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多连科和伊凡在芬兰活动的第三天,他们遭遇了一队24人的德军小分队,那是他们在芬兰第一次碰到德国人。81Δ中文Δ网ww『w.Δ经过整整两个小时捉迷藏式的战斗,希多连科两人彻底让这支小分队成为了历史,还俘获了一名正要随同小分队返回指挥部的德军参谋。
只用了1o分钟,希多连科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也正是因为这点他决定提前结束两人的后方游猎返回防御线,最快度将情报报给上面。
林俊很高兴自己手下获得这样重要的情报,这是在往他脸上贴金。让伏罗希诺夫去负责这件事非常合适,元帅同志精明着呢,不会吃亏搞出问题。
说完这点,林俊向所有人通报了一周来后勤供应、战争动员和军队的损失情况:虽然是粗略、还缺少详细内容的统计,红军的损失还是让统帅部的人心里都阴沉沉的。
就一周,部队损失人员都已经过4o万!而物资和装备的消耗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已经出后勤能够快补充的极限!前线就是个血肉大磨盘、从古至今最大的绞肉机,双方都在不要命似的往里砸部队和装备。
那可是几十万经过锻炼的优秀部队,不是没经过训练的炮灰,任谁心里都会阴沉沉。
现在在全苏各地的新兵训练营,上百万优秀的年轻人向着军旗宣誓:“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公民,在加入武装部队之际,庄严宣誓:我保证成为一名正直、勇敢、遵守纪录和百倍警惕的军人,严守军事机密和国家机密,无条件地执行一切军事条令和指挥员、长的命令。
我宣誓要认真地学习军事,全力保护军用物资和人民财产,誓死忠于人民,忠于苏维埃祖国和苏联政府。
我时刻准备着遵照苏联政府的命令保卫我的祖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并且,作为武装力量的一个军人,我宣誓要勇敢地、机智地、忠心耿耿地和光荣地保卫我的祖国,为取得对敌斗争的彻底胜利,不惜流血牺牲。
如果我违背我的这个庄严誓词,我甘愿接受苏维埃法律的严厉制裁以及劳动人民的痛恨和唾弃。”
现在苏联面对的德军野战部队军龄最短的士兵是194o年秋应征入伍的,1941年春天应征入伍的新兵则作为军队的预备役,根本就没开到前线,也就是说苏联面对的德军基本上都见识过什么是战争和死亡。如果不是这两年来的变革,红军1941年3—4月应征入伍的新兵就会马上编入野战军,边防军中一年期士兵占战前普通士兵总数的2/3以上,其中一年期士兵里,1941年应征入伍者居半数。更有甚者,很多人到战前尚未来得及履行宣誓仪式,正因为这点,他们到敌人进攻时尚未真正武装起来。
但两年来的两次大规模扩军,让红军里的情况好转了很多,至少去年才征召的一年期兵比例在一个正常值内,而且由于上层的干预,军队里期服役一到两年的士兵比例很高,这些老兵都是军队的骨干!原本在39年、4o年就该退役的士兵中有过百分之九十留在了军队里,这也导致军队里军士比例的偏高(当然相对于和平时期而言。),军队工资支出多了很大一部分。
为了留住具有战斗力、良好军事素质的老兵,保持军队基层的有效战斗力,林俊可不在乎让他们从领取津贴变成拿工资,这值得——相对于装备生产要花的钱,军人工资、津贴对财政的压力只是小意思(全世界都差不多,当然除了美国大兵的特殊情况。)。
新兵需要足够的训练才能成为相对合格的军人,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那还得经过战争的考验,把一个光有热血的年轻人训练成合格士兵不是一时一会就能做到的,对此林俊要为兵员的素质而欢呼——多年以来的群众性国防工作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别看“历史上的苏联”在战争一开始完全被动,士兵素质似乎一塌糊涂,但那是当对于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比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别以为苏联人当时文化素质都低,十年级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这还是义务教育!),更重要的是征召的新兵中大部分可不是什么军事素养都没有的“纯粹老百姓”。
美国人大学生多,英国人、法国人“素质高”,分化程度高的兵员训练起来又好处,至少掌握技术装备优势明显,但那也是要时间和精力的——英美有时间,可怜的法国佬可没时间,就是新兵都是博士组成也是白搭,因为面对是德军,它不会给你时间。光有文化、没有军事底子的新兵什么都不是,当国家必须要将新兵送上前线,没得选择时(什么,训练完了在上前线?大学生不能当小学生用,太可惜?大材小用?不好意思,那会国家都完蛋了,没必要了。),子弹不会因为你的毕业证绕着弯走。
苏联就做的很好,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有组织对劳动人民进行普及军事训练,比如从1927年开始,苏联就有了一个全国性的“苏联国防及航空化学建设促进会”。
在三十年代末,苏联各级政府(乡以上政府,苏联也有“乡”这个行政级别单位。)就一直在开展“劳卫制”、“伏罗希诺夫射手”和“卫生为国制”等国防证章的考核制度,有具体的标准,基本上是全民运动。
在苏德战争爆前,仅“苏联国防及航空化学建设促进会”在全国就有十五万六千多个小组、两万六千六百八十个小队和三千五百个中队。有8ooo多名不脱产的青年在航空俱乐部受训,三万多人学会了如何驾驶******。国防委员会在去年还作出了对16至5o岁的所有苏联公民实行义务军事训练的决定,而且已经实行了大半年,各国防团体已经为军队先期培训了大量的滑雪兵、射手、狙击手、摩托车手、司机和护士——今年初征召的新兵可不是连枪都没摸过、连基本军事尝试都不懂的“新兵蛋子”。
实实在在的群众国防工作的开展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为苏联提供了上千万随时都能征召、已经有一定军事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后备兵员,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是巨大的战争潜力。
现在小伙子们离开了工厂,妇女同志已经成为很多厂矿企业的主力,同志们正在忘我的工作,连已经退休、年纪大了不能参加农庄劳动的同志也自的组织起来,在为前线做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老太太们把做靴子、袜子和衣服的看家本事拿了出来,而老大爷和妇女同志们们接过了小伙子们驾驶拖拉机、给农田浇水、城市卫生等一切可以代替的工作。
城市居民、农庄社员都在踊跃向苏维埃捐赠自己的存款和贵重物品,只要是前线需要的,同志们都拿了出来,各级政府办事机构都有接受、统计和转用捐赠物资、钱物的部门——现金、国家公债券、贵重物品、防寒衣物和粮食,什么都有!
别看捐助的东西五花八门,那能减轻军事后勤生产的压力——虽然现在是夏天,但苏联的夏天不是赤道的酷暑,再说严寒马上就会卷土重来:林俊所知,就一周时间,单单在莫斯科,光皮大衣一项莫斯科人就捐助了1o万件以上!
林俊将家里的东西拿出来捐了——夫妻俩所有的存款,这在一般人看来就是个天文数字了,要不是有些东西拿出来没用,他会把收藏的战刀和毕加索的画也捐了。他这会甚至想:我的那些收藏要是在美国多好,都能换成美元或金条,那可是能换一大堆军事物资。
在全民捐助的氛围下,林俊已经没了那份到处搜集搞收藏的雅兴,“后勤大总管”当得他看送老婆的贵重珠宝还不如一箱肉罐头或一盒子弹来的重要。
其它所有高层干部都和林俊一样,没哪个藏着掖着——斯大林同志和副统帅都把自己的老家底翻出来了,哪个再小气那就是不折不扣犯错误!像伏罗希诺夫捐的可比林俊多的多,谁让他家底子实呢?
当然,林俊不会提议老婆把她的手表给捐了,虽然那只伦敦买的百达翡丽都能换辆英国坦克,但也要能换才行,更不用说林俊根本就没打算为战争物资付钱,再说武金斯卡娅一直就戴着那只名表,因为它就是再值钱也就是只计时的手表,难道还要花钱再去买一个?
林俊没打算付钱,但付一点有时也难免——别认为一堆卢布到了国家手里没用、变不了物资,天文数字捐助的本国现金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转意义重大(复杂的不说,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一点:手里有卢布,林俊就能买东西,没钱了,他就不会买,而这个购买力就在国家手里,可以给前线,相同的物资就更多的用到了战争上。)。(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