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有点吃惊,蔡琰竟然直呼曹操的名子。八一??中文w?w?w?.?8?18z?w1.?c8o8m?而蔡琰其实也是在拼运气,拼张仁是不是真的像传说的那样善良,所以把自己的想法完全告诉了张仁。
张仁惊道:“愿来你有这么多的苦衷……”
蔡琰道:“我现在已经嫁给了你,就是你的人。对于婉儿让出正室我也心有愧疚,只希望你们能体谅我一些。现在明面上我是正室,但在我愿意在暗中奉婉儿为正室……可以吗?”
张仁现在到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搔头笑道:“简单点说,你虽然名义上嫁给了我,但只是想在我这里寻求保护,不会委身于我的啦……没事没事,我都说我没女人缘的嘛,你和我说清了我反到觉得自在了许多!回头我和家里人暗中说一下,相信都会体谅你的……你早点休息,我不会碰你的。我还是去婉儿那里睡吧。”
蔡琰道:“你……不在我这里过夜?”
张仁道:“老实说,我也很想。不过你就是想得到应有的尊重,我又何必强求你?”
蔡琰道:“你对我不动心?”
张仁道:“说不动心是骗人的……”
蔡琰怔了一下,上前轻轻拉住张仁道:“我既然嫁给了你,就是你的人……只要你能好好对我,我就心满意足了。至于夫妻伦纲,是理所当然的事,你新婚之夜跑去别的地方,那我……”
张仁无言以对,只是呆呆的看着蔡琰,蔡琰也闭上双眼不再作声。许久,张仁轻轻抽去蔡琰的衣带,解开蔡琰的罗裙。蔡琰美丽的身体展视在他的面前。蔡琰轻轻的颤抖了一下,并没有反抗。张仁把她抱上床,尽可能的温柔以对……
――――――
次日醒来,张仁刚想起床漱洗,婉儿已经端着水进房来,正好蔡琰也醒来。
二女异口同声的叫道:“姐姐早!”
同时一楞,剩下张仁在那里搔头。
拉过二女,把蔡琰的事详尽的说了一遍,最后说道:“我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婉儿道:“蔡姐姐既然是正室,年纪又大我几岁(建安元年婉儿十七岁开始跟着张仁,现在是建安四年,婉儿二十一岁),当然是我做妹妹。”
蔡琰有心推让,张仁道:“婉儿不介意就好,昭姬你就当姐姐吧。反正都是一家人了。”
蔡琰拉过婉儿谦意的道:“婉妹,姐姐对不起你。”
婉儿道:“哪里的话,婉儿不过是侍女出身,当老公的正室一直觉得不合适,现在姐姐来正合适。我做侧室反到心安不少。”
蔡琰奇道:“你叫夫君什么?老公?”
张仁在旁边一直插不上话,这会儿终于有机会开口道:“是我让婉儿这么叫我的。昭姬,我昨天也不是让你直呼我的表字吗?我是真的听不惯夫君这个叫法。”
蔡琰眉头微皱道:“在家里怎么称呼到无所谓,可是出去这样叫的话未免有些离经叛道。婉妹没有在外人面前这样叫过你吧?”
张仁仔细的想了想道:“刚开始的时候在外人面前还是称我大人,不过后来叫顺了口,就一直老公老公的这么叫……”
蔡琰道:“夫君,也许我不该多嘴,但有些话真的很想说。”
张仁道:“没关系,你说吧。”
蔡琰道:“我才刚来,对你的事也还并不是很了解。但是觉得你日常的行为举止未免太过放荡不羁,总给人一种恃才傲物的感觉。虽说你并不是那样的人,但别人并不知道你的为人啊,你的行为举止会让人心生不满的……”
“啊!?”
张仁穿越来五年,身上许多现代人的习惯根本就没变,再加上一直只是忙于工作,身边唯一的好友也就郭嘉一个,偏偏郭嘉又是个不拘行简的主;另一个荀彧是与他共事已久,清楚他只不过是个人习惯不一样,也从没放在过心上;自家这几号人又全是对他盲从一般,说起来还真没有谁认真的提醒过他这方面的事。现在蔡琰加进来一提点,张仁身上冒出冷汗――他以前没注意的事太多了,莫明其妙的得罪了人可能都不知道!
一想通这点赶紧把蔡琰拉进书房,把自己所做过的事一件件的说给蔡琰听,蔡琰听得大摇其头,对张仁许多行为处事上的不足加以指正。张仁听着这些指正觉自己的往日处事的方式几乎与眼下的时局几乎格格不入,很多地方没丢掉命完全是曹操出于爱才心态对他的包容。要知道他并没有改变周围环境的能力,想生存下去应该是他去适应环境才对,可是他却一直懵然不知。
“天那!蔡琰这一来真是让我捡到宝了!以前也不可能随时的去问郭嘉或荀彧,自己处事的方法错了都不知道。可是蔡琰一来我却可以随时问她,曹操也许是想解决掉一个麻烦,可是对我来说是给了我一个贤内助啊!”
想到这里张仁向蔡琰恭身一礼道:“为夫愚钝,今日幸得娘子指教,受益非浅。娘子当受我一拜!”
蔡琰被他的举动搞得吓一跳,连忙还礼道:“夫君言重了!”
张仁直起身,总觉得自己这样混身上下不对劲,干笑道:“昭姬,在家里的话咱们可以不用这样吗?我真的很不习惯。”
蔡琰道:“家里自然无所谓,但出门在外的话你一定要多注意这些细节。现在我把我的终身都交托在你的身上,你如果还是那样糊涂处事生出祸来,那我和婉妹又如何是好?”
张仁凛然道:“我明白了。”
蔡琰点点头,环视了一下书房,微微有些吃惊的道:“这么多书卷!我可以看一看吗?”
张仁道:“当然可以。不过这里都是我写的一些心得,全是各类民政之类的,没有什么诗辞歌赋。”
“是吗?”蔡琰随手抽下一卷展开,看过后抬起头用惊愕的目光看着张仁道:“这里的书卷全是你写的?”
张仁点点头。
蔡琰又抽出几卷细看后道:“怪不得曹操一再嘱咐我要劝你回去出仕,你的才干太惊人了!”
张仁不好意思的道:“哪里的话!我也就是懂些这个,若论及诗辞歌赋,我是拍马都及不上你啊。”
蔡琰摇头道:“那些诗辞歌赋……除了能自娱一下又有什么用?又不能用来安邦治国,到是你的这些才是真的有用,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夫……世清,曹操要你回去再度出仕,你去吗?”
张仁道:“想不去,可是感觉不去不行。”
蔡琰道:“是啊,你必须得去。如果说没人知道你的才干而被埋没是小事,至少还能过得平安。但现在曹操完全知道你的能力,你又有了一定的名望,他是绝不会放过你的,如果你强自推辞只会引来祸事。依我看你也不能在这里等,而是应该上道书信去请求出仕,这样的话曹操面子上好看。”
张仁道:“你说的是……可是我不想这么快就去啊。”
蔡琰道:“早一天去,也许就能早一天获得一分自己的权势,那就多一份平安。现在你和我是新婚,不急着去到也说得过去,但最好一月之后就向曹操提出出仕。”
张仁道:“听你的吧!至于这信……”
蔡琰道:“你是想让我来代笔吧?”
张仁道:“嗯,文辞你远比我好……”
蔡琰又抽出几卷书卷看道:“你这里有些书卷似乎写得不齐,像造纸这里就不怎么全面(那是张仁在郭嘉的存书里查到的一点资料,是不齐全),还有这个、这个……”
张仁道:“怎么你有看过?”
蔡琰道:“家父以前给过我很多书籍,也并不是只有诗辞歌赋。家父曾说,所学不可单一,百家杂学亦当有所涉及方可,因此我也看过不少杂学方面的书。”
张仁道:“那你记得多少?”
蔡琰道:“那些我记得一些,应该也有不少。有些一时想不起来,不过看过你这里的书之后也许能再记起来一些吧。”
张仁道:“那你就帮我看看我这里有哪些不足的,帮我补足一下如何?”
蔡琰道:“我也正有此意。”
张仁道:“昭姬,我想和你再商量件事。”
蔡琰道:“什么事?”
张仁道:“我想给你改个字,改叫文姬可以吗?不知为什么昭姬这个字我觉得不适合你。”
蔡琰有些不解,不过文姬这个字她到也觉得不错,丈夫提出的要求并不过份就得尊从,便点头应允。她可不知道这是张仁自己的私心,因为后世对蔡琰的称呼,让张仁对文姬的叫法远比昭姬顺口得多。
这边蔡琰开始一卷卷的细看,张仁则跑去院中想拼命大喊:“老曹啊老曹,你给我的这个宝贝太好啦!”
许昌,尚书府衙。
初冬的天气已经有了阵阵寒意,可荀彧却忙得满头大汗。他能不忙吗?袁绍讨伐曹操的檄文早已传到许昌,意味着袁、曹两家的战事随时可能会暴。不久前曹操已经抢占黎阳争取到一定的主动权,这段时间正忙着调动各方面的人员与部队做战略部署,而所有的军需供应与各类杂务基本上全落在了荀彧的身上,现在想找个能帮上点忙的人都找不到。
郭嘉嬉笑着步入大厅,向荀彧扬了扬手中的信帛道:“荀公,你那个老助手可能就要回来了。”
“老助手?”荀彧微楞了一下就明白过来道:“奉孝你是说张仁那混帐小子终于肯回来出仕了?”
郭嘉道:“除了他还有谁……哎?荀公你刚才说他什么?混帐小子?相识多年,我还是头一次听到你这样骂一个人的。”
荀彧有些气恼的道:“我这不是恨他不成器吗?也都二十七、八的人了,平时办事挺让人放心的,可脑子一热就比谁都冲动卤莽,假传军令这种事都敢去做,简直有些胆大包天。这回吃了大亏差点小命不保,本以为他会失一錾长一智,在家里老老实实的蹲上个把月等主公气消了就回来,他到整日里花天酒地的自报自弃还不想回来。闹得主公拉下面子来写信去劝诫不说,还把蔡琰许配给他让他安安心。这小子说他恃才傲物吧偏偏你我都知道他不是那种人,根本就是个不懂人情世故与处世之道的主!这几个月我偶尔想起他来真想冲去他家里扇他几记耳光,既想打醒他又想出出心里的闷气。”
郭嘉笑道:“看来荀公还真不是一般的生气嘛!”
荀彧白了郭嘉一眼道:“你这郭大浪子也好不到哪里去!现在就快要和袁绍开战,看谁都忙得一团糟,就你一个人还能悠闲的四处乱逛。”
郭嘉双手一摊道:“没办法啊!现在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我也帮不上什么忙。要不我现在就来帮你处理一些公文什么的?”
荀彧道:“免了!若论两军对阵时出谋画策可能没人是你的对手,但是处理这些政务你却不怎么样,搞不好还越帮越忙,就上次找你来帮忙你居然能趴在那里睡着了。唉,说起来还是世清在身边的时候我最省心。”
郭嘉收起了笑脸道:“荀公,说真的我们是不是对世清要求过高了点?或者说一直以来都对他有些误解?”
荀彧道:“怎么说?”
郭嘉道:“凭心而论,世清给我们的映像一直是个很能干的能吏,不知不觉的我们把他当成了和你我一样的士族,却忽略了他的出身。”
荀彧道:“世清的出身吗……细想一下确实有些强求他了。他出身贫寒,自小并没有读过什么书,不怎么明事理,也难怪会做出些出格的事。”
郭嘉道:“正是。你我与他相交甚深都会忽视这一点,更何况其他人?我们了解他的为人,欣赏他的才干,不曾计较过他的出身与他论交,可其他的人会不在意他的出身吗?再加上世清一直以来都那么能干让人放心,我们两个都往往会忘了在关键的地方提点他,而其他计较他出身的人又哪里会去提点?不落井下石都是好的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