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梅花谍影 > 序二 神来泼墨任翱翔——张宝瑞文革手抄本小说序言

序二 神来泼墨任翱翔——张宝瑞文革手抄本小说序言(1 / 1)

柳刚我和张宝瑞先生相识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神交已有40年。当时,我母亲和他父亲在北京汽车制造厂财务科工作。家住得很近,由于兴趣相投,逐渐从近邻成为好友。他创作的《一只绣花鞋》、《落花梦》、《咏史七律诗102首》、《墨海淘沙》等著作,我都阅读过手稿。1974年,我把他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邹容》送给亲戚唐平铸先生修改指教。(唐平铸早年留学日本,1936年回国投身革命,建国后任解放军报副总编和人民日报总编辑。)下面简单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谈一点感悟。一、手抄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恩格斯曾经深刻阐明:一个历史时代离开我们越久远,我们对它的认识就越清晰。今天,八〇、九〇后的年轻人,尽情地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繁荣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对于“*****”长达十年的黑暗年代没有亲身经历,他们只能从历史书中去了解这场浩劫。但是,对于我们这批年过花甲的幸存者,那一段悲惨痛苦的噩梦,已在心灵深处刻下不可磨灭的烙印。我不得不重启那扇沉重的记忆闸门……1、建国以来日益加剧的文化专制主义,扼杀了作家的创作自由。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和哲学家胡适进行了错误的政治批判。1955年,把作家丁玲、陈企霞打成“反党小集团”。作家胡风被诬陷为“反革命集团”,判刑入狱,殃及六千多人。1957年,又把知识分子划入“资产阶级”范畴。虽然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但却实行了引蛇出洞的“阳谋”,把五十五万多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打成“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占当时五百五十万知识分子的百分之十,酿成了极为严重的恶果。前人民共和国总理***、作家王蒙、艾青、刘绍棠、从维熙、张贤亮、高晓声等一大批民族精英被摧残,失去人身权利和创作自由,蒙受多年的冤屈。1962年8月,长篇小说《***》被诬陷为“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是一大发明。”

作家、***的弟媳李建彤被撤职,开除党籍,劳动改造多年。审稿人、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被撤职,下放到洛阳工厂。殃及了6万多人,迫害至死6千多人。1978年中组部“平反决定”称之为“一起株连甚广的现代文字狱”。1964年6月27日,毛**对文艺工作做出错误批示:“这些协会和他们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数(据说有少数几个好的),十五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策,最近几年,竟然跌到修正主义的边缘……”组织了对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怒潮》等的大批判。1965年,派**到上海组织张春桥、***对吴晗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进行大批判,掀起了“*****”的序幕,中国人民自此进入长达十年的苦难深渊。2、在“*****”中实行封建法西斯专政,作家队伍和文学遭受灭顶之灾。1966年4月,林彪和**炮制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要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

同年5月发布的《五·一六通知》号召:“必须遵照毛**同志的指示,高举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大旗,彻底揭露那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所谓‘学术权威’的资产阶级的反动立场,彻底批判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夺取在这些文化领域的领导权。”

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8月5日,毛**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公开号召打倒刘少奇**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用“中央**小组”实际上取代了中央政治局的集体领导,把党、国家和人民推进了史无前例的大浩劫。阴谋家林彪为了实现篡党夺权的狼子野心,大搞现代“造神”运动,竭力鼓吹“四个伟大”。万岁不离口,语录不离手,跳忠字舞,唱语录歌,早请示,晚汇报,封建迷信的愚昧的狂潮泛滥成灾。公检法被砸烂,党纪国法被践踏。一大批开国元勋刘少奇、彭德怀、贺龙元帅等被迫害致死。许多卓越的文学家、艺术家吴晗、邓拓、傅雷、田家英、老舍、田汉、孙维世、上官云珠、罗广斌(小说《红岩》作者)等被惨无人道的从肉体上消灭!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斥为“封资修毒草”,遭受批判禁止阅读。全国人民只能看八个“样板戏”和小说《金光大道》。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传统的东方百花园,变成了满目凄凉的文化荒漠。**、张春桥一伙掀起了批林批孔批周(恩来)公的恶浪,对身患癌症的周总理进行恶毒的影射攻击,激起了极大的民愤天怨!叶剑英元帅1978年底披露,“十年浩劫”殃及一亿人,非正常死亡两千多万人。3、手抄文学的产生是对文化专制主义的抗争和呐喊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东方古国,创造了无数的文学经典作品。在广阔无垠的文艺星海中,闪烁着永不熄灭的灿烂明星。从《诗经》、屈原《离骚》的诞生,到唐诗、宋词、元曲,《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流传至今,享誉世界。文坛巨匠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为世人所敬仰。“*****”实行封建法西斯专政,使“走资派”、“反革命”、“臭老九”的帽子满天飞,亿万群众生活在恐怖窒息的气氛中。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不可能被割断和泯灭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对文学作品的精神需求和渴望,就像压在石板下的幼芽,遇到合适的气候总会萌发。一批“地下工作”的文学青年应运而生,他们采取讲故事,互相传抄的形式阅读民间文学。在初步统计流传的三百多种手抄本文学作品中,张宝瑞创作的《一只绣花鞋》、《绿色尸体》、《落花梦》、张扬创作的《第二次握手》、无名氏的《少女的心》、北岛的《波动》等流传较广。《第二次握手》歌颂了归国华侨知识分子和爱护知识分子的周总理,被***定为“大毒草”,作者被捕入狱惨遭迫害。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不幸与世长辞,举国哀痛。清明节前后,在南京、西安等地,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数百万人民群众以诗歌、挽联、漫画、杂文、血书为武器,深切缅怀敬爱的周总理,向万恶的**、张春桥之流掷出投枪匕首,借古喻今声讨和揭露他们的丑恶面目。成千上万的诗词作者是普通的工人、学生和干部,其中一首七言诗确切地反映出“地下文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纪念碑前洒诗花,诗刊不登报不发。莫道谣文篇篇载,此是人民心底花。”

伟大的1976年四·五爱国民主运动被残酷镇压后,“文字狱”遍于国中,到处追查围剿“反革命诗词”。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978年春天,《天安门诗抄》这朵文学史上的奇葩终于出版问世,闪烁着永恒的光辉!天安门诗歌产生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文学价值,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文学智慧和胆识,而且拉开了新时期文学复苏的序幕。二、张宝瑞**手抄本小说诞生的艰难历程作家张宝瑞1952年8月23日出生在北京,童年和少年时期居住在东城区喜鹊胡同10号大院,自幼聪慧好学,天赋极高,在母亲的潜移默化下,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少年时代已经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著,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司汤达的《红与黑》、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还拜访过著名文学评论家何其芳先生。宝瑞所生活的喜鹊胡同10号院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地方。这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住着十几个人家。抗战期间,一对年轻日本夫妇被杀,成为凶宅。特殊的环境气氛曾经使宝瑞产生过幻觉,这也激发了创作灵感。10号大院西临一处西洋式建筑很神秘,主体是一幢二层小洋楼,有地下室;院内有花园,生长着古槐树和秋海棠,开花时飘来淡淡的幽香。这就成为他后来创作《一只绣花鞋》时,描写的梅花党北京总部的原型建筑。喜鹊胡同10号大院以及周围的一些建筑使他萌生了丰富的想象,后来都体现在编出的一系列关于梅花党的故事里。从1969年3月1日起,宝瑞在北京铁合金厂做了十年炉前工。工作环境恶劣,滚滚烟尘,炉火熊熊,铁水沸腾,但对他思想的磨练、意志的培养以及文学创作基础的奠定却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解除工友们上班时的劳累与枯燥,从1970年起在上夜班前,他就给工友们现编现侃讲故事,调动大家的劳动积极性。他当时讲了多年的就是流传最广的关于梅花党的系列故事,这是描写建国前后我英雄的侦察员与国民党敌特惊险曲折斗争的故事。故事引人入胜,富有感染力,有的用文字记录下来,创造了“**”时期独特的手抄本文学。1970年春,宝瑞只有18岁,已经写完了四万多字的小说《一只绣花鞋》,然后就拿给亲友们传看。通过他的哥哥张宝林先生传到内蒙古大草原插队落户的地方,西北当兵的表哥传到部队,一些同学传到东北、山西、陕西、云南等地。在陕北高原窑洞的油灯下,在山西忻县村落的老槐树下,在云南橡树园高大的橡树下,在炉火熊熊的炼钢炉前……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庞,一盏盏烛火摇曳的油灯,一支支简陋的圆珠笔,一本本印有天安门图案的日记本,如饥似渴地传阅着那个黑暗年代如闪光的萤火虫般的民间文学。我也在工厂偷偷地传阅过《一只绣花鞋》等手抄本。2012年4月1日,在北京纪晓岚故居举办的张宝瑞书画展开幕式上,中宣部出版局负责人张凡回忆当年曾经用一辆自行车,换取一本《一只绣花鞋》,可见当时洛阳纸贵到了后人难以想象的程度。1974年夏天,宝瑞在三年里给工友们讲故事时又增加了不少内容,于是就把四万字的小说扩充到十二万五千字。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不幸与世长辞。1月11日宝瑞把他创作的长诗《恩来之歌》,到我家朗诵并把手稿赠与了我。我于同年3月,出于对祖国前途的忧虑,缅怀敬爱的周总理,撰写了杂文《三言两语·猫与鼠》,署名“傻青”谐音即杀**的寓意,借古喻今揭露和抨击了**、张春桥的丑恶面目和倒行逆施。我深知将面临牢狱之灾,在被逮捕的前夕,机智巧妙地将《恩来之歌》的手稿和我的诗词、杂文原稿放在一个牛皮纸信封里,交给同室的挚友马思泽先生(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之孙)妥为保存。直至1978年12月我获得平反之后交还给我。马思泽先生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继承了马老正直、善良和刚直不阿的优秀品格。1957年,马老发表了具有远见卓识的《新人口论》,主张控制人口计划生育。但却冒犯了最高权威。在气势汹汹的大批判面前,他义正词严地声明:“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迎战,直到战死为止。”

充分表现了一个科学家为真理献身的大无畏精神。马老一身正气,铮铮铁骨,堪为晚辈的楷模。今天,我们更要学习和发扬马寅初精神。2007年2月19日,经过漫长的31年之后,《恩来之歌》手稿终于“完璧归赵”。伟大的1976年四·五爱国民主运动被残酷地镇压后,我和被捕的四·五斗士们被拉到北京一些大学和体育场馆“批斗”。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批斗时,宝瑞的母亲也在场,残酷批斗的场面使她的精神受到极大刺激。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火急火燎的回家把宝瑞在他的卧室张贴的悼念周总理的诗词全部烧毁。宝瑞也把一些反映现实题材的手抄本手稿投进工厂的冶炼炉里,化为灰烬。但是,《一只绣花鞋》、《落花梦》、《国恋》等手稿,宝瑞冒着极大的风险珍藏到“**”结束。1979年3月宝瑞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担任新华社记者后,多年来一直渴望自己在“**”时期创作的《一只绣花鞋》、《落花梦》等手抄本小说能够正式出版。但是,文艺思想的解放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所谓的“精神污染”和“资产阶级自由化”阴影不散。他先后走了十几家出版社,始终没有一家出版社有胆识将这些手抄本转换成为“光明正大”的出版物。一直到2000年10月,大众文艺出版社慧眼识珠,宝瑞又增加了一些故事时代背景,将小说扩充到20.5万字,由著名诗人汪国真先生作序,正式出版发行。小说刚一上市,就在图书市场热销,连续三个月居全国文学图书销售榜首。在黄金书屋评选的一百多种最有人气的图书中,《一只绣花鞋》位居榜首。之后,宝瑞弟迎来了蜂拥而至的采访热潮。《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香港凤凰卫视、英国《泰晤士报》、北京电视台等几十家报刊都进行了采访和报道。2001年,小说被改成15集广播剧,由厦门人民广播电台与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文艺创作委员会联合录制,被评为2002年中国广播剧奖。2003年由中视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改编为26集电视连续剧《梅花档案》,在全国热播引起热烈反响。广东省收视率达到20.14点,湖南省播出时最高收视率高达40点,成为影视界首部悬疑惊悚电视剧,并带来手抄本文学作品和悬疑惊悚反特谍战小说及影视作品的出版播出高潮。三、张宝瑞手抄本小说具有很高的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常言道:文如其人。长篇小说更彰显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和风格。无风格的作者不可能成为大家。张宝瑞具有神童才子的天赋和独特的人生体验,因此他所创作的小说独具特色,是中国当代悬疑惊悚小说的开拓者和先驱。张宝瑞创作的梅花党系列小说描写建国前后,我侦察英雄与狡猾的敌特展开跌宕起伏悬念丛生的殊死斗争。敌特梅花组织的每个成员都带有梅花标志,党魁白敬斋有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梅花党的二号人物黄飞虎也有两个风韵十足的女儿,号称“五朵梅花”,手段各有千秋。1948年南京风雨飘摇之际,我党地下工作者龙飞(小说男主人公)与白敬斋二女儿白薇同窗相恋后探知了白薇的身份,于是受地下党委派潜入紫金山梅花组织总部,企图偷取梅花组织人员名单的梅花图,失败逃逸。从此梅花图音信杳无,名单上的人名单成为悬秘……。建国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大连市核潜艇设计图外泄,老虎滩出现一个女尸,火葬场看门人假腿里发现了发报机。此时,重庆废弃教堂的楼板上发现了一只华丽的绣花鞋。种种迹象表明,已销声匿迹十余年的梅花党开始蠢蠢欲动……。我侦察英雄龙飞、肖克、南云、路明、凌雨琦等针锋相对,分头出击,由此展开了舍生忘死,惊险曲折的智斗故事。张宝瑞的小说主题思想鲜明昂扬,他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对祖国人民无限热爱的坚定信念;从小就以天下为己任,信奉“天下本天下人之天下,何为一人之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等信念,这种中华民族为了理想勇于献身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主义精神,充分体现在他呕心沥血,浓墨重彩所塑造的智勇双全的侦察英雄龙飞身上。作者在讴歌“真善美”的同时,也精心刻画了梅花党骨干白薇冷艳、虚伪、狡猾的形象。痛快淋漓地揭露和鞭挞了“假丑恶”。阅读小说使人陶冶情操,增强爱憎分明的信念,增强为了祖国和人民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四、张宝瑞作品在中国文坛的历史地位列宁曾经指出: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人物。古老而又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俄罗斯造就了列夫。托尔斯泰、果戈里、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希金、屠格涅夫、莱蒙托夫、高尔基等文学巨匠。中国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得罪了汉武帝,被割去生殖器,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完成了52万字的《史记》。被鲁迅赞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曹雪芹因家庭衰败而饱尝人生辛酸,“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不朽巨著《红楼梦》。张宝瑞的青少年时代,正逢中国历史遭受了苦难黑暗的“十年浩劫”,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英进行了罕见的疯狂暴行。文学创作被扼杀,思想自由被禁锢,良心被泯灭,真理被强奸。在八亿人民噤若寒蝉的黑暗年代,宝瑞得益于母亲的潜移默化的良好教诲,他勤奋好学,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神童的天赋,和一批坚强的文学青年“转入地下”,创作出以讲故事形式,撰写手抄本,形成了特殊形态的文学作品,已经载入了中国文学史。1971年至1973年他创作的37万字的长篇小说《落花梦》,是那个黑暗年代的叛逆作品,作者在故事情节上一反“革命文学”的套路,而是笔随性情,恣意而为,勾勒出一个光怪陆离的天国世界。诉说金陵才子陈洪波前往东海寻找蓬莱仙境,却在凄清悲凉的落花楼进入梦境。巧遇落花仙子骆小枝,两人一见钟情,于是偕伴同游天国。这部长篇巨著是断代已久的古典小说的熊熊火炬,是中国后现代小说的嘹亮号角。宝瑞才华横溢,年仅18岁时就一气呵成了一部《咏史七律一百零二首》,谈古论今,指点江山,悠悠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名人多揽在诗篇中。还完成了诗论《墨海淘沙》,电影文学剧本《邹容》、《国恋》、《巾帼英雄》等。到1979年3月上大学前,年仅26岁的他已经完成了文学创作的第一阶段。这100多万字的作品仍然以手稿的形式保存,直到2000年后才陆续出版问世。宝瑞的第二个文学创作阶段,是他上大学和毕业后在新华社担任记者阶段,也是作品颇丰的鼎盛阶段,出版了数百万字的小说。这一阶段他开拓了新的领域,创作了《八卦掌传奇》、《醉鬼张三》、《西遁风云录》等九部长篇武侠小说。已结集为武侠小说系列《中华武林长卷》出版,并结识了成绩斐然的大家金庸、梁羽生、萧逸、柳残阳、云中岳等武侠小说名家。萧逸称赞:“张宝瑞的小说情真意实,质朴无华,不失为武侠小说别开生面之作。这样为保留中华武学文化精英的执着热情,诚是不易而难能可贵。”

《醉鬼张三》已被拍成电影,长篇小说《八卦掌传奇》、《形意拳传奇》等在台湾《力与美》杂志上连载四年,风靡一时。近年来,他又钻研书法和绘画,创作了一千多幅神态各异的钟馗和古代名人的画作。2012年年4月在北京纪晓岚故居举办了个人书画展,受到美术界书法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1990年,他创办了“金蔷薇文化沙龙”。二十多年来,沙龙聚集了汪国真、薛飞、司马南、殷之光等各界文化精英,举办联谊、研讨、笔会等各种活动,为社会做公益事业。参加者达数十万人次。沙龙**张宝瑞已被公认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近两年,他还将部分手稿和作品捐赠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北京档案馆和中国现代文学馆。为繁荣中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著名作家刘绍棠生前高度赞扬:“张宝瑞的小说是神来之笔,情真意切,他是改革开放的时期的大手笔。”

宝瑞也说:“不要因为峭壁是高的,而让你的理想坐在峭壁上。关键要有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怀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十多年前,在《宝瑞真言》中,他曾赋七律《自鉴》:凄厉半生苦语迟,沧桑笑对榜揭时。绣花鞋落无人觅,落梦花飞有谁知?醉鬼原来佯自醉,痴侠依旧青衫痴。书魂孽海飘无定,望断云居有泪湿。这首诗是他回顾四十多年文学创作生涯的心声和真实写照。作为与宝瑞神交40年的知音和挚友,2011年8月23日是他59岁生日,我曾撰写一首七律诗,特此录下,作为结语:五十九载笔耕忙,地下传抄蕴奇芳。董海川击八卦掌,落花梦诉百缕香。讴歌劲草生傲骨,赞颂恩来敞胸膛。塑造钟馗辟蹊径,神来泼墨任翱翔。2012年4月16日午夜于北京昌平劲草书斋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夏夜温柔 兽世团宠小萌宝 沙雕师尊每天担心我挂掉 你不乖 民国公子穿成咸鱼假少爷(娱乐圈) 带崽逃荒!她携空间一路开挂 凶兽养崽日记 这辈子不玩攻略游戏了 公主穿越后在娱乐圈爆红了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