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的洗尘宴,在贺掌柜上来说,今天这一顿官家请客的时候达到高潮。
于是关羽长又打包了一堆点心才舍得离开。
关一天几个把李冬儿一行人送回了住得地方才打道回府。
这回李冬儿可算是过了一把客栈的瘾。
原来官家给的只是一进的房子,满打满算五间房正房。
但这次好几家人,谢家老太太,可人跟谢雅庭,荣老爷子,四郎跟荣青黛,再加上关老太太,李冬儿关羽长,五六七八郎,九寿。
更别提各自带来的小丫头,小子,车夫。
几十口人,怎么安排都没法住,房产虽然是有,但分开了住出行不便。
出来玩,要是住得不舒服。李冬儿一点都不愿意,她出行南汉前好歹要腐败一把。
关一天就提前包了一家离两大商业区不远的中型客栈,全部人都安排住了进去。
到了客栈,洗漱,安置,一夜无话。
翌日。
“京里这也太热闹了,我总觉得睡得迷迷糊糊的都能听到外面有动静。”
谢老太太很久没上京城,这会惊奇得很。
“嗯,我也是,木石村晚上可安静了,我都一下子没习惯。”
关老太太吃着关一天叫人送过来的早点附议。
“早市三更起,最早的摊子就出来了,卖早点,卖茶水,卖洗脸水,还有山里打回来的泉水。
行脚商人跟上早朝的官员就指着他们了。
天放亮的时候,大多数的摊位才摆出来,早饭,午饭,晚饭,糖水点心,吃的用的玩儿的都有。
城里上工,家里没时间也没法开伙的都靠吃外食。
到了傍晚,白天的这些摊子就收工了,换一些人再出摊,夜市就开始了,东西最全,吃食最多。
祖母要是想看,回头州桥夜市和马行街夜市,我们都去走走。”
谢嘉上早上去完太后处也过来了,耐心的跟谢老夫人说道。
“洗脸水也卖啊?”
谢老太太张大了嘴。
“卖的。有些外地官,在京城住的是公房,没有洗簌的地方,也没有灶间。
天冷得时候,外面卖的洗脸水是热的。
不用自己置办家伙式,便利得很。
天热的时候,用清冽的山泉水洗漱,这上朝才更精神抖擞。”
关老太太这个能答上来。
她一直无比庆幸自己儿子还算给力,要不然一家子这么些人,当年住京里,要是没房子没井,洗脸水都要花不少钱,汴河里的水来往船只太多,自己用要存半天,缸底都是泥沙。
“城大不易居。这么说来还是洛阳好些,现在更好。”
谢老太太一语中的。
“也不是这么说,京城里百姓眼里有活的,过得还行,洛阳前几年,好些人都跑京里找口饭吃。心思活一些的,一个摊子从早干到晚,挣了钱在城郊盖房子,现在就赁房子出去给人住都不用干活了。”
五郎对于各种挣钱的门路如数家珍,特别是这种躺挣的。
“哪里都有能人,我看洛阳现在也有。
茅草屋,夹板间,有块地,盖起来,只要能挡风遮雨的,就有人住,一间百八十文住一家好几口。
有点像木石村的宿舍那个盖法,一间连着一间,一亩地能盖好些,赁出去,一个月能收不少钱。
赁房子的人住得不行,吃得倒不差。
我家丫头说街上的小食摊都是这些人去光顾,十几二十文全家都吃饱了。”
谢老太太同意五郎的说法。
老太太们探讨房子的时候,李冬儿想起一事,遂问道:
“荣老爷子早上走的时候吃早饭了么。”
荣老爷子一大早进宫了。
好歹赵匡胤跟赵德昭还有杜太后都得复诊一下,虽然不太愿意见官,但前面都有因了,后面就把果也了了,他才心安,这也是他这次跟着上京的主要原因。
“吃了,大郎掐着点让人送的,热乎的。也叫的是暖轿子。”
秦婉儿答道。
“这京城是真行,送上门。这个洛阳赶不上,夹马营也没有。”
谢雅庭寻思着熙居也该开发这一项,见识过京城的服务后,夹马营的立刻就不香了,差了好些细节。
“熙居是可以弄的,也就招两三个跑腿的小子,食盒弄好,不愁没客,像我娘,有时候想吃点啥,还要让我爹跑夹马营去买,天冷的时候拿回来再弄热了也不好吃。”
七郎建议。
“京城里的食盒挺周全的,下面有碳,一路保着热乎劲。每条街的拐角都有帮闲,给几个钱,包取包退。”
关三人收小道消息,做小报素材,打交道的都是这些人,最是清楚。
“真是不出来不知道啊,昨天看到现在,好像也没有什么乞丐的样子。哪里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都看不出来谁是帮闲了。”
谢老太太感慨。
“住久了就分出来了,京城里三五六等,色色有规制。乞丐也是有的,我们看不到而已。”
秦婉儿说了句实在话,关一天管着城中安全,有些最穷最苦被穷凶极恶的都掳掠到汴京城地下去了。和谐,都是面上看起来的暂时的平衡,每个月都有无名尸体从汴河里打捞出来。
闲话说完,吃过了早饭一日行程就开始了。
大人们随老人的心愿走,要去逛相国寺,小的该上班的上班,该理家的理家。想自由活动也可以,孩子们都大了,李冬儿也不强求必须集体活动。
于是两位老太太,关羽长两口子,关可人与谢雅庭,加上四郎带着青黛,八个人加上当地向导谢嘉上一起去相国寺。
【小科普:相国寺名典故——鲁智深倒拔杨柳。
鲁智深这个花和尚不但有原型人物,还是宋代僧人具象。
性格原型是后周的郭威——喝酒斗殴,锄强扶弱,打死屠夫等等。
而花和尚,宋代最出名的道济和尚,也就是济公——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
宋代僧人从赵光义崇佛大兴佛事起,过上了能吃肉能喝酒还能娶老婆的美好日子。
有宋一朝,文人,僧人,都是高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