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白歌没做别的,只在疯狂地摄取知识。
当初他也不是什么学霸,荒废了好几年,现在让他去高考,连过本科线都难。
不过有脑洞,那就不是问题了。
现实任何资讯,到了脑洞世界里,都是最顶尖的资讯。
正如同太极拳,在脑洞里成了无上神功。
可他是脑洞的绝对主宰,对于白歌来说,在自己的脑洞中,学习一套垃圾武学和仙人绝学,难度是相等的。不管多‘无上’,他都能立刻学会。
数理化也是一样如此。
他不光学完了庄泽的教材,还在网上各种找材料下载。
白歌带着钱,直接就往新华书店跑。
他现在有脑洞容纳知识,学习速度令人发指。
以前提起学习,头昏脑涨,现在反而一脸兴奋。
毕竟求知是人类天性,如果学习很轻松的话,想必是个人都喜欢学习。
于是在书店他开始疯狂采购,不仅是数理化方面的书籍,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经济学、历史等相关书籍也买了一大堆。
从书店一楼逛到三楼,装了满满一大推车的书。
看得旁人头皮发麻,导购员心花怒放。
一本一本,一套一套的书籍往推车里搬。
他简直不是在买书,而是在扫货……
到后面不少旁人都冷笑,心说这是个疯子吧?买这么多书干嘛?摆在书房里卖弄?
对于这些诡异目光,白歌统统无视。
他也不是什么书都买的,而是专挑权威的教材型书籍,内容晦涩,复杂而又专业。
至于那种‘科普型’,‘娱乐型’书籍则统统不要。
那些东西学完也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最终去结账时,共计十六万元。
就这,他也只是买到了人类知识海洋的冰山一角,很多更专业深入的知识,都是不成书的,书店都买不到。
“先这样吧,过几天再说。这些学完,我起码也是个专家教授了。”
他花了这么多钱,书店直接负责帮他装车送到家去。
在家里打开包装,嗅着书墨味道,白歌微笑。
“开始吧!”
他直接抓起一套史书,朝着脑门就砸去。
白歌的脑袋如同一个全新次元,无声无息地就让一整套书消失了。
如此反复,数百套权威典籍,就这样全都送到了脑洞中。
“资讯共享。”
书籍记载的资讯被铃铛理解后,立刻为脑洞世界所适应,记录下来。
霎时间,白歌心里一动念头,便有无数以往根本不了解的学问在思想中翻涌。
世界懂了,白歌就懂了。
学习知识,竟是如此简单。
……
数理化,包括语言,他也专门自己训练了一番,至少把英语已经完全精通了。
白歌就如同一个精研那些学问几十年的专家,不需要实践的话,单从意识上,他已经可以被称为教授。
或许实际研究不足,可应试的话,绰绰有余。
只见他带着准考证,在路上顺便买了一套高考装备,孤身一人去应考。
经过繁琐地入场后,他终于拿到卷子。
一点也不耽搁,拿起笔就开始答卷。
语文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了,什么古文,什么诗意,全都是有标准答案的。
白歌下笔有如神助。
倒是作文有些麻烦,他需要自己写。
不过他又不是那种不学无术的人,结合如今的学识,写出来的文章不会多差。
当初他就经历过一次高考,紧张加乱写……
如今再来一次,心态已经截然不同。
可以说,全场就他心境最为轻松。
反而监考员还很欣赏地偷看白歌的卷子,瞧得津津有味。
第二天考理综时,有个老头,就一直在看着白歌答卷。
他发现白歌在答题的思路上,非常跳脱。
并不是高中生的答题思路,很多题都不是在用学校教授过的解题方法。
“使用的全都是最简便的方法啊,不错……审题也特别快……脑袋很灵便嘛……”
监考老头看得津津有味,见白歌答完一题,立刻开始解答下一题。
这之间的时间基本上只顾得上把题目默念一遍而已。
往往白歌就立刻动笔,不需要思考。
好几道难题都是这样下来,看得监考老头觉得这个叫庄泽的孩子,思维敏捷,定是个做了习题万道的学霸。
在他的认知中,只有做了太多套卷练习题的人,才会练就出如此清晰快捷的解题效率。
“这孩子一定写了几千张练习卷……”监考老头暗道着,准备走开。
突然,他好似看到了什么,猛地又回过头来看。
“咦?”
“这孩子考虑地球引力常数干什么?”
“诶?竟然还要顾及大气中的声速,在零摄氏度与常温之间相差了十米每秒……高考题不用你考虑这个吧……孩子……”
当监考老头看到某一道假设性应用题时,整个人都呆住了。
题目中提到了声速,其实就是指常温下的声速而已,并没有交代实际环境。
这不过是道应用题,可白歌却在答题中,考虑到了不同地区,不同气候下的声速差异。
比如在大气温度为零或更低的情况下,声速会降低很多。
另外在不同大气压下,声速也有微量不同。
于是白歌在这一道题,就给出了多个答案,考虑到了不同声速的情况下,答案不同。
诚然,这相当严谨,乃至于严谨过头了,高考根本就不要求高中生答题考虑这么多。
“虽然他的答案之中有标准答案,可他绝对不是我之前所想的,练习试卷做太多而导致的思维敏捷。”
一个做了大量练习题的考生,是不会有如此奇葩的解题思路和严谨程度的。毕竟哪个做了无数试卷的学霸,会去考虑试卷之外的客观条件?这有点过于认真了。
白歌仿佛不是在做考题,而是在真的考虑一个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监考老头看出了这一点,立刻否定了自己之前的想法,又感觉白歌简直像一个没读过现代高中的孩子。
“这孩子好像是……知识量过于丰富了?他是在靠着自己的知识量答题,而非常见的高考应试思维。”
察觉到这一点的监考老头,再也挪不开步子了。
他完全耸立在白歌身旁,不停地看白歌答题。
白歌答题,充满了逻辑思维的美学,总能给出让人惊艳的解答方式。
在考虑问题的全面性上令人发指,老头觉得自己不是在看一个高中生答题,而是在看一个老练的教授,在用他庞大的知识量和无数的角度去破解一个简单的高考题。
对比答案,监考老头突然觉得这些题目出得简直幼稚,不够严谨。
“我怎么会有这种想法?这只是高中应用题而已,本来就不考虑那么多。”
监考老头苦笑,他监考过多次,从未见过如此惊艳的考生。
视野、知识量、思维角度、逻辑方式都与众不同。
这真的是个高中生吗?
和习题无数,写卷狂魔般的高中生相比,眼前这人无疑站在了更高的位置,有着独一无二的视角,硬是没有被试题与标准答案困扰过。
他甚至怀疑,这孩子根本没见过类似的题型,甚至很少写相关的卷子。
这是硬学识上的强行破题!
“他的答案太多,虽然其中有标准答案,可阅卷老师如果不够严谨,很可能判他错。”
“不行,我必须向上反映,这学生已经跳出了应试思维,必须给予鼓励才是。”
……
------题外话------
p.s:真正的用处还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