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尊师孔仲尼 > 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行人出马

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行人出马(1 / 1)

鲁侯接过书信只轻轻扫了一眼,便惊得失声喊道:“什么?!”

他转眼望向宰予,连声问道:“宰子,这消息可信吗?”

宰予道:“古谚有云:民保于信。下臣又怎么敢用这么重大的事务欺骗您呢?”

季孙斯等人听到二人的对话,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到底是怎么了?”

“晋国内部是发生了何种变故吗?”

鲁侯也不回答,而是将那封书信交给堂下传阅。

季孙斯等人看完了信,一个个也变了脸色。

“宋国的乐祁居然死在了归国的路上。”

“他因为卷入晋国内部的争斗,被羁押在晋国长达三年,现在范鞅好不容易松了口,谁知道居然……”

“乐祁是因为赵鞅求情,再加上卫国叛晋,各个盟邦也因为此事与晋国离心离德。范鞅顶不住压力,这才答应放人。你们说,乐祁的死会不会……”

“倒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毕竟乐祁死后,范鞅作为执政卿,最先想到的居然不是如何善后,而是派人去抢夺乐祁的尸体,打算借他的尸身来要挟喝令宋国,这实在是……”

孔子读完了信,也是免不了合眼长叹道:“礼崩乐坏啊!”

宰予见到各位大夫们的火气都被撩起来了,这才适时出列请愿道。

“宋国为了能够迎回乐祁的尸身,必然不敢马上背叛晋国。但晋国作为大国,先是在盟会上羞辱卫国,后又挟持宋国上卿的尸身。

而我国的阳虎在败亡之后,也得到了他们的收留。我听说,晋国之所以收留阳虎,是打算借此观察我国的态度。

如果我国听从晋国的调遣,那么自然皆大欢喜。如果我国背叛晋国,那么晋人就打算派出军队护送他回国,让阳虎重掌我国的大政。”

宰予说到这里,季孙斯的脸顿时黑了下来。

宰予接道:“现在,晋国能够决定由谁来执掌鲁国的朝政。那么今后,是不是晋人也可以决定应该由谁来担任我国的国君呢?”

此话言毕,鲁侯的脸色也变了三变。

晋国能不能决定由谁来做鲁国的国君,这一点他深有体会。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鲁侯宋就是由晋人拥立的。

当初他的兄长鲁昭公在晋国病逝,按照规矩,鲁侯应当由昭公的儿子公衍或者公为继位。

然而,三桓与公衍、公为交恶,所以就给范鞅行贿,改立了昭公的弟弟公子宋。

虽然鲁侯能做上这个位置,离不开晋国和范鞅的帮助。

但感谢,也得分时候。

从前他不是鲁国的国君,当然希望晋国能插手鲁国的内政。

现在他就是鲁国的国君,晋国如果再干涉鲁国的内政,那就别怪他翻脸不认人了。

且不论晋国这两年对宋国和卫国干的那点破事,就单说晋国容留阳虎这件事,鲁国也不能忍。

卫侯之所以一直对晋国抱有怨气,除了晋人在几次盟会上看轻卫国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晋国曾多次收留卫国的叛党。

卫侯的爷爷卫献公时,卫国上卿孙林父便带着封邑投靠了晋国。

有了晋国在后面帮他撑腰,卫国丢了城邑也只能忍气吞声,丝毫不敢进攻孙林父。

而卫侯这一代,齐豹、褚师圃等人发动叛乱,失败之后,也是晋国收留了他们的党羽。

从前盟会上,鲁侯还能安慰安慰卫侯,劝他心胸放开阔,做人大度一点。

但现在,这事发生在自己头上,鲁国上到国君下到庶人,谁也大度不起来了。

鲁侯和季孙斯都已经死心了。

但孟孙何忌却依然对晋国抱有一丝幻想。

他问道:“可容留阳虎也未必代表了晋国的意思呀?各国之间常有往来,战败后逃亡邻国也是常事。不如再继续观察一阵,如何?

晋国与齐国将要兴起战事,到时候,势必会要求我国配合晋军出击。那个时候,我们可以要求晋国交出阳虎。如果他们不交,那时候再背叛晋国也不迟。”

孟孙何忌的疑虑也早在宰予的算计之中。

他开口道:“孟子此言差矣。如果晋国派人与我国重申盟誓,要求我国一同出兵讨伐齐国,到了那个时候再背叛晋国,恐怕就已经太晚了啊!”

孟孙何忌问道:“怎么会晚呢?”

宰予道:“如果盟会时,晋国交出阳虎,自然皆大欢喜。可如果晋国不交,难道鲁国还能当场背叛晋国吗?”

孟孙何忌想当然的回道:“当然不能了。我们应该回国后,再进行背叛。”

宰予笑了笑:“孟子能想到这一点,晋国的范鞅又如何想不到呢?以他对待乐祁的做法来看,如果晋国不打算送还阳虎,恐怕范鞅便会立刻在盟会上将参会的国君与大夫们全部抓捕。

如果他用这些人的性命来要挟鲁国,难道我们还可以背叛晋国吗?如果我国即便如此,还是打算背叛晋国,那付出的代价又是否太大了些呢?”

宰予话音一落,孟孙何忌虽然感觉好像有哪里不对,但一时之间又想不明白。

而季孙斯对于是否应该背叛晋国也十分犹豫。

如果仅就范鞅最近做的那些事来看,这简直就不能算个人。

可季氏和范氏的关系,同样不是一般的铁。

当年为了不让昭公回国,他的父亲季孙意如可是没少给范鞅塞钱。

虽然在季孙意如死后,季氏与范氏的往来渐渐少了,但毕竟也算是多年的盟友。

季孙斯觉得,有些事还是最好私下派人找范鞅打探清楚了比较好。

只不过,他的反应也在宰予的预料之中。

如果真让季孙斯打探清楚,那他的计划可就彻底凉了。

因为收留阳虎的并非范氏,而是赵氏。

但由于他方才的一系列误导发言,导致大家以为干这事的是范鞅,进而使得在场的大夫们怀疑起这位晋国执政卿到底是何居心。

所以,宰予今日必须速战速决。

如果不趁着这段时间把背盟的事情定下来,那又不知道得拖到猴年马月了。

宰予轻轻咳嗽了一声,早就与他通过气的叔孙州仇听到后,立马有了反应。

叔孙州仇之所以答应帮宰予的忙,就是因为叛晋投齐同样符合叔孙氏的利益。

叔孙氏的封地都集中于鲁国的西北部,去年鲁齐打一仗,叔孙氏蜕了半层皮。

别的不提,单说国夏、高张割的那些粮食,原本可都是属于叔孙氏的财产啊!

叔孙州仇强打精神开口道:“下臣以为,孟子与宰子说的都有道理。但是菟裘大夫毕竟还是太过年轻,处理政务的经验不足。

与之相反的是,孟子老成持重、足以谋国。国君不如听从孟子的谏言,先观察一阵,然后再做判断。”

众人听到叔孙州仇的话,不由眉头一皱。

怎么回事?

叔孙州仇不是同宰予站在一起的吗?

这怎么还劝国君听从孟氏的建议呢?

大家正在疑惑之际,叔孙州仇又开口了。

“如果晋国要求我国出兵,国君您也可以派遣经验丰富的孟子前去主持盟会。

如果晋国愿意交出阳虎,那自然好。

如果晋国不愿意,那么以孟子的贤德,就算他被范鞅扣留,想必也不会屈服于晋人的淫威之下。

我叔孙州仇虽然不才,即便伤势未愈,也愿亲领大军,前往讨伐晋国,为孟子复仇。”

孟孙何忌闻言眼睛一瞪:“欸!叔孙子,你这话……我何时说过,我要去与晋人盟会了?”

叔孙州仇假意咳嗽道:“孟子提的建议,难道您自己都不愿践行吗?况且晋国作为大国,想必最多将您囚禁,不可能真的杀掉您,失去体面的。”

晋国到底体不体面的问题上,叔孙氏是鲁国最有发言权的。

当初,鲁国派叔孙穆子去虢地参加由楚国、晋国共同主持的春秋‘g20’峰会。

这次会议的主题呢,也很简单,主要就是重申五年前各国代表在宋国签订的互不侵犯的盟约,顺带着搞点文艺演出,感慨一番和平的可贵。

结果盟会期间,鲁国执政卿季武子在事先未曾告知叔孙穆子的情况下,公然违犯盟约规定,派兵攻打莒国。

这下子可彻底激怒了主持盟会的晋国和楚国了。

他奶奶的,我们正在这里重温弭兵和会的会议精神,倡导世界和平、天下一家亲呢!

你们鲁国悍然发动战争,这不是打我们的脸吗?!

不给你两个逼兜,你小鲁真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于是就准备把叔孙穆子抓起来杀掉,作为对鲁国的惩戒,也顺带着发挥一下两国作为天下人权警察的监督作用。

当时,晋国执政卿赵武的副手乐王鲋找到叔孙豹,向他表示:“只要你的意思到位,我可以帮你平事。”

然而,叔孙穆子却断然拒绝了他的提议。

叔孙氏家臣还以为叔孙穆子是爱惜财物,于是就劝他给乐王鲋一点好处来消弭灾难。

不给的话也行,那咱们就麻溜地逃走吧。

结果,叔孙穆子却说:“参加诸侯会盟,是为了保卫社稷。如果用财货免祸,抑或是逃走,虽然我个人的性命能够保全,但鲁国必然遭到进攻。与其让我个人免于祸患,不如换取国家的太平!”

赵武听说此事后,深为叔孙豹的大义所感动,于是就决定帮叔孙豹说话。

这时候乐王鲋却跳出来说:“鲁国背盟,如果不处死叔孙,难儆效尤。”

赵武则斥责乐王鲋:“临危不忘国家为忠,知难而不弃职守为信,为国而舍生忘死为贞,以忠、信、贞谋事为义。

人以忠、信、贞、义立身,岂可处死?

甘于牺牲而谋国家,能不去爱惜吗?

臣子爱国家,大国不失权威,小国不被欺凌。

若叔孙豹能得善终,足以引导人臣如何为臣。

如此以来,国家岂会衰败?

不救助好人、不处置歹人还怎么端正法纪?!”

于是,赵武在盟会上,向楚国令尹王子围求情:“鲁虽有罪,然而叔孙不逃避惩罚,也可谓是畏惧了大国的声威,敬畏大国之命!

赦免他,足以勉励各国臣子。如果楚臣在内不避责任,出外不避危难,您还会有什么忧患呢?

忧患就是由于不承担责任,拈轻怕重造成的。能如此,则无患也。不安抚如此贤人,又如何向他学习?

叔孙豹,可谓贤臣,赦免他,以慰贤人。

盟会诸侯而赦免有罪、勉励贤人,以后还有谁敢不敬仰楚国呢?

何况国之疆界变化无常,前代的三王、五伯都曾发布政令,划定各国边境,并在那里设置官员守卫,建立标志,并清清楚楚记载在章程法令之上。

谁越过边境,就将受到惩罚,即便如此,仍然难以使各国的边界永久固定。

虞与三苗的争端,夏与观、扈的战争,商与姺、邳的口舌,周对徐、奄的征讨,都是因此而兴起。

没有贤能的天子,天下诸侯竞逐,推举盟主来主持道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边境岂会不变?

边境上的城邑,归属不定,有什么常规?

莒、鲁两国争夺郓地,旷日已久。

如果对他们的国家没有大的妨碍,可以不去管。

这样,既避免了麻烦诸侯出兵讨伐,又可以通过赦免了善人,引导别人呀努力向善。

希望您慎重考虑一下!”

因为赵武的坚决请求,所以楚国最终答应赦免了叔孙豹。

但这件事如果真的追根溯源,可不是赵武所说的无心之失。

这就是季武子想要借晋国和楚国的手除掉叔孙穆子,打击叔孙氏的势力。

要不是叔孙穆子一身正气,再加上赵武又是个厚道人,那还真让他得逞了。

有叔孙穆子的前车之鉴,孟孙何忌哪里敢去和晋国盟会。

首先,范鞅肯定不如赵武仁义,而他孟孙何忌也不如叔孙穆子那般君子。

可季孙斯和叔孙州仇这俩王八蛋却和季武子一样厚颜无耻。

孟孙何忌赶忙开口道:“我忽然觉得,还是宰子说的有道理一些。”

季孙斯仍然不放心:“可……”

孟孙何忌听到他出声,赶忙一脸笑容的转头问道:“那不如季子你去?”

“我?如此重任……只怕……”

叔孙州仇可不给他推脱的机会:“如此重任,也只有身为执政的季子能够担当啊!”

季孙斯被他俩逼到墙角,望着他俩的笑脸,心里直骂娘。

“我……我也觉得宰子之言颇有见地啊!既然群臣都觉得宰子的说法可行,不如就按照宰子的建议行事,如何?”

鲁侯见三桓终于达成一致,便起身问道:“那……既然要与齐国和谈,诸位觉得,应该派谁出使齐国呢?”

与方才不同的是,这回三桓可长记性了。

他们齐声应道:“自然应该派遣大行人出马。”

------题外话------

一个读者投票时思虑太多,就会失去投票的乐趣。

——节选自《宰予日记》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学霸陆青芽 爸,这好像是北宋 迎娶皇后,竟让我这假太监帮忙?你是猪吗! 我在亮剑卖装备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坐望南山 逍遥小将军 代号惊蛰 御史大官人水里捞鱼 次元巨龙 新妖孽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