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暮去,时光飞逝。转眼又是一年过去,才开春小蒲月就想着出门踏青的事了。
今年同往年不一样,家里多了两个小孩子,小泽希和曹姨娘的女儿。也就是女主,赵书给她取名为赵露月。小泽希的小名只有涂月和蒲月坚持在叫,其他人都叫他林哥儿。
蒲月道:“我是他姐姐,叫的称呼和其他人一样那怎么区分亲疏?”
涂月就想的比较简单了,博林这个名字和泽希比起来,她更喜欢泽希多一些。
她们想着出去玩的时候,张氏却在发愁小泽希的周岁宴。办的大一些的话,担心被人议论。办小了又觉得亏欠孩子。而且这是他们回京后第一次主动办宴席,总要有个体面,不能出一丁点儿乱子。而且这请人也是大学问,总要请一些赵书交好的人来才行。还有从前老爷子还在的时候,也有过一些人脉,可是赵书与张氏同他们又不熟络,请还是不请,这是门学问。
所以这几天张氏与赵书总是讨论到深夜,起初的时候,曹姨娘还借故装病来请过赵书。赵书自是没理,曹姨娘气的又砸了一堆东西,还把赵书最喜欢的花瓶给砸了,气的赵书直蹦。当天就把曹姨娘禁足了,涂月和蒲月觉得这事蹊跷,从前曹姨娘也不是没砸过东西,就连赵书喜欢的摆件都不知道砸了多少了,也没见过赵书发那么大的脾气。
涂月就在这方面留了心,让人一直打听着那花瓶的来历。那花瓶涂月也是见过的,工艺一般,甚至有些粗陋,但是上面的画不错。
直到小泽希周岁宴当天,涂月也没能知道那花瓶的来历。反倒是她那祖母康氏,大闹了小泽希的周岁宴。
临近开席,康氏领着一道人进门,非说是要相看一番。孝字压在头上,张氏也只能忍了。结果康氏带来的道人说小露月不祥之身,一生多波折磨难,要是有其生母去道观出家,也可免些灾祸。
曹姨娘自是不肯,小露月从出生到现在,她也只有每日晨昏定省的时候见上一面。若是去了道观出家,哪里还能见得上,那小露月不就真的成了张氏的孩子了吗?
曹姨娘直接当着人的面开始撒泼,嚷着要请赵书来决断。那道人一见曹姨娘,直呼此人就是不祥的根源,建议老夫人把她关起来静养,无事不要外出了。
本来因着小泽希的周岁宴,她跟着沾光,刚被解了禁足。现下道士两句话,又把她送了进去。这事到底是要通知赵书的,张氏身边的王嬷嬷亲自去了男客区。赵书本就因着花瓶的事情与曹姨娘置气,一听说她乃是不祥晦气的根源,直接派了三五个小厮过去守在曹姨娘的院子外面。还说要盯死她,绝对不能放她出去。
这么一闹,满京里都知道了赵家四房庶出的女儿有个不祥之身的生母,以后怕是婚姻路上更为艰难。若是再惹了赵书与张氏的厌烦,只怕是会更惨一些。
涂月反其道而行之,去劝张氏。
“母亲,发生这样的事情,您可要想清楚了,虽说您对小露月平日里并无苛责,但若是日后您对她不好,一不小心传了出去,对您,对弟弟都不好。”
张氏却说:“怎的就不好了?她母亲是不祥之身,连带着她都晦气,我就算对她不闻不问,也不会有人说什么的。”
涂月直抓重点,“父亲会在意。再者说了,父亲从前就说了,小露月的母亲只有一个,就是您。有些事情我还没有查清楚,但我总觉得父亲纳曹姨娘进门,没有那么简单。”
很早之前涂月就有一个想法,但是缺少证据支撑。她是觉得曹姨娘的长相确实很难吸引住花心的赵书,可是赵书就像是猪油蒙了心一般,拎不清是非。还为着她打了涂月,仔细去看曹姨娘的长相,如果去掉面颊处的黑痣的话,还是挺好看的。这颗黑痣倒像是坏了一锅好粥的老鼠屎一般,显得曹姨娘尖酸刻薄。
性情也看不出吸引人的地方,所以涂月一直都在怀疑赵书的审美。直到小露月大了一些,她才发现小露月的模样像极了赵书在书房里的那张画。涂月原本以为是女主长的漂亮,所以画上的美人就是赵书想象的长大后的小露月。又或者是点掉黑痣的曹姨娘,如今想来,约莫赵书在吃代餐吧。
张氏曾经也提过,赵书曾有一心爱的女子,只是两个人没有缘分。想来此事赵书并没有避着人,这世道对女子不公平,大部分人都在说那女子水性杨花,抛弃了赵书。还夸赵书是浪子回头金不换,觉得赵书是顶好的哥儿。
而且赵书与张氏婚后,相敬如宾,也曾恩爱过一阵子。自然人们对赵书的评价就更好了,直说张氏捡到宝。还说什么,这般深情的男子是世间少有的,定然会对你好之类的。
若是换作涂月,她一定跑的飞快。对着前女友如此深情,忘不掉她,没把心里清理干净,就草草的同张氏成婚。这样的感情对张氏公平吗?
心里有别人的人,还要结婚去祸害另一个姑娘,缺大德!
但是这些话不能告诉张氏,张氏眼里只觉得是她付出很多,才换来了和赵书相知相守。若是这些话被张氏知道了,恐怕涂月少不了一顿毒打。
“母亲,您觉得小孩子是傻瓜嘛?”
张氏摇摇头,不明白涂月为何这样问。
“既然小孩子不是傻瓜,那么谁对她好,她还能不知道吗?”涂月想了想又说,“您这样做肯定是担心父亲会把小露月记在您的名下,变成嫡女。但这些都是骗后人的,当下里谁不知道她是庶出?您又何须在意这些。”
张氏道:“怎么能不在意,庶女出阁用的东西,和嫡女怎么能比?”
涂月却说:“关于她是庶出这件事,您也不必太在意。等她大一些就可以直接告诉她,尤其是她要开始学礼仪规矩的时候。更不用瞒着她,免得多生事端。至于出阁,那就更远了,她现在还没有一岁呢,您要是真对她好,她能不对您好?”
张氏心说:那谁知道呢,龙生龙,凤生凤。曹丽娘那贱人能生出什么好孩子!