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知府太太病了,陆家的牌局也一连好几天都没有开,锦书只在家带着孩子,哪里也没去。
这天天下小雨,更显得阴冷无比。元哥儿躺在摇篮里正咿咿呀呀的不知说些什么,屋里笼着火盆,虽然留了一扇窗户没有关,但还算温暖。
锦书守着儿子,手里却没闲着,正低头给元哥儿做一双虎头鞋。
雨声滴落在瓦片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时光在这一刻变得静谧起来。
锦书脖子有些发酸了,便放下了手中的活,正欲逗弄儿子的时候,元哥儿却突然向她伸了手,要她抱抱。锦书心里一软,弯下身子将孩子抱了起来,用脸贴了贴孩子娇嫩的小脸蛋。这是听见外面有木屐踩在湿地的脚步声传来,锦书心道莫非秦勉回来呢?
不消她吩咐,半夏忙去开了门。锦书忙抱了孩子往屋里躲了躲,怕带进来的冷风吹着元哥儿。
那半夏举目一看,不是老爷啊,两个仆妇戴了斗笠,披了蓑衣正匆匆的往这边赶。走在前面的那位是家里的白婆子,后面那位好像是知府家的仆妇。
两位仆妇步履匆匆,一直到了檐下,白婆子这才帮庞家的仆妇解了蓑衣摘掉了斗笠。半夏忙向内禀报了一声:“奶奶,庞家来人了。”
锦书这才在内里说:“请进来吧。”
半夏便引了庞家仆妇进屋,那仆妇是知府太太的身边的人经常跟着知府太太出入的,所以锦书身边的丫鬟大都认得。
那婆子进到屋内忙给锦书行礼,锦书抱着孩子正坐在罗汉床上,见了那婆子笑着点头说:“多礼了,起来说话吧。”
婆子垂首站在下面,一副恭敬的样子与锦书道:“秦娘子,我们家太太病了,也不知娘子是否方便,请娘子过去帮忙看看。”
锦书之前是答应过知府太太的,人家冒雨上门来请哪里有不去的道理,她点头答应:“好吧,我这就跟你去。”
她将孩子交给了在一旁静候着的奶娘,随即多嘱咐了几句奶娘,同时让玉扣帮她拿了药箱来。
锦书披了一身大红色的羽缎,连翘替她撑了伞,玉扣帮她抱着药箱,便上了庞家派来的车子。
冬雨霏霏却并未停息过,沁人的寒意让人不由得的抱紧了怀中的手炉,然而脚上却依旧半天也无法暖和起来。
锦书坐在车内显得有些心烦意乱。好再江陵并不大,从住处到知府家也不过半个多时辰的路,这还是雨天,平时的话顶多半个时辰就到了。
到地之后,锦书在庞家仆妇的引领下就直接往知府太太的内宅而去了。
锦书并不是第一次来庞家,但却是独自第一次来,上次来还是一个月前,随了陆夫人来给知府太太贺寿来的。
知府太太躺在床上,听丫鬟说锦书来了,这才挣扎着坐了起来。锦书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忧心忡忡的关切道:“太太,我来给你看病了,您哪里不舒服。”
知府太太见着了锦书脸上这才有了那么依稀的笑容,懒懒的说:“没胃口,吃什么都感觉味同嚼蜡一般,胸口闷闷的。”
锦书听说后先给知府太太把了脉,症状比之之前有些细微的减轻,但却无明显的好转。好再这次是有备而来的,锦书道:“天气冷,脾胃虚弱,太太这病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日积月累,要去根一时半会儿也没那么容易。我给太太调整下方子,然后再给你灸几天,太太意下如何?”
知府太太诧异道:“秦娘子还会针灸吗?”
锦书微笑着点头道:“师父教过的。”说着,她已经去开了随身带来的药箱,玉扣在一旁帮忙打下手,帮她烤针,帮她插艾条。
都是女眷,知府太太治疗起来的时候也少了那些顾虑。锦书找准了穴位,温了针艾条已经灸上了。冒着热气的艾条让肌肤显得有些灼热。
知府太太微微的有些紧张,锦书在一旁温和的和知府太太说话:“这饮食习惯也要慢慢的纠正过来才行,光靠药的话过一段时间又回到老样子了。”
知府太太笑道:“我这个人就贪这一口好的吃的,别的倒不怎么爱,以前没个节制,现在倒遭报应了。”
锦书便道:“好吃的东西谁不喜欢,我也是如此,不过凡事不可过量,太太不仅喜欢吃肥腻的,而且还喜欢吃甜食吧?”
知府太太道:“是,妹子没有说错。我最爱吃红糖炖猪蹄了,甜糯又不费牙。”
锦书光听就觉得油腻,忙道:“这道菜太太不适宜吃,以后还是尽量吃些清淡的吧。”
将近一个时辰后,艾条已经燃烧得差不多了。锦书取了针,重新调整了药方,就要告辞,知府太太却挽留了她:“秦娘子要是不介意的话请留下来吃顿便饭吧,你看也正好到饭点了,外面的雨又还没停歇。”
果然雨势比来的时候又大了些,天要留客,也只好顺其自然,锦书便答应了。
因为接手了知府太太的治疗,这些天前往庞家的机会就多了一些,知府太太身边有人说话,配合着治疗气色倒好了一些。
第三天锦书去给知府太太治疗的时候,她遇见了在家休沐的庞知府。正好庞知府来探病,便就遇上了。
“这些天辛苦秦家娘子了,内人对秦家娘子的医术很推崇。”
锦书恭谦的答道:“多亏了太太的信任。”
“你过去看病吧,老夫还有别的事要忙。”
锦书答应着便往内去了,庞知府却突然回过头去看了两眼,若有所思。
庞知府回到书房拿出了一张纸来,却是一份通缉令,通缉的正是秦勉。这份通缉令他还没有发出去,然而握在手上却犹如烫手的山芋一般。还以为这对夫妻不过是寻常的土匪出身而来归顺陆将军的,没想到竟然是先太子的骨血。八壹中文網
他握着这份通缉令犹豫不决,这人是抓还是不该抓,事关前途,他却拿不出一个主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