行觉得他可以的话,是可以操作的,比如给此人加侍郎衔,然后派到江南道担任职务,如此也就保住了此人的从二品品级,又能实际担任正三品的江南道道员职务。
加衔制度,在大乾里应用的比较广泛,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定,大多情况下,都是为了解决品级和职务不匹配的问题,楚行之前提拔申济芳的时候,就是用过加衔模式。
不过这种加衔也有限制,那就是只能是钦赐,不管是吏部还是值房,都是没有担任操作加衔的权限。
除了刘必显比较特殊外,其他两个人如果升任江南道道员,就不用这么麻烦了,他们一个从三品,一个正三品,冯文灿如果从三品的按察使升任江南道道员,直接升一级即可,而褚文雄就更加简单了,他本来就是正三品的布政使,直接平调即可。
这三个人,年龄相差极大,品级也是不一样,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发展经济事务很有一套。
这从他们的履历就能够看的出来了,褚文雄和冯文灿,都是在上海待过很多年的官员,哪怕是调离了上海、松江府后,他们所任职的地方也都是广东、浙江、福建这三个沿海地区。
而这三个地方,都是工商业发展的比较良好的地方,广东是仅次于江南道的经济、工业重地、浙江也是属于传统上的大江南地区,依托茶叶、生丝以及沿海的宁波通商港口以及靠近上海,经济发展的相当不错,其经济总量已经是名列全国第三位了。
哪怕是福建,虽然人多地少,不适合发展农业,而且陆上交通不太便利,也不适合发展工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地方有茶叶,而且沿海。
从福建输出的茶叶,占据了大乾茶叶出口数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
凭借着茶叶出口,再凭借着沿海的港口做港口贸易,经济发展的倒也算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