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尘国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活动过了,这次他们可是倾巢而出啊。
李浮尘说完下面的大臣们议论纷纷,
白真:诸位不要着急,我们浮尘国多少年过去了,多少次大战没有胜利过,难道敌人换成了当今的强国就一定会输吗?诸位不要忘了前几次他们是如何被我们打退的。
一位大臣半信半疑的问到:可是听这次的情况和君主的描述看起来比之前可是要威力大上不少啊!我们前几次虽然胜利了,但是损失也不小啊!如果这次万一我们没赢他们可是会疯狂的报复啊,说不定还会一直守在地下入口处,让我们一辈子也上不来啊。
刚刚安静下来的人群中又开始躁动,
其中一位武将大怒拔出了刀:大胆!你什么意思?难道你的意思是,我们这么多武将和白真白将军都敌不过他夏弥国那些家伙。还是说你认为君主大人不能保护好我们。
刚刚哪位大臣叹了一口气:不是啊,李将军你冷静点,我没有那个意思,如果是我是那样的意思,那我,那我。大臣已经急得说不出来话了。
李浮尘:李子亦,不要吓唬人,你们是武将他们是文臣,你们都有各自的分工他的工作就是提出意见,你不要如此吓唬他。
哪位将军一听君主这么说立刻将拔出的刀放回了刀鞘中:臣,听令。
李浮尘又开始安抚起文臣们:诸位不要害怕,我知道这次成功将敌人打退的几率不大,但是一切事情都要靠努力去奋斗,如果我们现在退缩那还有什么意义。我们之前打过的那些仗死去的那些战士,也会失去他们的意义。
李浮尘这话既鼓舞了士气和人心同时也安抚了这些大臣们的担心和决心。
大臣们已经低下头默不作声,武将们已经摩拳擦掌准备一战了。
李浮尘继续开口道:诸位,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逃!还是投降或者是进入地下城。可是各位有没有想过如果逃了,我们能逃到哪去,我们一起的民众他们应该怎么办。
再说投降,那是最愚蠢的做法。我们努力奋战了这么久,为的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投降?如果我们想投降,我们早就这么干了,压根不用死那么多人。而且就算我同意投降,你们问问这些市民和武将他们答应吗?
下面以李子亦为首的武将开始怒吼:誓死不降!
李浮尘:最后说说进入地下城,虽然我们带着市民们一起既没有投降,也没有逃亡,但是我们难道要一辈子都躲在那地下城之中吗?难道我们躲进去他们就不会强行闯进来吗?那个时候你我难道还要继续逃吗?
李浮尘:诸位!我们有选择的权利,我们也有权利生活在阳光之下,而不是当一只缩头乌龟一直躲在那暗无天日的地下城。
李子亦:君主说的对,诸位将军现在就与我一同披挂,一起上城准备迎敌。
武将们纷纷走出大殿。
等武将们全部出去部署后,李浮尘又对下面的文臣们说道:诸位,如果这件事可以商谈,自然要有劳各位,但是很不巧,这件事已经没有了商谈的必要,我们必须要打这一仗,这样一来诸位的短板就显现出来了,我们不确定能不能胜利,但是我们一定会坚持到最后一刻。
李浮尘顿了顿继续说,诸位,我李某现在还需要诸位的帮助,诸位虽然不擅长武功和战斗但是诸位可以安全的保护所有城内市民的撤离,你们只需要躲进地下内就可以了,我想请诸位答应我。如果我们败了,我们也会死守地下城的城门。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文臣们开始激动:愿意!喊声震天。
李浮尘:好,那诸位就现在行动吧。这一次我也要披挂亲自坐镇每个城门,哪里危险我就会去哪里,诸位可以离开了。
文臣们立马退出大殿就各个地方疏通百姓,
过了不久李浮尘已经穿戴整齐了,身上的铠甲闪着耀眼的光芒。
李浮尘刚武装好往外走的时候刚好看见一个传令兵跑了过来。
传令兵单膝下跪:报告君主,敌人已经来了而且堵在了正城门正在喊话让咱们投降,
李浮尘:其他门呢?
传令兵:暂时还不清楚但是应该也有敌人。
李浮尘:和我去看看,顺便告诉全部战士一但正门开战他们也快速的攻击各个城门外的敌军,不能给敌军一点喘息的机会。
传令兵:明白了,君主,我这就去办。
传令兵起身跑开了,李浮尘迈着大步跑向正门。
正门下面是无数的敌军,他们身上的铠甲证明了其不反。而其中玉京子的军队就在整个队伍的大后方,虽然宇文兄弟几次劝他们往前站,这样可以很好的打出气势来,但是玉京子的副官和军队并不同意,而是一直坚持站在后方。
宇文兄弟也不敢逼他们,毕竟虽然自己是这次的指挥但是如果惹了玉京子,就算赢了也捞不到好果子吃。
白真站在城墙上蔑视着下面的敌军,他不认识宇文兄弟,如果认识就会发现下面压根就没有宇文兄弟的身影。
而此时的宇文兄弟想要故技重施,用上次打败天行国的方式来对付浮尘国。
他们俩个人藏进了普通军队里面伪装成士兵,而且他们离城门口特别远,即使有认识他们的,也无法看清楚。
而宇文拓所在的城门,正好就是风雷门缩守的城门。
宇文玥离宇文拓不远,他所在的城门是,苍茫宗与通灵宗共同驻守的宗门。
不一会正门底下的夏弥国军队有点不耐烦了,他们明明是来攻城的为什么还要和他们的敌人废话。
不要说是他们了,就是站在前面的老者也有点不耐烦了,但是他还是等着回应。
白真和几位将军在上面商量计策,并不回应夏弥国军队的喊话。甚至把他们当成了空气。
李浮尘终于来到了正门,白真也有所感应。李浮尘爬上城墙看着几人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