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许铮和时淼说完话,才上前回禀:“主子,马车已经在门口候着了,随时都可以出发。”
许铮听后将怀里的时淼递给了封树:“淼淼乖,叔叔要走了,你在家要听你爹娘的话,知道吗?”
“淼淼知道,淼淼听话。”
“好。”许铮笑着点头,然后又伸手摸了摸时淼的头,才不舍的转身离开。
一见许铮真的要走,时淼还是没忍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铮叔叔,淼淼听话,叔叔别走,呜呜呜~”
许铮脚步一顿,到底没敢回头,出门就上了马车,吩咐下人驾马离开了。
许铮走后,时淼伤心了好几天,才在封父封母的照料下,慢慢的缓了过来。
而许铮在回京后,也一直记挂着时淼,特地命人专门安置了从京都到丁兰城通讯点,专供时淼和许铮的信件往来。
一个多月后,一位面白无须名唤十三的少年,到封家拜访。
十三到封家的时候,封父上山打猎,封母在厨房忙碌,是时淼去开的门。
时淼看着不认识的十三,歪着脑袋问道:“哥哥,你是谁啊?来我们家有什么事吗?”
“您就是时淼小姐吧!是铮少年让小的过来的。”
封母在厨房听到了开门的声音,于是探出头询问:“淼淼,是谁啊?”
“娘亲,哥哥说是铮叔叔让他过来的。”
封母一听是许铮派了人过来,赶紧从厨房走了出来。
看着面前大概十五六岁的少年,封母客气的打招呼:
“您好,不知道您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夫人折煞小的了,小的名唤十三,小姐和夫人唤小的十三就好,小的奉铮少爷的命令给小姐送了一些东西过来。”
封母看了一眼门外抬着箱子的几人,拉着时淼让出了路:“辛苦你们了,你们快进来休息一会吧!”
“打扰夫人了。”
十三转身示意身后的人将两个大箱子抬进院子,下人手脚麻利的放下箱子后,就直接去了门外等着。
封母看着放在院子里的大箱子:“十三小哥,这两个箱子是?”
“回夫人的话,左边的箱子里是铮少爷给小姐准备的书籍纸笔等物品。
右边的箱子里是给小姐准备的首饰衣物还有给小姐准备的一些零花钱。”
封父不在,封母面对这些东西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十三在一旁看出了封母的为难,便出言劝慰:
“夫人,这些都是少爷特地给小姐准备的,不算贵重,但是少爷的一番心意,还望夫人不要推辞。”
封母看了一眼时淼,最终还是收下了这些礼品:“麻烦小哥了,坐下喝口水,歇歇再走吧!”
“哎,多谢夫人款待。”十三向着封母行了一礼。
封母连忙避开,“小哥多礼了,我去厨房提水,您稍坐一会。”
封母走后,十三从袖口里取出许铮给时淼的信,递给了时淼,“小姐,这是少爷给您的信,您看一下。”
时淼听话的打开了手里的信封,展开了信纸。
信中许铮告诉时淼他已平安抵家,让淼淼不要惦念,交待了淼淼箱子里书籍的观看顺序和其他东西的用处,还询问了淼淼近些时日可有识字练字?
时淼看完后,抬头看向十三:“十三哥哥,你稍等我一下,我想给铮叔叔写封回信,可以吗?”
“当然可以,小姐去吧!小的在院里等您。”
“好。”
时淼回房间写回信,十三就坐在院里的马扎上,打量了一下封家的布局。
十三出身许铮的暗卫营,是暗卫营中最出色的暗卫,直属帝王,乃帝王亲信。
学成之后,十三进宫当差,明面上是照料许铮日常起居,实则暗中保护许铮安危。
在宫中十三的意思就等于许铮的意思,必要时刻十三更是可以调动一部分御林军保卫皇室,因此前朝和后宫对十三都颇为忌惮。
时淼的存在,许铮并未隐瞒,因此在许铮回宫后,不论出于何意,怕是少不了要有人想要打扰时淼的生活。
所以许铮也是经过多番考虑,才让十三过来看护时淼的。
十三领命而来,暂居丁兰城,在不打扰时淼日常生活的前提下保护时淼安危,连带负责时淼与许铮之间的信息传递。
封母提着茶壶出来时,就见十三一人坐在院中,而时淼不见踪影。
正当封母担心的四处张望时,十三及时起身出声解惑:
“夫人,淼淼小姐回房,给少爷写回信去了,让小的在院里稍坐一会。”
“原来如此,真是招待不周,还望小哥勿怪。”
封母一边赔不是,一边给十三倒了一碗热茶。
“夫人,太过客气了。”
封母正陪着十三闲聊之时,时淼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十三哥哥,麻烦你帮我把这封信寄给铮叔叔。”
“好的。”
十三笑着应下,而后接过时淼手里的信封,收进袖里。
时淼见状,甜甜的开口道谢:“谢谢十三哥哥。”
“小姐客气,天色不早了,十三先行告辞。”
“好,哥哥慢走。”
道别过后,十三就带着人离开了封家,回去之后,一刻也没有停留,就将手里的书信寄回了京都。
之后的时间里,十三每隔一个月都来封家一趟,给时淼送许铮给的东西和信。
时淼也次次回信,将自己功课上的疑惑和生活中的趣事,都一一和许铮分享。
第二年的二月,封锦文参加县试拔的头筹,而后又通过同年四月的院试考核,取得了秀才老爷的身份。
封锦庭也开始在战场初露头角,被封为千总,麾下辖管千人。
不过封锦庭的事情,封家并不知晓,还是许铮命人留意,在封锦庭受封之后,写信告知了时淼。
又是三年,正逢春闱,封锦文赫然参试。
在取的解元之后,封锦文对会试头筹势在必得,而封家人也在家里紧张的等着封锦文的好消息。
考试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封锦文不负所望斩获头名。
与此同时,边关也传来南昌国缴械投降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