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20岁。
出道却已经多年。
虽然其刚出道的时候,曾被无数网友嘲讽。
但如今,已经凭借实力,渐渐被大众所接受,
最主要,是他的年纪。
20岁!
正是人生当中,最有朝气的年纪。
恰好符合了这期的主题,少年。
另外。
如果说陈白的《水调歌头》,是人们熟悉的诗词的话。
那么明日歌。
几乎算得上启蒙读物。
自然了,这首明日歌,也用不着鉴赏团的几位老师,来介绍一下诗词的内容,创作的背景等等。
没那么复杂。
就是叫人珍惜时间而已。
但越简单,越适合第一期节目的内容。
如同嘉宾们需要慢慢掌握国风这种新的音乐风格。
而观众们,也需要一个渐渐接受的过程。
由浅入深。
从简到难。
而第一期节目,自然越简单越好。
因此,鉴赏团的康老师,只是匆匆上台随口介绍了下诗人钱福,然后便已经下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接着。
终于。
自陈白的宣传曲后,节目的第一首歌,终于要面世了!
众多电视机前的观众,已经无比期待。
同样的,节目现场,其实也有一些观众,只是数量不多,约莫只有几十人,而且,大多比较年轻。
他们也一个个翘首以盼着。
话说回来。
正因为明日歌过于通俗了些。
所以许多人已经下意识觉得,这首歌的曲子,也不会太复杂。
甚至。
有可能会是儿歌那样的风格。
所以,他们此刻只想着,时间快点移过,赶紧到了陈白登台才好。
其实目前为止。
观众们对于节目的期待,仍旧只有陈白一人而已。
谁知。
滋。
一阵电流声响起。
随着歌曲的前奏传来。
节目现场,瞬间嗨了。
众多守在电视前的观众,也一下子傻眼了。
我去。
居然是电音?!
够前卫的啊。
此刻新歌的一个开头,就直接打破了他们的预期。
而且,众人很快发现。
明日歌。
少年艺人。
电音。
这三种,都带着蓬勃朝气的事物,已然无比和谐的结合在了一起。
直至。
节目的字幕里,写明了一点。
作曲人:陈白。
立马。
观众们又恍然了。
只是,此刻他们已经顾不上,是谁作的曲了。
随着王凯开始演唱: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
节奏欢快,让人很容易就能跟着哼唱。
于是节目现场。
几十位观众,齐齐摇头晃脑的唱了起来。
那一刻。
电视前的观众们。
只看见在王凯的带头下,数十个年轻观众,一起歌唱着: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
一刹那。
画面似乎穿越了历史。
回到了古代。
如几十个当年的私塾学子,整齐划一的朗诵着。
欣欣向荣。
生机勃发。
绝了。
就连众多因为老师要求,才守在了电视前的学子们,忽然间,也发现了这档节目的乐趣,跟着哼哼了起来。八壹中文網
而在他们身边。
父母对视一眼,欣慰笑着。
……
作为节目的第一首歌。
没有太激动人心,但仍旧是远远超过了大多数观众的期待,然后很快结束了。
如果打分的话。
满分十分。
观众们愿意打八分。
而在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头后。
他们不自觉,更加期待起,接下来会登场的几位嘉宾了。
……
接着。
第二首歌,《三字经》。
和明日歌一样。
都属于比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风格。
这首歌,同样是为了,给观众们一个习惯、接受国风歌曲的过程。
而歌曲风格呢,也属于比较柔和的那种。
在这首一启蒙读物为基础,创作的新歌后。
观众们也终于明白了,国风歌,到底是种什么概念。
于是。
在一切前提,都已经成熟后。
从第三首歌开始。
随着张截登场。
节目现场,终于迎来了第一个激动人心的高、潮时刻!
……
台上。
随着第二位嘉宾下台。
撒老师重新登场,笑呵呵介绍道:
“接下来,有请今天的第三位经典传唱人,张截上台!”
很快。
随着张截从后台走出。
现场,已经爆发出了热烈的呼唤声。
显然,这位艺人,口碑也不错。
而撒老师一直等到观众们的呼声结束,这才又看了眼台本,然后惊讶着道:
“这期节目的歌,都是陈白一人创作的。”
“这一点想必观众们都已经注意到了。”
“但听说。”
“只有你在拿到新歌后,最是激动?”
张截用力点了点头。
即便到了此刻,他的面色还有些兴奋的涨红。
撒老师:
“哦,那能不能和大家说说,为什么?”
然而,张截随后却卖了个关子:
“这个,稍后大家就明白了。”
“只能说,陈白,真的是我出道至今,见过的音乐造诣最高的歌手!”
当即。
这一句话。
明明什么都没透漏,却已经让观众们,期待值拉满。
要知道。
张截本身,已经是一位很有实力的艺人。
连他都如此评价。
可见这首新歌有多优秀。
然而,正当现场的观众,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听到新歌时。
张截和撒老师,却又故意卖了几句关子,再度走下了台。
然后,鉴赏团的康老师再次上台,只是这一次,他的面色,比起之前讲解《明日歌》和《三字经》时,要严肃了许多:
“首先,说一下,张截要唱的这首歌,是以《少年华国说》为基础创作的。”
“《少年说》呢,准确来讲,也不是诗词。”
“而是一篇散文。”
“但都是先贤们留下来的智慧,大家也没必要过于较真……”
顿了顿,康老师接着道:
“作者梁先生,相信大家一定都熟知。”
“一句少年强则国强,何其豪壮!”
“而当时的背景呢。”
“梁先生对于晚清的华国,充满了失望和不满,因此无比希望,年轻人们,能够拥有创新精神,望在年轻人的带领下,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少年华国!”
“文章通篇,都表达出了对于年轻人的热切期待。”
当即。
观众们对于那时的时代背景,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
当时的华国,已经如风烛残年的老人。
梁先生迫切希望。
华国能够在年轻人的手上。
破茧重生。
凤凰涅槃!
而随着康老师讲解后下台。
张截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视野中。
紧接着。
前奏开始响起。
意外的,乐器声,只响了一秒左右。
然后便是一阵孩童的朗读声,开始在大厅内回荡: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声音清脆。
却充满了坚定。
瞬间。
好多刚才在康老师的讲解下,还没明白,《少年说》这篇文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观念的观众们。
突然间懂了。
无论是《明日歌》的劝学子们珍惜时间,还是《少年说》的望年轻人们勇于进取。
其实,都是为了国强。
国强民自安!
立马。
无论是诸多在现场的年轻观众,还是无数电视前的学子们,都迅速郑重了起来。
他们只觉得,一个厚重的担子,忽然压在了自己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