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昌市,李国东家中。
张远海神色轻松的喝着茶,李国东坐在他的对面,面色犹豫。
片刻后,张远海开口:
“国东啊,吴老板可是浙海的一位大老板,这次我们既然有了这个对外销售的名额,可不能浪费啊。”
“他姨夫,他给的价格实在太低了,没什么利润啊!”
李国东点了一根烟,面色不悦的说了一句。
张远海微微笑了笑,“国东,只要我们把成本压低了,利润不就来了吗?这一次,吴老板可是要整整五万斤的货啊。”
“而且我听吴老板说,他的一位朋友,也相中了我们陇昌的药材,到时候也需要一大批药材,我们把这两单生意做好了,再想办法去找利润高的老板合作不就行了?”
李国东抽着烟,没有接话,他的内心非常的纠结,他很珍惜这次试点厂子的机会,这绝对是把生意做大的绝佳时机。
但是要让自己低价去收农户手中的药材,他还是有些狠不下这个心。
看到李国东犹犹豫豫,张远海的脸上浮现一抹怒意,他语气不悦的说了一声:
“国东,你这个人就是太优柔寡断了,这样怎么能做好生意?听我的,别管那么多了,钱赚到手里才是自己的,再说了,没偷没抢的,又没犯法,你怕什么?”
听到张远海这么说,李国东一下子来了脾气,他朝着对方大声说道:
“他姨父,这件事情你不要跟我说了,我们做生意的理念不一样,以后各做各的吧,我有自己的底线!”
看到突然发脾气的李国东,张海远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他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大声的斥责道:
“李国东,不要忘了是谁带你做生意的,你今天有这么好的生活是谁给你的?真是个养不活的白眼狼!”
说完,张远海冷哼一声,起身朝着门外走去。
李国东望着对方远去的背影,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他姨父啊,你是真的糊涂了......”
......
第二天,陈默再次前往京都电视台。
办公室里,姜台长依旧在忙着自己的事情,而陈默已经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一个小时。
由于天气非常的炎热,陈默的脸上以及脖颈之间已经全部沾满了汗水。
而姜台长旁边放着一个风扇,倒是没感觉到热。
又过了片刻,姜台长不经意间抬头才算是看到了坐在那里的陈默。
“哦,陈默啊,实在不好意思,刚刚有点忙,你看都忘了你在这。”
陈默笑了笑,道:“没关系,姜台长工作繁忙,倒是我突兀的拜访打扰到您了。”
听到陈默这么说,姜台长倒是对陈默有些好奇了,他站了起来,来到了陈默的旁边。
看到对方走了过来,陈默也起身,而这时,姜台长给陈默递来一根烟。
迟疑了片刻,陈默接过了姜台长手中的烟,随后掏出洋火,给对方点烟。
两人抽着烟,开始交谈起来。
“陈默,关于你宣传的事情,昨天我和其他同志开会商量过了,很多人并不支持,这一次,可能帮不了你了。”
听到对方这么说,陈默眉头皱了皱,心想,难道是自己想出来的主题不符合这个年代吗?
陈默半眯着眼睛,快速思索起来,不管怎么样,不能放弃这个机会。
而此时,姜台长再次回到了电脑前开始工作。
陈默暂时没有离开,他坐在椅子上思考着一些事情,办公室里,再次陷入安静。
晚上,陈默躺在床上,心里一直在想着电视台宣传的事情。
而这时,他忽然看到了墙上贴的一张海报,上面是一位小姑娘,脸上晒得黑黑的,他手上拿着一支笔,眼神中充满了某种期盼。
陈默一下子坐了起来,片刻后,他的脸上变得激动起来。
他突然间想明白了,这个年代整个国家才刚刚开始发展起来,农民刚刚达到了温饱线,所以,贫困对于大家来说本就是常态。
现在很多人还没有过上好日子,所以宣传这些穷困的农户其实并不会引起大家的共鸣。
而现在国家和每一个家庭其实最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问题。
毕竟只有人才多了,国家才能更快的发展,对于家庭而言,能考上大学,就会有铁饭碗,改变命运。
所以不论是国家还是家庭,教育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但是现在偏远地区存在的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上学难。
很多孩子每天要步行十几公里才能到最近的学校去读书,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三四点天还没亮就出发上学,晚上还要走回家。
天气好一点还好,但凡出现下雨或者下雪,很多孩子就无法上学了。
很多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材其实就是在这些恶劣的条件之下夭折了。
而现在,如果自己在宣传药材的同时能把这个主题加进去,肯定会引起重视的。
而且,这的确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想到这里,陈默赶紧起身,从自己的包里拿出纸和笔,开始写起了关于这个主题的报告书。
一直到了凌晨,报告书才算是写完了。
第二天一大早,陈默拿着报告书再次赶往电视台。
办公室里,姜台长看着陈默有些诧异。
“陈默啊,你怎么又来了?这个的确是不行了。”
陈默表情非常的认真,他拿出报告书,轻语道:
“姜台长,其实我这次来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解决我们那边小孩子上学的问题,这个是我写的报告,您看看。”
而听到教育两个字,姜台长的脸上表现出一丝惊讶之色。
就在前段时间,上面给了一个任务,说要做一个教育题材的节目,呼吁大家帮助贫苦地区解决上学难的问题。
他有些狐疑的看了一眼面前的年轻人,随后接过他手中的报告看了起来。
几分钟后,姜台长的面色变得严肃起来,他赶紧回到了电脑前,戴上眼镜,认真的往下看。
看到最后,姜台长不敢相信的看了一眼陈默。
“这是你写的?”
陈默点了点头,随后往前走了几步,认真的说道:
“姜台长,就如我报告上写的,陇昌卖出去的每一根药材,我们都会拿出一部分资金,帮助贫困地区建学校,让大山里的孩子也能上学。”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姜台长,您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