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沈琴出圈了(1 / 1)

果不其然,如沈琴所料,第二日刑部就以探案为名,将女子尸身领走了。

来取尸身的提刑官看着被大卸八块又缝上的尸身皱了皱眉头。

“你们可真能霍霍,脸呢?”

沈琴道,“本来脸就没了,现在更没脸了。”

提刑官摇了摇头,只好将就搬走了。

也在当日,城门口张贴了个告示,说是某某医馆可以针灸义诊七日,限面瘫、眼疾、头疼这类疾病,要求患者必须是女子、身材均匀,年龄二十岁左右,每日三十五例,治疗时间是酉时。

那些没钱医病的小姑娘们一看这个告示开心坏了,早早就去医馆排队医治。

给她们治病的大夫很神秘,头戴帽帷不露脸,也很少说话,不过手法精妙,即使不留针,针灸疗效也立竿见影。

而且,每行一针,他都会用在银针与皮肤交接之处系上一条细细的红绳,好像是在进行某种神秘仪式。

虽然看不见长相,不过从挺拔的身姿和那双万里挑一的玉手来看,应该是个美男子。

姑娘们被这位医术高超的大夫给迷住了。

她们主动与这位大夫搭讪,希望自己能成为第一个目睹其真容的人。

还没等她们意淫够,义诊就停止了,姑娘们都很沮丧,到处打听这位神医到底的何许人也,去哪里还能找到他。

医馆老板告诉她们,“你们就当他是个神仙下凡吧。”

“终于完成了。”

沈琴坐在矮凳子上,看着面前的泥像长吁一口气。

浩儿抱着换洗的衣服经过,看到沈琴的又搞的满手都是泥,困惑的问道。

“师父,你啥时候喜欢上玩泥巴了。”

“这叫陶艺,看看,为师做的如何?”

沈琴还蛮有成就感的。

浩儿转到泥像前面,发现是一张栩栩如生的泥脸。

鹅蛋脸,大眼睛,樱桃小嘴。

“哇,是个漂亮的姑娘呢。”

功夫不负有心人,沈琴终于把死者的相貌给塑了出来。

沈琴求助陈于归复制女子头骨,主要是想复制面骨。

陈于归想到一个好办法,用石膏。

石膏本身就是一位清热泻火,除烦止咳的中药,沈琴家里就有。

两人把女尸脸上的软组织刮去,然后将石膏浆涂在上面,做成石膏模具。

再用软黏土扑在石膏模具上,经过烧制,做成硬的陶瓷面骨。

之后沈琴便开始研究面部多个凸凹点以及穴位到骨表面的深度,也就是“软组织深度”。

他找到一家医馆,以义诊的方式,给年轻姑娘们进行面部针灸,同时测量面部多个点位到骨表面的深浅。

这样通过二百多个姑娘进行了深度测量,取其平均值,根据深度,在陶瓷面骨上面糊泥巴,挨个点挨个点的还原。

一些不好测量的点,沈琴买来了几具女尸做了实验。

整个过程很复杂,陈于归负责运算,沈琴负责泥塑,他也是第一次尝试泥雕,失败了很多次才完成。

“我看看!”

陈于归闻言也走了进来,抱着胳膊观摩着泥像。

“不错不错,你这头像还原技术至少领先了你们时代二百年。”

他用手摸了摸沈琴的脑袋。

“你说你这小脑瓜怎么这么聪明呢,是开挂了吗?!”

“挂是什么?”

沈琴闪开了他的抚摸,表示不理解。

陈于归挠挠头,

“呃,就是说你被大罗神仙开光了,现在要将这泥像尽可能的描画出来,我来画吧,我会素描。”

沈琴对陈于归的画技不敢恭维。

“还是沈某来吧,不过,素描是什么东西?”

“素描比你们水墨画法写实了很多。本来这泥雕就不可能完全还原,如果画的再抽象点,就更难找到了。”

边说着,陈于归取了医圣供台上的燃香,然后用香炭在纸上演示了起来。

“你看,物体都是有阴暗面的。”

他深一笔浅一笔的画着。

“素描就是用线条画出深浅度,懂了没,你可以拿个木炭去画。”

沈琴大概理解了,看起来有些难度,不过他最喜欢挑战。

“沈某试试吧。”

三天后,城门口贴了一张大家从未过的寻人启事。

隽秀工整的文字下面是一名女子画像,还在其手腕画了一只刻着莲花的手镯。

与平常的水墨画不同,这女子画像如真物一般,生动美丽,惟妙惟肖。

此事传开后,轰动整个汴京的书画界。

很多画家都慕名而来,堆在城门口观摩,认为此画像精妙绝伦,绝非凡人所作。

有人猜到这是由木炭所作,于是画家们就开始争先恐后的模仿起来。

有些画家甚至在城门口支起了架子,开始了“临摹”。

沈琴自己都没想到,这张“素描画”竟然如此受欢迎。

很多人都想找到这位“画家”,甚至愿意千金求得一画。

这可比当大夫挣钱多了,沈琴差点萌生了做副业的想法

还好他用的是笔名,联系地址写的也是大理寺寺丞家,不然估计家里会被那些人给挤爆了。

这也是一件好事,这画像越“火”,看的人越多,能找到那女子身份的概率也就越大。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穿七零:带空间小院嫁知青养崽崽 八零城里小娇妻,嫁个厂长腰很疼柠萌加冰 重生八零嫁给全军第一硬汉九羊猪猪 狂妃逆天:帝尊狠狠宠 团宠:从横店群演开始的顶流人生 顾机长,太太说自己已守寡三年惊梦 重生后,多疑霍总请相信我 总裁是我的前男友 奸臣之妻:书穿女配好种田 白莲花气冷抖,女主怎么比我还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