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脚步慢悠悠还是比人靠两只脚走的快,何会计带着人哐当哐当到时,食堂还没有叫开饭。
整整六对轮子被一根麻绳拉着,挂在牛车后面滚。
“哎呀!这么快就到了,这板车真不错”
“现在它不叫板车,有牛拉之后就叫牛车”
“那么换成马儿拉是不是叫马车?”
“没错”
奚淼淼不敢问,为什么人拉的时候要叫板车。
她爹正一言不发看着她。
然后,奚爱国就不看小女儿了,他看到后面的大闺女:“小溪,你带着小妹啊,那没事了,爹还以为给拍花子的带了走”。
“副队长,是淼淼自己跟着去的,小溪是去找她,在路上遇到我们”
何会计自己不说告诉人家长,但是同行的老实人很老实。
是非观念极强,自己和他解释了一下,立刻知道是小姑娘调皮,告诉家长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总不能看着同一个大队的孩子,将来自己乱跑给拍花子抓了去。
“她自己跑了去县城不说,还捡了个小男孩回来,怎么说她都要带回来,副队长你得好好说说她,另外还得找给小孩找家长”
“是你女儿说的,我们管不着,她说小男孩是她对象”
板车不大,中间堆着五个大篮子和半扇猪肉,两边分别坐了一个大人带着孩子。
剩下的两个大人一个拉麻绳,一个赶牛车。
所以牛车上另一个大人带着的孩子,就是自家小闺女捡来的对象?
“都到了还不下来,这么大的人了,还不知道自己下?都知道自己找对象对我人?”
“你们先会仓库那边和林保管员交接,完了,再去找大队长报告”
“奚淼淼跟我回家,小溪自己玩去”
最后一句的语气温柔慈祥,对大女儿的态度,奚爱国把握刚刚好。
对于小男孩,奚小溪倒是有点想法,她问过,小男孩叫周庄,是来长宁县找爷爷的。
跟着奚淼淼走是他太饿,同时也给人盯上了,他请他们带上他。
而奚小溪同意带走的原因,确是小男孩和他们大队上新来的一个光头老人长得太像。
向阳大队的孩子们需要新老师,至少她家的几个需要,她家的几个弟弟现在虽然没有她刚来时那么漠然,但依旧不懂人情。
书看的多,终究是书上的东西,她自己也不是很懂,但是她懒,不愿意学,前世学了那么多年,还不是什么都看不懂?
这一世她就管好自己,奚家也好,向阳大队也好,哪有自己空间里的钱粮可靠?
当然空间同样有隐患,所以她要做多手打算,到处留情存粮。
现在局势看着稳定了,把带小弟们的事都交付出去,她便可好好办自己的事。
从前世的记载来说,这时代被住牛棚的人,大部分是说不清好坏的,但是这段时期结束,他们大多会回到原来的位置。
他们的学识和本事,在后面都会得到证明。
向阳大队的人能抓到先机,提前学到后面人抢不到的机会,未来成就不会太低。
“溪姐,宁晴说你会制糖,以前成功过,是真的么?”
“可以教我们吗?大队要和糖厂合作,我们学会了,就能进糖厂当工人啦”
宁晴还记得在地震时,奚小溪给了她一颗糖,黑漆漆的,但是很好好吃,说不出来的丝滑。
她记得奚小溪说不要吐出来看,但是等奚小溪跑开的时候,她还是没忍住。
因为吃过再吐出来看,卖相有点尴尬,所以宁晴坚定的认为,奚小溪给她的巧克力,就是奚小溪自己制的糖。
“什么糖?”
“奚小溪,你忘了啊,地震的时候,你还给了我一颗,开始有点苦,后面就很甜了”
宁晴认为,是时间太久,奚小溪忘了记了,她得提醒,两年前那糖本来就有没处理干净的苦味,要是一点都记不起来,他们就没地方学制糖了。
县城里工人们一个月可是差不多有二十块工资,他们每天放学在黑市上跑,就也挣个一两毛钱差价。
勉强维持他们的学费,等他们学会制糖就不一样了,现在糖厂只有三个工人,他们一进去就是正式工。
“你们是想去糖厂,那那么有十五岁了么?糖厂不招小孩子”
好好的学不上,居然想着去打工,也就现在这风向不好,她有些话说不出口。
还指望着小伙伴们各各成一方大能,给她好蹭吃饭吃,将来她要是出来点什么意外,也好有个厉害的小弟撑腰。
看来原主留下的一届小弟同样不靠谱,那她只能指望自己的废品站捡漏成功。
“啊!我们毕业了才行哎”
“要不,你教大队里的大人们学?”
凭什么,自己给他们拍了好多书,什么样的都有,虽然和前世的九年教育不同,好歹也是带技能的。
现在居然还想自己手把手教,不行,她是个懒人,最怕麻烦,最不喜欢和不熟人说太多话。
有什么问题能用文字解决的,最好不开口,再说,大队上很多人,她都记不清脸。
可能是前世近视眼后遗症,她在前世上学的时候,除了同桌和前桌认识,班上其他同学,一律没看清。
看不清,也就记不住,所以她习惯了,不去看别人长什么样子。
以至于,这世她除了在经常刷脸的一些小伙伴,和奚家的人,其他的都靠声音来分是谁。
当然,长得特别的也会记住,比如魏主任的脚一瘸一拐的,比如胡栲栳一脸胡子拉碴,还有秦贵人像二哈的笑脸。
平常的物件奚小溪是记性很好的,用心了看,她能一直记住,像前世小时候的那只破了耳朵的玩具熊,缺了一截的葫芦气球。
“好了,大人们自有他们的打算,糖厂工人也是要看上面怎么分,可不是对外招人”
“啊!还以为才三个人,会招会制糖的人”
宁晴等人是想当然了,这时代的工人都是国家直接分配的。
长宁县少因灾难几乎全军覆没,补了两年依然是缺人,县长每天都在问他的上司要人。
而要来的人,不给安排工作,谁会愿意?
除了那些犯了错误强制赶过来的,就连知青都没有愿意来支援。
“大姐,快回家啊,妈要打死小妹”
奚浩洋可算看到自家大姐了,家里现在忒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