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兹联的庆祝活动,在球场上持续了一会儿之后,也便结束了。 小球员们鱼贯走进更衣室的时候,卡森却突发奇想。 “伙计们,我们干嘛不再来一次聚餐呢?”
他站到了更衣室中心,“还在比利酒吧!”
经历了上一次聚餐之后早已食髓知味的小球员们,瞬间就被卡森的提议撩拨到了心里,更衣室里一时间鼓噪了起来。 “这个主意太棒了!”
“我举双手赞成!”
“李做的羊肉,一级棒!”
李维苦笑了下,把缠着绷带的左手臂往前拱了拱,“其实我也很赞同斯科特的建议,但我都这样了,恐怕没法做菜了。”
“没事,我知道李已经教了比利酒吧的厨师不少菜,而且李虽然不能做饭,到时候还是可以在旁边指点嘛。”
出声的是列农,作为室友的他,自然对李维兼职的状况更清楚。 李维有些无语地捂住了额头,阿朗你非要拆自己室友的台么? 群情激动之下,他也只好答应了。 唉,这帮子球员还是年龄太小了,不知轻重,若是埃迪在这里,恐怕就会制止他们使唤李维这个伤病号了。 不过,李维倒也并不是真的在意聚餐这事,毕竟如列农所说,自己不用亲自动手,最多指挥一下就行了。 这时候他心里想的,更多的还是另一个他想要表示感谢的人。 如果没有顾晓菡的开导,他或许都不会有这次上场的机会。当然,这是他自己以为了。 可惜,这种私密的球员聚餐,肯定是不能请她来了。自己的伤势,估计短时间内也下不了厨,只能等一段时间了。 ※※※※※※ 从曼彻斯特回到利兹,已经是晚上了。小球员们自然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但李维却还是不得闲,责任心极强的队医埃尔文,直接拉着他去治疗室做了一遍详细的检查,然后才放他回家。 等回到家里,两个室友都已经睡下了,李维匆匆洗漱上了床,脑子里却还是平静不下来。 倒不是因为对伤情患得患失,虽然埃尔文在检查时凝重的表情已经让他有些不好的预感,但那种情况,即使重来一次,他也不可能改变自己的选择。 他可不希望自己坐在场下眼睁睁看着球队失利。 那种无力感,他已经体会过了,他不想再体会一次了。 此时的他,脑子里想的,却是那个平日里时常吐槽的系统。 虽然他对系统总是怨言颇多,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场胜利,甚或是这个赛季后半段的逐渐成长,恐怕有一半都要归功于系统前两次奖励的功劳。 没有肇俊喆的基本功和意识,他青年队的处子秀都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而没有和梅西的对抗训练,他也不可能在面对理查德森这种反击好手时显得游刃有余;当然帮助最大的还是米克尔的护球技术,这场比赛中利兹联的扳平进球正是拜其所赐。 他开始对系统报以更高的期望了,如果有一天能从系统里学到全世界,不对,应该是史上所有巨星的绝技,那会造就怎么样的一个传奇啊? 如果一个人,可以身兼小罗的技巧,米哈的脚法,梅西的人球结合,C罗的头球,齐祖的视野,鲁伊·科斯塔的传球,因扎吉的跑位,马克莱莱的卡位,巴雷西的预判,喔,简直不敢想不敢想! 当然,这也就只是幻想一下而已,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即使系统真拿出这么多奖励,李维也不可能真的能面面俱到。 但最起码,李维已经开始对系统重视起来了。 可是这破系统,你不指望他的时候,还能有点惊喜;指望他的时候,却连屁都不放一个。他原本以为闯入青年足总杯决赛,至少能获得一次任务机会吧,可这玩意儿却比女神都高冷,连句“呵呵”都不留给他。 到底怎么样才能再触发下一次任务啊? 李维有些头疼。 怀揣着对系统的怨念,他进入了梦乡。不过,在他已经熟睡没有知觉的时候,脑海里似乎传出了一声轻笑。 若他还保持清醒,或许能听出来,那好像就是“呵呵”...... ※※※※※※ 利兹联闯入青年足总杯决赛,对于青年队的小球员们当然是值得庆祝的大事,他们在比利酒吧的聚餐自然又是宾主尽欢的一餐,这便按下不表了。 不过青年队的比赛,即使是青年足总杯半决赛这样的关键赛事,放在英格兰足坛,也实在掀不起什么浪花,李维也不可能因为这一场球就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但这场球,终究还是为他赢得了更多的关注。 除了每天来到索普阿克的球迷变多了以外,原本只会找列农们要签名的球迷,现在居然也有一些来找李维合影了。 当然,李维并不能肯定,他们到底是因为那场比赛的缘故,还是因为他这个东方人在这里显得太过特别。 除此之外,一些李维暂时还不能目见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着。 颜若,《足球半月谈》杂志驻伦敦的记者,兼编辑,兼翻译,兼办公室主任,兼清洁工,兼......总之这个站点只有他一个人而已。 相比于《体育周刊》和《足坛周报》之类在英国各处有常设站点或是特约撰稿人的大型刊物,《足球半月谈》这家即使在国内也没什么名气的小杂志社,在英国的力量可以说是弱到能忽略不计了。 所以颜若平时也不可能拿到什么独家新闻,只能跟在两家大报社后面捡些剩饭吃,再不然就是当个二道贩子,把英国本地报道的消息翻译成中文发往国内。 对于这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来说,在英国的五年岁月或许完全可以说是蹉跎时光了。初到英国的时候,他也曾满腔热血,想要在舰队街占据一席之地,尽管他只有一个人,仍是成天地到处跑现场,足迹几乎遍布英格兰的各大球场。 然而,很快他就发现,除了买了票现场看球能畅通无阻之外,想要给球员、教练做专访都是不可能的,甚至就连大俱乐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他都挤不进去。 对于英格兰足坛而言,他这种来自足球弱国,而且还是足球弱国里一个默默无闻小报社的记者,就像一头栽进大海的小石子,翻不起一点浪花,更没有人会看上一眼。 渐渐地,在到处碰壁之后,颜若就不再去做那些无用功了。 等到孙纪海、李秩这一波中国球员加盟英超的时候,颜若原本以为到了翻身的时候了,但他没想到,这些球星在国内的时候就有专属的记者,这次也一并到了英国。 而这些记者也把孙纪海、李秩们视作手上可居的奇货,或许国外记者还能来者不拒,毕竟国际的名气只能靠他们来宣传,但对于国内同胞的态度,就是相当恶劣了,根本不允许颜若这样的家伙染指。 这一次的打击,也让颜若对自己在英格兰的记者生涯彻底感到了绝望。 原本他也算家境殷实,像《足球半月谈》这种小杂志,根本没有财力支撑在英国设站,是颜若为了追梦,自己贴上了不少家底,才换来这一个常驻的机会。 但这么些年下来,长期入不敷出的他,也终于到了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了。 这天,颜若正在收拾准备回国带着的东西,他的办公室已然是一片狼藉了,到处堆放着各种报纸杂志,有些甚至已经发黄了,显见得颜若已经很久没有打理了。 他原本打算今天把这堆垃圾一并扔了,但就在他抄起一沓旧报纸的时候,却从中飘落了一张。 他正要捡起来,却在那张报纸的左下角看到了一张图片。 那大概是球门后面摄像机的视角,画面定格在一个身穿白色球衣,黄皮肤,黑头发的小球员高高跃起,以一种战斧式的姿态,狠狠击中皮球的刹那。 颜若有些意外,虽然只瞟了一眼,但他很确信,这是他从未在英超见过的亚洲球员。只是不知道是中国人,日本人,还是韩国人? 他捡起了那张报纸,是一张《曼彻斯特晚报》,日期是昨天的。这倒也不意外,他订阅的英格兰各大报纸,一直到今年年底才到期。 所以虽然这里已经乱的像鸡窝一样,送报人还是尽职尽责地送到了,只是颜若完全无心细看,全都甩在了这堆垃圾里。 颜若找到那张图片旁边的报道,认真地读了起来: “昨天下午进行的青年足总杯半决赛第二回合的较量中,利兹联青年队2比1战胜了曼联青年队,以两回合5比4的总比分成功挺进决赛......” “......利兹联青年队中的超新星,今年年初刚刚加盟球队、年仅16岁的中国球员维·李,打进了制胜球,并且策动了第一粒进球,是本场比赛利兹联取胜的头号功臣......” “图为维·李打入绝杀的镜头。”
“......本赛季青年足总杯决赛的第一回合,将在本月17日在河畔球场举行。”
维·李?李维? 颜若不清楚那份报道里,是按中国人的习惯还是西方人的习惯来介绍姓名,所以并不确定这个小家伙的姓名,当然李维这个名字的可能性恐怕大一些,但也不排除姓韦之类的可能。 不过有一点他完全可以确定,这是个他从来没听过的名字,不对,应该是所有中国体育媒体都没有听说过的名字。 虽然已经打定主意要回国了,但对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他还是很有自信的:他没有听过这个名字,那就意味着绝对没有知名的体育报刊报道过这个小家伙。 也就是说,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同胞,很可能是个还未开发的处*女地! 颜若欣喜若狂,这也许是他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机! 他几乎想要立刻就去买前往利兹的火车票,不过打开兜里皮夹的一瞬间,仿佛兜头被浇了一盆凉水。 他的积蓄已经花的差不多了,租的房子也只剩不到半个月了,手里的钱扣掉买回国机票的部分,只够他半个月的生活开销。 算了吧,这个小家伙早晚有一天会被人发掘的,不对,现在《体育周刊》的那些人应该就已经发现了吧。他们的人手可不像我这么窘迫,不可能错过这样的消息,说不定现在他们的记者就已经在去利兹的路上了。 就算我赶过去,又怎么可能抢得过那些大杂志社呢?何况还要耗费他本就不多的盘缠。 冷静下来的颜若颓然地把那张报纸塞回了原处,准备继续收拾,一抬头,却看到了办公桌后墙上的海报。 那是1998年法国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中,千里走单骑打入成名进球的追风少年——迈克尔·欧文。 彼时才18岁的欧文,是那样的意气风发,是那样的无所畏惧!阿亚拉和萨内蒂那些成名已久的后卫,都在这一球里变成了他的背景板。 而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颜若,就是在那场球后下定了前往英国的决心。 那时的他,也许就像那时的欧文一样吧,一样的年少轻狂。 一个人,一个包,异国他乡,自力更生,终究,是在这个离家万里之遥的地方扎下了根。 若不是心里爱极了,又是什么能支撑他走到那一步呢? 可现在,难道都要抛弃了吗? 那些我所挚爱的,所牵挂的,所追求的东西,难道都要扔掉了吗? 难道我就只能回国,在那个三流的小杂志社里,每天做着重复的复制粘贴的工作,以希冀能养家糊口吗? “不,我不甘心,”他紧紧攥住了拳头,喃喃自语着,接着又把目光投向了墙上,“换成是你会怎么做呢,迈克尔?”
“我想,那时的你,一定是会冲过去吧,就像你在面对阿亚拉的时候一样,对吧?”
颜若闭上了双眼,眼眶已经微微有些泛红,然后仰起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等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那里面,似乎又有了光。 从那堆旧报纸里,他再度抽出了那一张《曼彻斯特晚报》。 “就让我,最后再任性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