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大秦:兵仙皇弟你惹不起 > 第266章 物变人非,顺势而为

第266章 物变人非,顺势而为(1 / 1)

后院里一群夫人探讨着独属于他们的话题,孩子们也凑在一起熟悉着新认识的朋友;

明明是今日才得以见面的人们,气氛分外和睦。

会客厅的酒宴上也是你来我往,觥筹交错;

本就亲近的关系,在一起喝了一顿酒之后,就显得更加亲密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都喝得有些微醺,这种飘飘然的状态属实妙哉。

“君上,这‘抚柳白’确实滋味非凡,美酒入喉蜿蜒盘旋,犹若春风抚柳随风飘扬,入口微苦,回味清香,妙极,妙极啊!”

冯去疾举起酒杯,轻轻一嗅,随即微抿一口,闭目细细品尝;

直到一口美酒入腹,这才忍不住发出一声赞叹。

他先辈乃是韩国昔年上党郡太守冯亭,就是他与秦国作对,为了不让上党为秦国所得,主动投靠了赵国,最终引发了长平之战。

那一战虽然以秦国的大胜告终,但秦国的钱粮军队都损失严重;

随后的邯郸之战一败涂地,武安君白起也因此而死。

所以,可以想象作为冯亭后人的冯去疾,之前在秦国的生活会有多不如意;

他从一介小吏破格升到都水长,随后又一跃而成九卿之一的奉常,这才算真正掌握了实权时间并不长;

而且刚当上奉常,他就先后经历了秦王、平阳君两人的加冠之礼,一应筹备工作都得由他牵头,也就这几天才来得及歇一歇,还没来得及享受。

因此,这还是他第一次喝到“抚柳白”这种贡品级的美酒,而且这酒也确实对他的口味,这才忍不住发出赞叹。

韩非最好饮酒,听到冯去疾谈起眼前的美酒,顿时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

“这产自齐地的抚柳白,口感虽好,但却少了几分滋味;

就像是齐地的商贾,精于算计,圆滑世故,却少了几分热血豪情。”

韩非顿了顿,手握酒杯,目光有些迷离,语气幽幽道:

“我活了二十多年,遍尝美酒无数,但所有酒中我觉得最有滋味的,一是我游历七国时,曾在燕国的一处乡野酒肆喝过的一坛烧刀子;

那酒酿的粗糙劣质,但很有味道,是燕国人与苦寒之地抗争的最淳朴的体现。

二者,便是我曾用一柄名贵古剑,在一位赵国贵族手中换到的一坛杏花白;

那酒之精细不逊于这抚柳白,但更浓烈,苦辣非常,却又回味悠远,就像是赵人的眼泪酿成的。”

韩非说完,变得有些沉默,那时候,他还在努力寻找着挽救韩国的办法,为了韩国能延续下去而拼搏奋斗;

恍惚之间,来到秦国已经大半年了,当初的理想在现实面前沦为笑柄,物变人非啊······

嬴敖与他碰了碰杯:“韩之弱,非你之过;秦之强,亦非你之过。

自平王东迁至今已有五百年,诸侯并起,纷乱割据,打仗也打了五百年。

我闲来无事之时,仔细数了数有记载的战役,光是战死之人便足足有两百万之多!

这只是有记载的,还有未记入史册的,还有不是直接战死的,比如因运粮劳役而死,战乱导致饥荒而死,敌军烧杀抢掠而死;

这些死在了历史视线死角处的人,才是大多数,但是他们都已经被史官遗忘了。

只往少了说,打了五百年,死了五百万,你们韩国有五百万人吗?有一百万人吗?

这是整整一个楚国全部被屠戮殆尽,这是你们韩赵魏三晋之地一人不留!”

嬴敖也是有些酒劲儿上涌,他越说越激昂:

“我是秦国人,我大哥秦王嬴政也是秦人,我们所做的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大秦。

但是你不能否认,普天之下所有人都不能否认,大秦一统六国,从此再无战事,最终受益最大的——

不是秦王,更不是我,而是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每日里为了一餐饱饭而辛劳奔波,却终究求之不得的百姓!

韩国烂得有多透你自己心里清楚,齐国有多腐败我在那里待了十年也很明白,魏国国君之怯懦简直令我发笑;

想来赵、燕、楚又能好到哪里去?也不过如此罢了。

秦国会将六国逐一灭亡,进而建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国家!

这不是大哥的野心,也不是我的野心,这是天下大势,我们不过是顺势而为;

因为,只有秦国有这个实力,其他六国,都不行!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嬴敖一番话说完,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大厅之内也陷入了沉默;

在座之人都还沉浸在这一场场仗打下来,竟然有这么多人因此丧命。

是啊,兵书上、史书上,轻飘飘地记录上阵斩十万,那不是两个字而已,那是十万颗头颅,是十万条活生生的性命!

韩非默默地喝着酒,他没有否认,也没法儿否认。

天下一统,百姓益之,秦灭六国,大势所趋。

秦国所受到的攻伐从不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要少,秦国的土地在未兴修水利之前,比任何国家都要贫瘠;

为何秦国挺过来了,其他国家都被打垮了?

天命一开始似乎并不在秦,人定胜天罢了。

大厅内沉默半晌,却是最年轻最冲动的李信被激得热血沸腾,他抬头看向嬴敖,忍不住问道:

“君上,灭国之战,可有定计?”

李信的话,就像是指挥棒,他话音刚落,大家的眼睛就齐刷刷地看向了嬴敖,

嬴敖呵呵一笑:“先等等,再等两年,攒攒家底,才好厚积薄发,一锤定音!”

《礼记·王制》有云:“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

意思就是说,耕种三年,才能积攒出足够一年消耗的余粮,而且这还有个极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没有发生灾害!

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粮食产量低,就是国家对灾害抵御能力弱的最重要原因;

兵灾,同样是灾!

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后勤,将士再勇猛,如果一天吃不上饭,军心便会开始涣散;

如果三天吃不上饭,战斗力就与普通百姓无异,这仗,也就不用打了。

秦国前几年还被信陵君率领五国合纵给狠狠干了一下子,蒙骜老将军也是临老吃了一次大败仗,从那以后便一蹶不振。

再加上还要修筑郑国渠,还供给着嬴敖发动了一次攻魏之战,现在真是没有余粮了。

现在郑国渠已成,八百里秦川变成沃土,正好暂时也无战事;

趁机攒攒吧,不需要多,只要能够提供支撑三十万大军一年的粮草,嬴敖就有信心做到后续以战养战!

到时候战不能停,兵不卸甲,一鼓作气歼灭六国!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数据世界 无尽侠客行 网游之杀戮者 全球公敌 电竞英雄 大丧失 魔王异界纵横 网游之三国超级领主 大贤者成长日记 网游之暴牙野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