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众人的发言,李世民最终说道:“衡量利弊之后,朕觉得不能将制盐之法公之于众。”
“可要惠及天下,那也只有官营盐业了。”
“可众爱卿可有什么办法能够避免,官商勾结,哄抬盐价之弊端呢?”
盐作为必需品,不仅重要程度高,而且涉及范围很广。 因此,这种技术公开,这无异于将智慧结晶送给别人,可揣着保密不拿出来使用,这不是浪费么?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官营盐业,但在此之前必须解决官营盐业的弊端。 有人思索了许久皱眉道。 “此等弊端在于官商勾结,既是如此,何不以严法来惩治贪官污吏,比如没收贪污所得?”
房玄龄闻言摇了摇头道。 “盐乃暴利,人心不足,贪婪其利,乃是人的劣性,即便是有律法所限,但只要有利那就会有人以身试法。”
“更何况,没收盐利所得,也难以恢复百姓所受创伤,难以恢复百姓对官府的信任。”
“民心所失,将会动摇国之根基。”
“故此,臣以为当以巡查防范为主,增加盐业的巡查以及地方的督查,警醒地方官员,令盐官和刺史不敢逾越律法。”
“此话说的有理,防患之于未然,更甚于事后严惩。”
“是应当增设巡查防范,只是大唐三百六十州,那巡查的官员岂不是多了许多,这国库支度岂不是凭空增加···” 杜如晦则提出了反对。 “增加督查和巡查,此法自古以来便有,可效用却不尽人意。”
“其一,便是这大唐疆域太大,所需的官员甚多,这是一大笔的耗费。”
“其二,这巡查的官员常年在外,难免被暴利所诱惑,同地方官员沆瀣一气,欺上瞒下。”
“其三,这巡查的官员若本就是个贪官,非但尽不到督查之责,甚至可能会弄的地方鸡犬不宁。”
众人闻言皆皱眉头。 这一点,众臣早就体会到了,那真是上有不许吃肉的政策,下就有鸡鸭鹅不算肉的对策。 “可这总比没有巡查要好很多!”
“是啊,如今没有其他办法,也只能增设巡查,否则任由地方官哄抬盐价,百姓搞不好会造反!”
正当这时,长孙无忌开口道:“臣以为,何不用律法来规定盐价,不许逾越太多?”
李世民目光一愣,这倒是个新思路:“用律法来规定盐价?这各地的盐价不同,每个时节的盐也不同,这如何定?”
“臣以为,若是不碰到灾年,不发生天灾人祸,这某地盐价虽然有起伏,但变化却不是太多。”
长孙无忌思索道。 “根据此理,收集各地盐价取均价为市价,各地州府的盐价应当以市价为准。”
“再限定一个最高价来应对时节变幻导致的盐价的起伏,规定无论是商户还是官府,都不能超过这个最高价。”
“如若不然,那便视为违法,当派出巡查,将此地的官员重点巡查!”
“如此一来,不仅能宽限官员,也能顺利普及百姓。”
话音一落,众人便出现了激烈的争论。 “市价和最高价,这东西两市为了处罚奸商而出现的参考价,这要是推行全国,这应当如何推行。”
“是啊,大唐疆域如此之广,各地风土人情各不相同,石盐矿的分布了不一,怎么可能用均价和最高价来限定?”
“东边海域的盐价岂不是相当的便宜,而在西边黄沙之地的盐相当的贵,两地的盐价相差数倍,这两个价格要是算下来,恐怕不合理!”
长孙无忌不慌不忙的说道:“那可以缩小地域,根据地形,风土人情,制定均价和最高价。”
“以东海海域为例,可以记录海域附近州府的盐价,取其均数,就能用于东海海域。”
“实在是不行,可以将地域变得更小,以州府为例,让刺史多增加一项职责,记录各郡县的盐价,取均价和最高价。”
“这一来能避免大量巡查官员的出现;二来还能稳定盐价,惠及民生。”
“这未免太过繁琐···” “这个方法怎么听着像是东西两市的管理之法呢?”
“这么一提醒,好像还真是!”
随着众人一提醒,众人纷纷反应了过来。 对于管理和经营市场,相关的法律由来已久,但大多数时候并不深入。 而国营企业其实存在已久,经营种类也很多,比如盐铁,粮食,等等。 由于大唐的盐铁能自由买卖,这让大唐的国营最挣钱的产业处于亏本的状态。 致使亏本的原因,是因为国营的官员竞争不过民营的商人。 毕竟对于国营的官员来说,做生意只是挣点小钱。 而对民营的商人来说,这可是明天的饭。 再加上官员不专业,以及礼法的缘故,导致国营的产业多数没有竞争力。 不过也正是因为修养生息的政策,东西两市成为最繁荣的市场,有各国的商人不远万里前来交易。 市场繁荣的同时,也衍生除了各种的问题。 比如在外商和唐商在交易的时候,由于各种语言习俗的障碍,会出现高价欺骗,恶意哄抬物价,强买强卖的等欺诈行为。 为了保证商业交流的良好和健康发展,就专门有相应的法律,来管理市场。 对于这一套管理的律法,在场的众臣那是相当的熟。 其中市场均价,最高价,按照市价判断是否欺诈,也是很常见的情况。 但管理市场的律法真的能够复用在盐业上么? 这可不是东西两市,而是事关天下的百姓,这影响可不是说笑的,这···能行么? 众人眉头紧锁,思索良久,场面十分的安静,谁也不敢保证。 很快,房玄龄站了出来,说道:“臣以为此法甚好!”
“此法早已经实行多年,其中弊端清晰可见,如今东西两市以享誉海外,闻名四方。”
话音一落,有人站了出来说道:“臣附议!”
“臣附议!”
··· 众人纷纷表示了同意,毕竟东西两市的繁荣就摆在那里。 李世民闻言也是松了口气,捋了捋胡须说道。 “朕觉得此法甚好,不过其中诸多的细节还需商议,大约可围绕着此法进行。”
“其一,这产盐之法当交给何种等级的官员,是重设盐官,还是以当下盐官增加其职?”
“其二以市价管理盐业之法,让谁来取盐的均熟价?那些地区当归于一类?”
“其三,此等管理是否要增设巡查,若是要,那当增设多少。”
“其四,若有人知法犯法,那又当如何处置?”
“除此外,还有类似胡商的交易的管理办法。”
“···” “众爱卿回去将此事再仔细思量一番,再上奏给朕。”
李世民说着沉吟了片刻说道:“到时,在朝会之上定下这。”
他顿了顿,随口取了个名字:“定下这‘白盐律’。”
“慎重起见,朕以为应当在长安周边的郡县先实行一番,过些时日再看利弊,若无差池那就推广全国。”
“众爱卿以为如何?”
李世民三言两语,将盐的生产,盐价管理,犯罪惩处等相关事宜简述了一遍。 “事关重大,是应当在长安周边先试行一番,若是出了问题,也能及时知道,不至于酿成大祸!”
“理应如此。”
众人皆点了点头,随后议论声逐渐安静了下来,长孙无忌带头施礼道:“臣以为此举可行,圣上英明!”
众臣闻言,连忙跟着施礼道:“圣上英明!”
话音一落,李世民就看见国力模拟器瞬间出现了变化。 【大唐国力:17570】 【事件:宿主获得并推广晒盐法,并制定白盐律,国力值增加1500。】 居然增加了一千五的国力值? 这竟然比水泥还要多!! 但转念一想,盐身为必需品,重要性不言而喻。 李世民忍不住的面露喜色,但还是强忍着喜意,摆了摆手对着众臣:“若无其他事,那便下去吧!”
“臣等告退!”
众臣纷纷后退。 李世民忽的想起了什么,又说道:“阴弘智,杜如晦还有太子,朕有话对尔等说,随朕来。”
说着,他招呼这三人往一处偏室走去,被点名的三人连忙止步跟上。 而走出工部的众臣皆面露感慨之色。 有人感慨道:“这真是不得了,没想到竟然连这等制盐之法都有,单凭此法,就可流芳百世。”
“嘘,圣上都承认了是那阴大夫所发明,你怎么还说燕王?不怕别人说你散播谣言···” “也是···,多谢提醒。”
而有人则赞叹道:“等过些时日,白盐律一出,整个大唐的盐恐怕都要多的数不胜数,到那时百姓人人都能吃上便宜的白盐了。”
“是啊,我吃盐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白,这么纯正的盐,这办法实在是太妙了。”
“不过,最妙的还属赵国公,竟然能想到以管理东西市坊的办法来管理盐业,真是太妙了!”
魏征听着众人的发言,面色复杂道:“圣上所言有理,相比制盐这等大事,这些许的奢靡,真是无伤大雅···” 长孙无忌则是满脸笑容的说道。 “哪里,哪里,起初我也是想着盐也不过是货物,既然是自然能够用管理东西两市的办法来管理了。”
有人翻了个白眼:“盐可不是简单的货物,盐若是几天不吃,那浑身都无力。”
“···” 一阵赞美之后,众臣纷纷离去,赶着回府完善白盐律。 而长孙无忌也回到家中,那原本堆满笑容的脸,顿时消失不仅,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复杂。 虽然阴弘智冒名,但任谁都知道这制盐之法就是李祐做出来的。 李祐这么优秀,这对太子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而长孙家族自然是太子的母族,两者的关系可谓是一荣损则俱损。 长孙无忌感到了巨大的威胁,仿佛预见了将来的场景,不禁开口道。 “燕王才八岁,就有了这般出众的才华,这太子之位,恐怕难保了!”
想到这,他面露苦涩,很不甘心道:“怎么会出现这妖孽一般的人?难道我长孙一族盛不过两代?就要没落??”
而另一边。 李世民把阴弘智,杜如晦和李承乾喊到了偏殿中,他扫过一眼三人,目光落在了杜如晦的身上,问道。 “前些日,阴弘智府上着火一案以及门客死亡一案查的如何了?”
杜如晦看李世民眼神,瞬间心领神会,赶忙低头施礼。 “臣已竭尽全力。但时间仓促,再加上贼人手段干净,因此臣并未找到线索。”
他知道这是故意在演给阴弘智看,因此十分的配合,他声音越说越小,一副办事不力,任由打骂的模样。 李世民表情未曾变,但心里知道,杜如晦接上了。 他当即一拍案桌,大发雷霆。 “哼,长安出了这么大的事,过去这么久了,你竟然没找到一点头绪,你就给朕这么一个交代?”
杜如晦装作认罪道:“老臣知罪,请圣上责罚!”
“罚,罚你有什么用?”
李世民还是不解气道。 “你可知道,要是他受了伤害,那今日晒盐法,恐怕是永不见天日了!”
杜如晦闻言头低的更下了:“臣···难辞其咎···” 阴弘智连忙上前说道:“此事和莱国公无关,要怪也应当怪那贼人,意图谋害臣。”
阴弘智本以为李世民能给自己一个像模像样的交代,但没想到两人在演自己。 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什么人放的火,是不是太子做的? 但转念一想,就算查出来了也不可能告诉自己,毕竟在长安能短时间内清理这么多人,这绝对不是一般的势力。 思来想去,他也没办法,只能陪着两人演了起来。 三人一番相互维护的后,李世民以贤明的君主姿态,结束了这个话题,两人退了下去。 阴弘智心中叹了口气,看来贼人究竟是谁他可能永远都不知道了,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事李世民派了不少人来防卫阴府。 希望今后不会再出现这种事了,不然非得被吓死。 等两人走后,李世民正了正脸色,目光打量起了眼前的李承乾。 此时的李承乾脸色黑了不少,身形削瘦了许多,手指布满了茧,眼神之中更加的坚毅,好像沉稳了不少。 这种变化,让李世民感到了些许欣慰,但随之而来的更多是忧愁。 他淡淡的问道:“跟在李靖身边这些日子,你有何收获,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