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储肉,即“国家储备冻肉”,分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
国储肉自96年开始施行,是国家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或者平抑物价波动的重要手段。遇到自然灾害,国储肉可用于紧急供应,每当猪肉资源紧缺或者价格上涨比较厉害的时候,国家也会动用储备肉来平衡市场。八壹中文網
我们在市场看到的冻猪肉,一般有三种,最常见的是肉商在猪肉行情不好的时候冷冻起来,等价格涨了再去售卖,还有就是来自进口的冷冻猪肉,受饮食习惯的影响,西方国家的猪肉需求量远低中国,有一部分便会冷冻后来到中国市场。
还有一种,就是国家向市场投放的储备猪肉。国储肉每年筹备三轮,每四个月为一个周期,也就是说每过四个月国储肉便会更新替换,将原储肉投放市场,保证入市之后的冻肉品质。国储肉都来自大型养殖基地,检疫、加工等工序要求严格,是市场上的放心肉。
国储肉的储存会经历招标工作,尤其是新起的储肉基地,会经过严格的设备、环境审查。历经近十年发展,国储肉从存储分布、养殖基地到储存基地,逐渐摸索出更完备的方案,也将在很快出台具体的冷库资质标准等等。
多年以来,青宁省的国储肉都分布在其他城市,而明年元旦之后,第一批国储肉将来到青岩市。但招标工作还未启动,平城山就炸了一颗惊雷。
曾昭达说到了症结所在,如果青岩市的冷库风暴不能快速平息,来年的国储肉该如何安置?带病工作还要参与招标,那是要出大事的!
从二人的本意,这一次都想治到本,市局也是这样的想法,从食品安全到责任落实,平城山这样的恶劣事件不能再出了。
然而,当下这个话题、此刻这个氛围,如果说曾昭达只是为了来聊技术的事,那应该是把事情想简单了。这一路谈下来,在胡殊同情绪正昂的时候抛出来国储肉,再回想那段对话,隐约还有点往此处引的意思。
但景象与曾昭达所想不太一样,因为他看到的只有沉默,按常理,这眼前人应该会先打个哈哈,起码也该说上几句心有余而力不足之类的话。这些,曾昭达都做好了准备,想着关于国储肉听听有无其他的解法,但对方却不再应了,话到这里,突然便没有来往了。
曾昭达心知,即便没有平城山事件,国储肉全市竞标,同兴也不会参与。本质上国储肉属于租库,租金的收益岂能比得上进进出出的流水账目,以同兴的发展势头,时刻都在发生的配送与交易才是生财之道。
而且国储肉动辄上万吨,压在这里绝非明智之举。
若不是这样的场合,胡殊同又想出去走走了。
假如同兴参与国储肉,最大的问题是库容不足,大蒜已经压得不能喘,一万多吨国储肉,此时无论如何都调配不开。除非他选择断了与盘渚的鱼虾生意,但那是不现实的。胡殊同虽有应急之法,但他又没有钱去做那件事。
更重要的是,国储肉并不是说拉来的是成吨成吨的冻猪肉,而是一头头直接从养殖场拉过来的活猪!
也就是说,同兴要建立一套初加工体系,包括检疫、屠宰、清洗、分割。
胡殊同并非没有想过初加工、半加工,也觉得这是未来必然的趋势,但这时候太早了。同兴自建立本已有很多超乎所料的事,险些彻底打乱胡殊同的节奏,若是此时参与国储肉,他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能力拾掇这样的局面。
但平城山事件,对胡殊同触动极深,不应痛心疾首之后,还是从前的日子。他更加知道,如果同兴能做国储肉,相当于给大刀阔斧松了手脚。
这么多年自己一直信奉的无外乎五个字,“把事情做实”,能用数据说话的,便不多费口舌,一行字能说明的,便不要长篇大论。
此时盘亘于心的,其实很简单,他就是在想到底有没有办法去干这件事?
这种沉默,却让曾昭达越来越震撼,但凡通晓人情世故的人都知道,这个人一开始就没有想着拒绝,因为拒绝的花样实在太多了。但凡通晓人情世故的人也知道,这种深沉的思考不应该流露于当下,因为一旦流露出来,会大肆拔高对方的期待值,最后若不成行,就显得不会处事了。
他在想的,是自己不可预想的。
同兴自成立以来,没有得到过任何业内同行的捧场。在制冷学会内部,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人,但每当说起来,没人会提胡殊同的名字,而都以“那个明大的”冠之。
因为很多人都觉得同兴有点没规矩,起码应该和业内同行“打个招呼”,今后是合作是展望都有了块敲门砖,可要是这么自以为是可成大事,瞧不见他人便莫怪他人瞧不起你了。
望着眉目时而闪动时而沉沉的胡殊同,曾昭达恍然,到底是谁自以为是。
这个远在郊外的人,这个圈子还不曾接纳的人,才是最有能量的那一个人!
因为他所思虑的,是所有人都够不到的,解法!
坐在一起开不完的会,一个话题衍生一册的材料,每个人都很擅长用多少程序、花多少时间并展望会有多少成果。
而眼前人却在计算,他到底能囤多少吨肉!
心底的那句师兄,心悦诚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