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魏武卒,对付战车的战法自然有所研习,只是这些战车来得突然,并且魏武卒方阵正在全力防御被困在阵中地齐国铁骑冲破战阵,因此来不及变阵之下便被战车冲破阵型魏武卒战阵一破,田忌当即抓住战机以骑兵穿插分割,实施了一场漂亮地反围歼。
老魏庞见大势已去,扼腕长叹之余只得率兵向桂陵退却。
而后,齐国以伤亡四万余的代价,大破魏庞十万魏军,斩首近五万,就算是战国时代,战车用好了也是相当厉害。
与此同时,赵国特使一波接一破急如飞蛾投火一般逃过魏军轻骑地重重阻截,亡命赶往齐国临淄向齐救。
甚至赵肃侯的胞弟公子范也在路上身受重伤。
齐威王田因齐却对特使说,目下魏齐在济阳交战,齐军受创颇重,短时期内只怕难以调离大军赴邯郸救援,希望赵国能予以谅解,再坚持两月。
按照以往地惯例,但凡攻城,自是没有两三月就能将一国之都攻破的,可公子范却深知,魏国领军地将领不是别人。而是大名鼎鼎的庞涓。
无奈之下,十五岁的公子范只得再次冒死回到邯郸,恳请新君再次提高价码。赵语也知齐国所想,便亲笔手书一封,答应齐国若出兵援助,魏国退兵之后愿再向齐国割让十座城池酬谢。
虽然如此,齐威王田因齐还是不敢答应。直至六月末田忌向齐王发来消息,称三军修整完毕,可以发兵救赵之后,田因齐这才答应下来。
“大良造,依你之见,哪一国能够战胜魏国?”司马错来到梁元这里,小声的问道。
“齐国。”梁元说道。
“齐国?大良造,你怎么那么肯定。”司马错惊讶的问道。
“因为楚国没有真心救援赵国,不然的话,魏国现在可是精锐尽出的攻打赵国,可是做为大国的楚国却依旧和魏国不分胜负,这不是出工不出力是什么。”
“那齐国呢,齐国出兵攻打的结果会如何?”司马错又问道。
“这点你就别问了,我觉得齐国能胜出,看好的不是齐国本身,而是一个人。”梁元说着。
“司马错好奇的问:“什么人?”
“田忌。”
“为何你这么看好他?”司马错问道。
“田忌此人,厚重少文,可是却绝非不知兵之人,有他在,齐军的基本战斗力不成问题。”
此时,少年气盛的赵语不顾敌我实力悬殊,以硬碰硬的姿态和庞涓接了三战,庞滑用兵便是梁元都需要万分谨慎,何况是赵语这个菜鸟新嫩,自然是三战皆败,尤其是最后一战,赵语以全军突击的疯魔姿态鼓动近十万赵军向魏军发起突击之时,庞涓以魏武卒在阵前架起严密的铁盾乌龟阵,竟是生生将赵军骑兵地亡命冲锋给完全击溃。
铁盾的防御力比皮盾要强地道理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被天下人知晓,之所以魏武卒用皮盾而不用铁盾,这是因为魏武卒的战法是以严谨密集的阵型克制骑兵冲撞,皮盾固然防御能力不如铁盾,但使用起来的灵活程度要比铁盾强上太多,在与快速机动的骑兵对战之中,灵活迅速地变阵反应是取胜的关键。
而眼下,庞涓率领着驰名天下地“魏武卒”来进行攻打赵国,正是以魏武卒之长攻赵军之短。
赵国长期与北方的匈奴、林胡的游牧骑兵作战,所以赵国的主要兵力构成便是骑兵,步兵则相对较弱。
两相比较下来,魏国是以其特长攻赵国所短,你叫赵语如何不败?庞涓早在鬼谷子门中学习之时,早已将兵种相克的道理习了个通透,此时地他对付起乳臭未干地赵语,自然是用牛刀杀鸡,手到擒来尔。
当溃败的赵语退回邯郸后,庞涓便大摇大摆地兵临邯郸城下,命军士建起鹿寨,围三掘一,好好的让军士休息了十日,待大战过后地魏武卒们重新恢复得生龙活虎一般,再行攻城。
也就在田忌以增灶计引得老魏庞上当的同时,庞涓向三军传令攻城。
当数百面牛皮大鼓开始沉雷般轰鸣时,魏军武卒的方阵也轰隆隆开动了,像一道钢铁组成的洪流-一般缓缓向邯郸这种在战国史上属于名城的大城缓缓逼去
秦国,梁元还在等,如今陇西、四川皆是大熟。经过一年多来的土地改制和流民迁徙。
四川盆的大部的肥洪土的有半数以上都分发给了愿意来四川落户的老秦流民,这些流民的到来不但为四川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刀耕火种的巴蜀山民带来了先进的曲辕梨和龙骨水车技术。
虽然没有现代那么先进,但是在这里至少可以称之为相当的先进。
对于那些思想能够转过弯来的老世族和蓄奴的主而言,为了让奴隶们留下,能够使出的手段他们都已经竭尽所能,而梁元的迁民令下达之后,那些不能接受的奴隶主们便也明白释奴是大势所趋。
更何況他们家中也没多少奴隶可逃了,当然。对于秦国的奴隶而言,能够获的释恕的奴隶只能是隶工、隶农阶层。
这个阶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先祖世代为奴,后代以奴自居的一部分家奴后裔,而另外一部分则为生活无靠无着,主动投靠的主自请为奴的贫苦人家,而梁元也明白想要完全的瓦解秦国的奴隶制度就目前来说只怕有百害而无一利。
因此他还不能用激烈的方式来推动废奴运动,但秦国想要更进一步的向先进的社会形态迈进,废除奴隶制度是大势所趋。
梁元要走的路还任重而道远,另一方面,随着卸甲老兵在河西以及四川的安定,这些原本出身于老世族的老秦人也渐渐的占据了各的百姓结构当中的主导的位,这些人既是新田亩制度的既的利益者,也代表了老秦人效忠世族。
效忠国君的核心价值观,势必将会成为拥护新田亩制度的中坚力量,这使的无敌的新田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拥有了坚实的基础的和繁育的土壤,这些,梁元有规划之功也有苦劳。
梁元在河西也好,在四川也好。都是为田亩新制尽心竭力的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