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王怀瑾离开后,顾长留也动身去找了小皇帝跟李太后。
没错,他要申请小皇帝批准开恩科!
既然朝中这批官员不好用,那他再换一批新的官员就行了,而且正如同王怀瑾所说,开恩科还能让天下的学子感激他呢。
来到小皇帝居住所,这个时候,小皇帝还在读书,除了顾长留之外,教授他还另外有两个太傅,不过这两个太傅身上没有任何职务,只管教授小皇帝读书。
虽然地位是有,但是在权势上,却远不如顾长留。
“顾师。”
见到顾长留,小皇帝还是比较有礼貌的,这时下,天地君亲师,虽然他是顾长留的君,但是顾长留却是他的师,作为一个帝王,他堪当天下人表率,尊师重道当然要有。
“参见皇上,臣今天过来,是有一事要跟皇上商议。”
同样,顾长留对神启小皇帝也是十分的客气,并没有因为他年纪小而居功自傲,轻慢于他。
“顾师请说。”
小皇帝听到顾长留要说正事了,坐姿也端正了起来。
顾长留便将他的来意一说,并详细说了开恩科的好处,以及如今朝中官员对政务的懈怠。
听到顾长留的话,小皇帝微微颔首,他年纪小,可能还不明白这些事情,但他脸上却是做出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顾师所言有礼,不过朕得回去跟母后商量。”
“好,臣等陛下您的消息。”
顾长留说了句,又顺便考教了一下他的功课这才离开。
等他走后,小皇帝便问道另外两个太傅,“两位师傅,方才顾师的话,你们都听见了吧?对于开恩科,你们是什么想法?”
“顾大人所言有一些道理,不过贸贸然的开恩科,容易造成朝廷官员拥挤,增加朝廷的财政支出。”
“没错,而且顾大人如今在朝中本就权势大,如今他又提出开恩科之举,天下士子必定感激于他,等到陛下您成年,到时候,这些士子怕是也正好登堂入室,等到那个时候,朝堂之间由谁说了算,尚未可知。”
这两个教授皇上课业的太傅你一言我一语,个个都是一副为朝廷,为小皇帝着想的忠臣模样,但实际上,他们又岂能没有私心?
作为教授皇上课业的大儒,他们或许之前一心研究学问,不问世事,但是如今一跃成为了天子太傅,跟皇帝如此亲近,巴结他们的人,不知凡几。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哪里能够保持住本心,一如既往的只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的老师,只安安心心的教授学问呢?
树欲静而风不止,便是他们想,他们的家族、亲眷、朋友,也不会让他们就这样安心教学,不问世事的。
他们会推着他们往上走,会推着他们去争权夺利。
这就是官场,只要进来了,就没人能够幸免。
所以,就算是顾长留提得建议对朝廷有利,他们也会从另外一个角度辩驳一番。
尤其是开恩科这事,在他们看来,更是不可为。
顾长留杀心重,此事人尽皆知,若是让他开了恩科,选拔了更多人才,接下来,还不知道有多少官员,要死于他手呢。
听了他们的话,小皇帝沉思了一下,不再同他们说这事,只让两位太傅继续教授功课,直到教学时间结束后,他这才拿着这事,去跟李太后商量。
路上,他问自己的大伴汪敬,“汪敬,朕小时候,你就陪在朕身边了,你是朕最相信的人,你认为,开恩科这事,可行否?”
“奴婢僭越。”汪敬垂头不答。
“让你说就说。”
小皇帝脆生生的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些不悦。
别看他年纪小,但是他素来早慧,生在皇宫的人,若是太笨的话,日子怕是过得不怎样。
而且今年他也已经十岁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了,只是他的想法不够完善,他看问题还不够全面,所以,他才会问汪敬的答案。
“那奴婢就斗胆一说。”
汪敬垂头说道:“老奴认为,开恩科一事可行。”
“先前两位太傅说,顾大人提出开恩科,天下人都会感激顾大人,可天下人更加感激的人是谁?是陛下您啊!
因为您是顾大人的君,他所做的一切,或许有自己的私心,但他所做的一切,也都成就了您,因为是您给予了他权力,才让他能够办成这些事。”
汪敬顿了顿,继续说道:“如今朝中都是一些老臣,若是顾大人开恩科,选拔新任官员,等再过几年,您亲政了,朝中官员,便都是从您这一朝选拔出来的人才了。”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
神启小皇帝微微颔首,心中似乎有了决断。
正好到了李太后的寝宫,他带着一些孩童的心性的,不允许丫鬟通报,自己跑了进去。
“母后,您在看什么?”
李太后正坐在窗前,拿着一本书册看着,听到小皇帝的声音,她连忙将书册放了下来,并将之压在果盘下,才道:“没看什么,不过是一本诗集罢了。”
小皇帝对诗集不感兴趣,他坐在李太后身边,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唉。”
“怎么了,皇儿?”
“唉,朕又要学习,又要管着朝政,太累了,也只有来到母后的宫殿,才能够得到片刻的安宁了。”
听到他小人般的话,李太后笑了起来,只说道:“顾大人愿意将朝堂上的事情跟你商量,说明他尊重你,若是换个人,很多事情,他自己就决定了。”
“嗯,母后言之有理。”
小皇帝说着,便将今天顾长留来找他,商议开恩科得事情跟李太后一说,李太后闻言便说道:“既然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那当然要做了。”
“母后也觉得此事对国家有利?”小皇帝眼睛一亮,随即说道:“可是周太傅说,顾师开恩科,到时候天下学子都会感激顾师,等到我亲政之时,顾师怕是权倾朝野,到时候,大家就不听我的了。”
“你啊,顾大人若是真想要夺你的权,很多事情,他大可以不跟你商量,他愿意跟你商量,说明他没这个意思,他只想要好好的打理这个天下。”
李太后说道:“依哀家看来,顾大人是个忠义之臣,他前段时间兴建水利、推广番薯,哪一样不是对国家有利之事?哀家听人说,今年种植番薯的那些地方百姓,都在感激你呢。”
“感激我?”小皇帝有些意外。
“嗯,当然感激你了,是你重用贤臣,给他们带来了顾大人这种能臣,推广番薯这种优良作物,他们才得以吃饱啊。”
李太后说着,声音低了起来,“这说明我皇儿才是天命之子,不然之前你父皇在朝时,怎么没有受到百姓称赞呢?”
听到李太后的话,小皇帝有些兴奋,李太后继续说道:“这天底下,人才无数,为君者,就应该知人善用,切不可因为担心被臣子抢功,而不敢去做为国为民的好事!
在哀家看来,我皇儿是有大气运在身的人,等成年后,定然也是一代明君。
作为明君,一要知人善用,二要虚心接受谏言,三则需要大气魄,不怕臣子扬名,因为你是君,臣子越厉害,便越是能突出你的贤明,哀家希望,未来的你,能跟你的贤臣良将名垂青史。”
“嗯,还要跟我的母后一块永垂不朽,我若是明君,母后当然是贤后了。”
小皇帝小脸上带着笑,眼睛也亮晶晶得,他听进去了李太后的话,决定依顾长留所言,开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