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龙椅上头~没人(1 / 1)

“对!不能带!你说了好几句了!”林管家不耐烦道。

“噗呲~”

“哈哈哈哈~”

“姐姐,那个不好听~”坚强听不懂小曲儿,看了一会儿热闹就没兴趣了,黏糊糊的蹭过来。

林管家从窗口看了看楼下,开口道:“要不我们去逛集?下头热闹着。”

“姐姐?”

“那就去,二爷爷带他们两去走走,我在这,省的退了包厢赶了马车,一会儿午食还来这头吃,吃完咱们再赶车去戏园子,那头好吃的也很多。”

“姐姐不去吗?”坚强有些犹豫道。

“人太多了,二爷爷没有办法一下子保护三个小朋友哦!让二爷爷抱着你,牵着轩堂叔,这样就不怕走丢了。”

“轩堂叔?”

“你姐姐一个人来玩过啦,还带了好多好吃的留给我们的,记得吗?这次我们去玩,给她带好吃的~”

“好!”坚强闻言,这才笑眯眯点头。

黄圆圆掏出油纸包来拿了些小额的银票给吴胤轩。

吴胤轩仔细收好放进怀里,他们家的斜襟衣裳很少做内袋,夏日的基本都没有,所以黄圆圆没有给他装银子,只又拿了一个荷包装了些碎银子给坚强。

“你的空银呢?”林管家看着觉得奇了怪了。

“噗呲~”吴胤轩和黄圆圆都笑出了声,吴胤轩道:“一会儿跟您细说。”

家里头,林管家不在的这两个多月,事儿一桩接一桩,真要说起来,还得从四月底北方旱灾说起,所以也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

话分两头,说到吴都。

两只金雕是在初八丑时到的吴都,此时正是万籁俱寂之时。

地方找到了,却没有找到人,只得于皇城上空盘旋长鸣。

大护国闻声御空而上,这可算是会上面了。

两只金雕俯冲而下,一起进了大护国府,大护国这才看清了他们所带的东西。

这怕是海东青长久不回南诏,轩儿不知这边的时事,心中着实牵挂,才又请托了羽族带来了物资吧?

这才连着自己的空银和崔先生的药箱都一起回来了!

思及此,大护国竟然咬牙切齿起来,却也并不耽误。

金雕站立起来有成年人大小,鹰足亦是粗壮,量好尺寸,便使人前往修罗殿所在的空山制作空银。

时至寅时末,才起身前往承恩公府。

承恩公府乃是圣后的娘家,所居之主家不是别人,正是吏部尚书宋老爷子。

大护国将金雕送回的物资清单递交给宋老爷子过目。

老爷子细细查看,这里头倒主要还是以赈灾为主。

只是一个夏天的下来,北部的山川早已融水,加上红薯和之前的物资赈灾,以及皇庄和各城池屯田全力种植苞米,此时也已经分别收获了一季和两季,粮食上充裕着,并不紧缺。

小麦的种子,南部地区可以种植冬小麦,北部地区则还是只能种植春小麦。

看了吴胤轩的信件后,心中已经有了思量,与大护国简单吃过早食,便出门上朝去了。

初八并无大朝会,五品以下的官员在衙门办差,无语上朝。

朝堂之上只从四品以上的官员和门下省在列。

龙椅上头~没人~永德帝这是闭关去了。

大护国与宋尚书立足于殿前右侧,左侧则是太傅领着八位成年皇子听政,所有的成年皇子中,独独缺了圣后嫡出的四皇子。

永德帝闭关之前,封了老丈人宋尚书为右相,协助大护国处理实务。

右相一职稳稳压了左相太傅一头。

一个是实务,一个是清贵学问,朝堂之上,自是以右相为尊。

可这右相又是承恩公,又是吏部尚书,更是四皇子的外家。

在朝听政的八位皇子不免抱团取暖,越发与左相亲近,只这站位,虽有规制,却也能看出个泾渭分明,让人不由猜测,永德帝带着四皇子一起闭关的真正意图。

这种情况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众人也不纠结,站好列队后,便开始启奏各部衙门的事宜。

赈灾的事都是因地制宜,由各部当地官员汇报情况,由六部下派的官员汇总,隐龙卫统一配合调度。

所以到达朝堂之上的也只有邸报汇总后,各部再进行核算调派。

毕竟离得太远了,指望朝堂上事无巨细的处理后续的实务,那都得把灾民拖死。

宋尚书宣读吴胤轩送回的物资,朝臣们的心都是稳得不能再稳了,这下,明年春日之前,啥也不缺了。

可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工部营造司全力制作犁排安排屯田。

苍山山脉以南,九月种植冬小麦。

苍山山脉以北,三月种植春小麦。

户部司农司核算屯田数量上报,下发麦种到南部各城分区段试种,工部调度秋窑全力开荒。”

“是!下官领命!”

此事户部尚书,工部尚书都要统管。

下边,工部屯田,水虞,营造三位侍郎都有工作。

户部则是户籍司统计秋徭人数,司农司统计试种田,下发粮种。

吏部和门下省则要等户部和工部拟出试验田的方案后,给各城各县的太守和县令下发文书,配合劝课农桑,这也是地方官员的重要考核标准。

所以虽只是这么一件事,却需要不少部门交叉协作。

东边的城,县管理都还没全部划分完,且北部地区也种不了冬小麦。

与其拿这新粮种赈灾,不如全范围试种,由司农司统一管理产出的情况和后续的普及。

冬小麦在东南,三月里就能收,可到西南,则要到四月才能收。

北部种植春小麦,也是要到七八月才能收。

这样算下来,大部分地区不种植水稻的情况下,配合苞米和红薯,倒是也能实现大部分地区产双季粮。

实在没办法在种植小麦的情况下产双季粮的地方,只苞米或者红薯的种植,就能保障民生,小麦虽是细粮,可到底是同样的生长周期的情况下,亩产达不到最高效。

在吃好和吃饱的衡量中,非常明显,能填饱肚子,才是民生的唯一标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夜漫长,你难忘 非宠不可 修骨师 反派今天又饿了 紫色地中海:总裁狂炫酷霸宠 春夏秋冬和你 一念情深 怀念不如初相见 每天都在征服金主 穿梭在时空的爱情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