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大学,图书馆内。
周游面前是自己带过来的笔记本电脑,电脑桌面是看上去布满了文字的叮叮拼字界面。
犹记得十几分钟前。
“周游,你在干嘛呢?”
“没干嘛,就呆在宿舍里面边码字写小说边看看电影。”
“那正好,我蛮好奇你们作家创作的时候都是怎么样子的,我在图书馆这等你呗~”
“我……嘟嘟嘟~”
他刚张开的口都还没来得及合上就已经听到从手机里头传来的忙音,相熟之后性格多少有点风风火火的陈雯雯丝毫没有给开口拒绝的机会便直接先斩后奏替其答应下来了。
让周游都有点傻眼了。
这都哪到哪啊,怎么突然就正好起来了。
还有就算是好奇想要看作家是怎么创作的不应该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比如说奶茶店、咖啡店等,选择图书馆这是什么情况!
难不成她不知道图书馆可是需要保持安静的。
虽然事出有点突然,但既然拒绝不了,那倒不如顺其自然去享受。
说起来,来到震旦大学的时间也快接近一个月了,确实还一次都没有去过这座号称整个魔都存书量最齐全的国立图书馆。
不仅仅如此……
恍然间周游才发现貌似自己来到大学之后的生活真不是一般的“宅”!
于是便有了上面他坐在图书馆尽可能放慢手速与敲键盘力度看上去蹑手蹑脚码字的一幕。
坐在身旁的陈雯雯却丝毫没有发现这一点,相反她几乎每隔一到两分钟就要扭过头来看一眼这边,既看看周游的脸,也看看电脑屏幕上的内容。
这还是少女第一次如此近距离亲眼目睹一个作家在创作。
其他作家在创作的时候是怎么样的陈雯雯不清楚,现在她只知道当一个男人在认真时看上去真的特别有魅力。
尤其是在本身颜值就十分高的情况下,瞬间的好感度直接突破了上限阈值!
短短几周的大学生活让原本高中时候心思单纯,基本上一门心思都扑在学习上面的陈雯雯迅速成长。
几乎每天晚上宿舍睡前夜聊的内容,都让她听得是瞠目结舌,经常忍不住大呼居然还能这样。
宿舍集美们或多或少分享的恋爱经验更是让人听着脸蛋不由自主发烫。
没有过大学经历的人可能很难有这种体会,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总会觉得男生宿舍在夜聊时的话题三句里头有两句离不开“lsp”内容。八壹中文網
实际上......
女生宿舍夜聊时候的内容,才是真正让人听着都感到瞠目结舌,完全不可思议的程度。
不敢相信这样的聊天内容是如何出自这些女生之口的。
很多内容陈雯雯已经记不太清楚了,或者说那些内容太过于羞人不愿意记起,只记得徐静媛时常会讲的一句话:
“集美们,当你们遇到能令自己心动的男生时候,千万不要犹豫,抓紧一切机会主动发起进攻,不然等人家被其他狐狸精勾走的时候就后悔莫及了!”
母胎单身至今毫无恋爱经验的她不敢确定周游是不是能够令自己心动的那一个。
但至少自己呆在他身边的感觉还不错。
当然正在专心于码字的周游显然没有察觉到身旁女生的心中此时居然有如此多的“小心思”。
主要是两人从高中开始便认识,逐渐成为朋友。
时间一长彼此之间太熟了,这熟悉感很容易让他们两人都忽视掉了一些别样的感觉。
就在这个时候,原本搁在电脑旁边的手机屏幕突然亮了起来,一个开头是010的座机号码出现在来电显示里面。
“‘010’开头的号码应该是京都的吧,京都怎么会有人给我打电话?”周游有些困惑不解,自己从未到过京都,也一个京都的人都不认识。
不过下意识还是想要接通电话。
大拇指都已经准备按上手机屏幕“接通”的位置了,然后下一秒瞬间刹住了车!
因为他迅速反应过来此时自己身在何处。
在图书馆显然不适宜做出接听电话这种事情来,松了一口气庆幸自己差一点没出大事的同时,跟旁边的陈雯雯抱了一声歉后往卫生间赶去。
他们选择的位置位于图书馆的三楼。
这个时候相比较于跑到图书馆外去,肯定是去到卫生间的距离要近得多。
况且就会接到是什么没有营养的电话,也能顺道解决一下人生大事,怎么看都是一石二鸟的选择。
“你好,请问你是?”
范老三听见一个稍显年轻稚嫩的声音后,主动开口道明身份:“请问是周游同学吗?我是《诗歌大本营》杂志的主编,昨天在微博上看到你写的那首小诗觉得很有趣,想要邀请你在我们杂志上面刊登,想要问你意下如何呢?”
周游使劲儿眨巴着眼睛,心想着自己这该不会遇到了诈骗电话吧?
谎称是某某杂志社的主编,然后声称要刊登自己的作品,不过在此之前要签订这些那些合约,要交多少多少保证金之类的,总感觉这个套路有点熟悉。
还有就是《诗歌大本营》这个杂志名字......
一听就给他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你怎么不干脆一点直接叫快乐大本营算了,说准备邀请自己上节目或者中了节目的什么大奖,这样说不定还更有说服力一点呢。
还有自己发在微博上面的那首诗算是经过魔改的版本,难不成这些个编辑有“火眼金睛”,能从这面目全非的改编之中看出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真面目来?
“周游同学,你知道《诗歌大本营》吗?”
范老三等待许久没听见反应,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有种不妙的感觉,对方的这种反应完全不在自己的预期之中,连忙试探着询问起来。
“实话实说,不知道。”
反正电话那种就是一个陌生人,周游认为自己完全没有说谎的必要,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就连《诗风》也就是那么听过一嘴罢了。
还是那一天文学社开完会与姜婉婷交谈结束之后,刻意去网上查一查这本杂志才会较为了解一点。
实在是炎国在手机的普及这一点上面做的太好了。
不仅仅是他,零零后的年轻人整体会看杂志的人数都少,更别提谁会没事儿做去看这种文学类杂志,顶多就是上学那会儿看看什么《故事会》、《青年文摘》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