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开局卖香水 > 第193章 新时代雏形

第193章 新时代雏形(1 / 1)

李平也是跟着军民忙活,指挥大家各处作战,忙活了好几天。

疲惫的回到幽州。

武曌连忙安排李平吃个饱饭,沐浴更衣。

看着如此辛苦的李平,武曌心中是即心疼又感动,同时还有着深深的骄傲。

“夫君!你要求的那些东西都准备好了!可以制作精盐了!”

李平点点头。

盐在唐初是属于官产官销。

没有盐商这一说,当然贩私盐的除外。

幽州也是产盐之地,之前罗艺一方为王,几乎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几乎明目张胆的做私盐。

可别小看这小小的盐,这可是难以想象的庞大产业。

盐在唐朝还是很贵的,而且还不是精盐。

这一次轮到李平当家,他自然要揽过来这个生意。

李世民放下了很大的权力,这次更是让长孙无忌传话,幽州治理,李平可自行做主。

那他就不客气了。

制作精盐步数不算多,也不难。

去除其中可溶性杂质。

再经过澄清,蒸发,结晶,干燥,筛分就成了。

设备也不复杂,这种初中就做过的试验,李平连图纸都懒得买。

直接就让人建造了一个可以生产精盐的流水线。

并且跟一些人签署了劳动合同。

打出招商的口号。

李平要把官产官销的东西直接变成官产民销,完成幽州部分的商业化。

至于销售点,李平给起了一个非常亲民的名字。

供销社。

供销社按照人口密集程度划分区域进行招商。

不仅可以销售精盐,包括一些方便食品,粮油米面,这些东西都可以在供销社进行购买。

由于幽州之前被突厥的洗礼,加上大家都没有什么粮食,所以粮商在幽州,特别是十三地偏北方地区几乎全都没了粮食,更没生意可做。

李平这个消息一出,那些粮商纷纷踊跃而来。

粮食他们是没有,可是金银珠宝,钱银首饰他们还是有一些的。

都想在李平这里拿到一个供销社的名额。

收完庄稼后整个幽州人口迎来了一次暴涨。

虽没有恢复到巅峰期,但已经来到了百姓两万八千户,约八万人。

这个数量每日还在增加。

不为别的,就因为大家对李平的信任。

只要能在幽州,一定就能活下去。

特别是受灾严重的地区,李平安排很多人都来到这里。

这里能承受多少人?

李平根本不做考虑。

来多少他都能收下。

大不了一起种土豆呗。

这可是后世能住两千多万人的城市,现在才哪到哪?

李平准备让幽州成为全世界历史上自长安之后第二个人口破百万的城市。

这日是李平招商的日子。

所有想拿下供销社代理权的商人叫到了一起。

不光是幽州的,还有其他十二州的。

足足有上千人之多。

李平也是没想到一个买卖竟然能吸引这么多商人。

这些商人拿着李平给他们的加盟手册。

看的是连连称奇。

他们本来以为李平至少会弄个拍卖名额的方式,价高者得。

没想到这供销社只要满足上面的条件人人可以加入。

条件也不苛刻。

就是每千人口之地只可有一个供销社。

每个村落也只可以有一个。

同一产地的物品供货价都是一样的,出货价也是一样的。

不得哄抬物价,一切价格按照官府指令定价。

季节性的农副产品可按当地市场价供销浮动。

由官府负责收购农民手中原材料进行加工或检测后方可由购销社进行二次收购以及出售。

不得私下进行交易。

如果出现紧缺产物则平均做分,不偏不倚……

总之都是一些利民利商利官的条约。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守规矩,不然官府有权收回供销名额。

至于供销社需要多少钱银可以做?

两百贯。

这两百贯不是白拿的,其中一百贯是保证金。

等不干了如果没有造成供销社的重大损失,这百贯钱银是会返还的。

另外一百贯作为进货本钱。

李平会派专业的供货团队进行发货与核算,用完再收一百贯,没用完就可以继续进货。

幽州十三地百万人口,几乎在场的商人人人可以有名额。

加上李平的要求一点不过分,纷纷响应。

别说两百贯还是属于他们的钱,可以用来进货跟保证金。

就是这两百贯白送给李平他们也都愿意。

别的不说。

光光是这盐的生意,就是他们不敢想象的。

幽州也在这一刻开始,成为的整个大唐历史上第一个光明正大做盐商的地区。

大家纷纷交上钱银,签上供销社的官方契约,拿着官府颁发的营业执照开开心心的回去找地装修去了。

李平承诺,今年八月十五,要让所有供销社全部开业。

至于提前装修好的,可以进行试营业,李平尽力提供资源。

还有这十三州每个地区的总代,不是别人,正是他李平。

他每个地区都派过去了几个人以官方名义专门管理这事。

而且派出去的人给了非常高的官职跟实权,就连当地官府都要听从供销社官员的调遣,以防宵小作乱。

幽州十三地不管是村落还是城镇,全都进入了一种莫名的商业感。

加上李平大力发展基建,百姓都感觉天真的要变了。

这日燕王府又传出一道旨意。

李平王爷在幽州各地建设的工厂即将完工,不论男女,均可报名参加工作,报酬也算丰厚。

这种新奇的岗位让很多人蠢蠢欲动,跃跃欲试。

特别是一些常年没事干的妇女,几乎都想有一个可以养活自己的地方。

这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男人被外敌杀死,家中没了做活的男人,生活苦的不成样子。

李平也是来者不拒。

当然,他的工厂都是些简易的生产线。

像盐场啊!油场啊什么的。

主要还是以副产品为主。

而且很多技术也不怕别人偷学。

李平在整个幽州地区下了严令。

什么东西是官产,什么东西可以民产都分的清清楚楚。

就比如谁私自生产私盐,要是被发现了那就差不多要牢底坐穿了。

除此之外李平也在努力建设地炉。

并且修建道路。

收集一些手脚灵活身体强壮的中年人进行储备,这些以后很可能是技术工种。

李平相信,农业加商业加工业的雏形不会太远了。

最多五年,就可以看到那一天。

当务之急就是吃饱饭,大家才会更加信赖相信自己。

所以李平又下了一道改变整个幽州的命令。

所有地区整备农田,准备种土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 玛雅1441 穿越美利坚: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卧底者说 梦起出云 景泰太子 斗兽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三国:开局被喂毒酒,触发神级选择A如焰学长 从影视我的团长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